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副主席郑宏】
省委、省政府、省政协将“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列入今年政协民主协商计划,由任清华副省长和我牵头负责。省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唐良智主席亲自部署、亲自调研、亲自指导。我们与合肥、阜阳、滁州、芜湖等市及所属县区政协联动调研,赴四川开展学习考察,函调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重庆等地特色做法和经验,联合中安在线和各承办协办部门同时开展线上和线下问卷调查,结合委员读书活动以学促研。调研中及时反映社情民意,为推动落实省委、省政府深化产教融合和新兴产业发展决策部署凝心聚力。
近年来,我省高度重视推进产教深度融合,服务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但同时也应看到,我省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相适应。从政策供给层面看,我省出台的深化产教融合系列支持政策,多偏于宏观或中观的指导层面,在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实践模式、财政资金支持、奖励税费优惠等具体措施上还有欠缺,在政策执行和落实方面还存在不到位等现象。从思维认知层面看,院校在专业集群建设上缺乏对于区域整体产业发展的考量,企业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意愿不强,社会上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导向依然存在,“轻视职业教育、看低职业技能”的偏见还远未扭转。从人才培养层面看,企业需求随着行业发展瞬息万变,但院校人才培养需要时间积累,往往跟不上企业需求。不少教师“从校门到校门”,缺乏行业和企业实践经验,行业人才进院校的机制不够畅通。从质量评价层面看,不少产教融合项目缺乏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一些校企在合作过程中“跟着感觉走”,院校人才培养的考评指标不全面,“重论文轻实践”的评价机制仍是主流。
推进产教融合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政、校、企等全社会多方参与,共同推进。为此,我们建议:
一、加强产教融合顶层设计,构建教育和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和安徽发展需要,统筹优化教育和产业结构,推动各类人才培养深度融入安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区域发展大格局。立足我省十大新兴产业,统筹推进产学研协同和产教深度融合,聚合产业、教育、科技、人才等数据资源,编制发布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预测报告,推动产教融合数智化发展。引导院校优化调整学科专业,提升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深化细化实化我省现有政策供给,从法律上健全完善产教融合的制度保障,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法修订,完善政策配套和保障措施,努力构建系统性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加快培育遴选一批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和院校、企业,全面对标对表沪苏浙,深度融入长三角地区产教融合发展格局。
二、发挥产教融合主体作用,推进全链条式产教融合平台载体建设
以协同创新为基础构建产教融合生态系统,推进高校职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发挥企业创新创造主体作用,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融合发展,打造高能级产教融合创新联合体,支持职业教育科研创新融入全省创新体系,形成跨区域的产教融合战略联盟。支持相关院校依托国家“双高计划”、“卓越计划”、“领航计划”等项目,与行业有影响的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整合我省现有校企共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企业学院等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与各市经开区、高新区合作,推进省市共建集职教园区、科技园区、企业园区三位一体的“产教城”。推进产教融合联合体、共同体等新型载体建设,建立产教融合沟通协作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信息服务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探索创新设立产教融合第三方促进机构,培育市场化产教融合中介服务机构。
三、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形成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统筹抓好产教融合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强化学科专业规划,围绕产业链、创新链和不断发展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健全学术人才和应用人才分类培养体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在推动高水平大学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大力支持应用型本科和职业院校建设,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卓越一流工程师、卓越现场工程师、卓越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符合我省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集群急需紧缺人才,适时发布全省高校职校产教融合度指标体系。推进院校和企业技术开发团队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立教师定期到企业访学、跟班作业和顶岗锻炼,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到院校兼职授课的“双向交流”长效机制。树立大职教观,建立办学层次升级动态调整准入机制,打破天花板,稳步扩容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青年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性与可能性。
