中安在线宣城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宣城 > 要闻

“点线面”结合 乡村“净绿美”

宣城市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纪实

时间:2022-02-17 09:55

  近年来,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对标沪苏浙并立足本地实际,点线面结合、多点发力、统筹协调推进,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多渠道的系统推进态势。

  点上示范,多层次推进中心村建设

  中心村建设树典型。紧扣农民生产生活分批次分层次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607个规划保留中心村中,189个市(县)级中心村按照五项重点任务要求进行建设,414个省级中心村按照十项重点任务要求进行建设提升和长效管护,为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示范样板。标准化建设立规范。以美丽乡村考核细则为基础,编制《宣城市中心村建设技术导则(试行)》,为乡村规划建设管理人员提供技术指导读本,每年培训县、乡、村美丽乡村从业人员。因地制宜显特色。形成了产业带动、村企共建、旧村整治、新建社区等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宅坦等104个美丽乡村进入国家或省级传统村落名录,保留并突出村庄特色,保护村庄的乡土风貌、自然肌理、老屋旧宅、田园风光。

  面上拓展,多类型开展片区建设

  在创建美丽乡村示范点的基础上,从2019年开始,宣城对标沪苏浙拉高建设标杆,选择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自然条件较好、产品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越的地方,打破村庄界限,以一个或数个乡镇为整体,启动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创建工作,串点成线拓线扩面,集中连片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经过连续规划和建设,10个市级片区逐步形成美丽乡村提升、文旅景区、旅游产业、田园精品、田园综合体、文化融合等区域风貌特色。2021年,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示范片区建设的意见》,谋划以23个特色产业、农旅融合、生态康养等类型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为载体,进一步整体推进提水平、重点突破抓示范,系统集成建设一批达到或接近苏浙水平的乡村振兴先进典型,片区内人居环境整治所有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纵深推进,多形式打牢村庄清洁行动基础

  我市常态化实施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推动自然村整治全覆盖,每年组织“春夏秋冬”四大战役、专项攻坚战役,动员广大农民开展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狠抓村庄边缘地带、道路两旁、农户庭院及房前屋后等重点,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三年动员127.8万余人次参加行动。通过媒体宣传、创建评选等,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卫生理念,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同时通过示范引领,创建“最美庭院”示范片,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体提升。各县市区从2019年开始、市级从2021年开始,组织实施重点自然村集中整治,推行集中整治和持续管理相结合,建立村庄清洁长效机制,定期开展督查检查,将村庄清洁行动纳入农村人居环境综合考核。截至2021年底,全市完成重点自然村整治1842个。开展“两高一场”专项整治。专项部署调度,按照“因地制宜、标本兼治”原则,开展沿线的“清、整、绿”工作。开展各类问题排查,对“两高一场”周边区域环境卫生、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建筑风貌等进行集中整治,实施绿化美化工程,切实提升沿线风貌。

  整体提升,多渠道激发村民主体意识

  开展“最美庭院”创建评选。实施“十星清洁户暨最美庭院”示范带创建工作,全市十星清洁户总挂牌户数达452530户;“最美庭院”挂牌69747户,创建深入千家万户。持续创建“生态美超市”。扩大“生态美超市”覆盖面和扩充服务内容,去年新建135个,合计533个,行政村覆盖率74%。成立美丽乡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发挥理事会建言献策作用,促进群众意愿充分表达,积极倡导农民投工投劳、以工代赈,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作用。畅通改厕、安全饮水、垃圾治理等专项工作投诉渠道,发挥村民理事会、监事会作用,组织老党员、老干部义务监督。建立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监督的共建共享机制。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余怡 编辑:严静
相关新闻
 
看点
民生
旅游
中安在线宣城频道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412017000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