四、完善产教深度融合机制,提升服务新兴产业发展合力
加强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组织协调,建立健全任务分解、清单管理、定期调度、督查通报等工作推进机制。结合我省产教融合型企业评定指标体系与激励措施,加快开展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认定工作,优化产教融合的政策环境和投资环境,提高校企合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校企“双向奔赴”。健全国有资产评估、产权归属和流转、权益分配、干部人事管理等制度,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完善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制度,推动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职称评审、晋升等方面,与普通学校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加强就业观念宣传引导,深化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合力营造良好氛围,让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
我发言的题目是《产教融合 推动教育科学技术人才全面贯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其中,产教融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关键词。报告把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这在更广阔的视野上明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既需要数以万计的科技工程师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问题,同时也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解决“卡身子”“卡腿”产业制造能力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产教融合成效并不显著,主要体现在:一是认识不清晰,政府、企业、高校各有想法,不够深入。二是行动很缓慢,产牵头还是教牵头到现在还没搞清楚。三是人才培养点上融合有突破,系统融合乏力。个别“订单班”等合作形式很好,但是并不能够掩盖当前人才断档、就业难、择业观等交织问题。四是科技成果转化落实不明显,数量大,见效低。
一是产教融合,“合”而不“融”。传统的技术转化是高校把研究成果直接转让给企业,但效果不好,一是转让费高、企业难以一次性承担,二是企业缺乏把研究成果直接转化成产品的能力。三是没有认清技术的研发不是一次成熟的,是有迭代周期,需要持续研发的。对产品迭代研究,缺乏持续研发的机制保障能力和动力。
二是技术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当前,我国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存在制造业一线工人的“普工荒”现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旺盛的“技工荒”现象,企业技术开发人员“入职荒”现象。另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青年劳动力失业率高等问题。2023年4月18日,国家统计局披露,一季度16岁-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9.6%。
三是观念难转,产业就业非最优选项。当下,社会价值观和就业观在引导青年人向高学历奋斗,技能型年轻人选择电商、外卖员等简单工作,大批高校学生成了职业考研、考博生。作为企业用工主体的职校毕业生、高校本科毕业生不愿去产业主体就业,劳动力学历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结构不匹配,比例失衡,浪费有效人力资源。
四是“重论文轻实践”的评价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工科的评价体系及运行方式向理科靠拢。在高校,教师强调学历资历,大多会在电脑上教修机器、盖房子、写论文。无法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学生更是学不到真功夫。而在德国的工厂,很多本科生都会直接戴着头盔、拿着焊枪蹲在地上进行现场作业。但是在我们国家,这种场景很少。
为此,建议:
一是认清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将市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终目标,推动创新资源真正落地。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标准在于让科研成果成为技术领先、稳定可靠且市场满意的产品。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大多只达到了产品中试的水平,只是完成了“0-1”的突破,而市场化的过程需要企业解决“1-100”的问题。同时,高校缺乏将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能力,企业也缺乏产品持续创新迭代的能力,而好的产品必须经历多次的技术研发迭代才能得到市场的高度认可。我们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分为前期成果转化和后期市场化两个步骤来实施,组建面向市场的高校专家与企业工程师研发团队,支持技术和产品的持续迭代研发。同时,需要把转化费用分成前期成果费用和产品市场化研发费用分步支付。
二是落实校企“双导师”联合培养人才。从技能型“订单班”工程博士、硕士的“双导师”培养着手,务实推进学生在企业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归属感培养,实施卓越工程博士、硕士队伍的培养计划。
三是强化高校工科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在非研究性高校开设系统性的工程实训科目,培训基础工业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有产业思维和产业知识积累。
四是破除“唯论文”导向,制定合理的工科教师评价体系,根据不同高校、地区产业特点,建立专业校企研发联合中心。既要合理培养,发展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也要鼓励老师进工厂、田间地头,加强实践能力。同时,要利用我国广大的高校资源,加强本地化融入,和属地产业深度合作,久久为功,建立产业、学科相互扶持、共同成长的特色科研团队。
产教融合要切实解决新时期产业需求,融产入教,要切实解决学以致用,培养国家产业发展有用人才,融教入产,建立双方合作一体的产教合作紧密合同体。
【省政协副秘书长,农工党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黄珍】
我发言的题目是《推动技工院校办学模式创新 为新兴产业培育大国工匠》。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要“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促进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技工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涌现了以阜阳技师学院“三转四像”(校长围绕厂长转、专业围绕产业转、教学围绕生产转,学校像工厂、教室像车间、老师像师傅、学生像徒弟)为代表的先进典型。但对照省外技工院校先进办学模式,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七个像”做法(学校像企业、教室像车间、课堂像工段、教师像师傅、学生像学徒、教案像图纸、作业像产品),我省的技工教育实践中依然普遍存在一些困境。
一、院校与园区相分离,产教融合难落地。我省职业院校普遍与工业园区分开建设。职教园区虽然能共享基础设施、优化教育资源、形成集聚效应,但与工业园区分离,企业的最新工艺要求和发展方向调整传导到院校的时效性减弱,产教融合效果不佳。技工院校实训厂房的电力、消防、承重等指标与生产实际有差别,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加强。
二、专业与需求相脱节,人才供给难适配。技工院校专业设置滞后于区域产业和我省产业发展结构变化,与新兴产业的结合不紧密,企业参与技工院校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的程度不深,毕业生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就业难招工难并存”人才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
三、改革与现实相掣肘,政策保障难实现。在社会认可方面,技工院校毕业证书不属于学历证书,但企业招聘还是注重学历,技工教育很难被社会平等对待。在技能评价方面,生活服务类职业(工种)居多,一产、二产及新职业、新业态覆盖较少,新兴产业技能评价和新职业开发与申报滞后于发展实践。在校企合作方面,缺少规范化制度化政策保障,产教融合难推进。如,在企业在学校开展生产性经营需要使用学校土地和教学资源,由于合作项目确权不明,合作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不合作则难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为此,建议:
一、“学校围绕企业转”,加强校企合作。在选址方面,新校区选址要与产业园区、开发区融合、毗邻,为校区建成后开展产教融合提供便利。在合作模式方面,采用“引企入校、引校入企、前厂后校、校外公共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紧密型产教融合体系。在实训车间建设方面,实训厂房面积与教室面积比例达要到5:5以上,提高实训厂房电力负荷、消防、承重、光照度等设计指标,为未来校企合作预留空间。打破传统的单间实训教室模式,取消围挡和隔墙,贯通整个车间。合理设置连通式工位,将课桌搬到车间、黑板移到工位、课本变为图纸,通过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快速提升学生技能水平。
二、“专业围绕产业转”,培养实战技工。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全面对接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做到产业发展到哪里、职业教育就跟进到哪里。积极开展真实生产,通过设立“校中厂、厂中校”,共建生产型实训基地、学习型工厂,把企业现行的技能标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嵌入教学全过程,把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和国内知名的世赛教练、专业导师聘任为学院客座教授、兼职教师。开展生产性经营,负责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训课教学及工学交替、顶岗实训的任务,让学生“毕业即成才,成才即上岗”。
三、“政策围绕人才转”,强化制度保障。首先,要实现技工教育学历认证。省教育厅和人社厅联合向国家教育部和人社部呼吁,给予技工学院毕业生相应学历证书,增强技工教育社会认同。其次,要完善技工人才的技能评价体系,人社部门组织新兴产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校,积极制定、及时调整符合产业特性的技能评价指标并加快申报进度。再者,要加强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制度保障。如,为更好地培养实用技能人才需要进一步明确校企合作确权,针对不同合作模式制定不同校企占股比例等一系列政策保障措施。最后,要明确优秀技能人才与技术人才享受同等待遇。如,参加具有影响力的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的获奖选手,可以和引进技术人才一样入职入编。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健康信息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少明】
我发言的题目是《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助力生命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生命健康产业在维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减少医疗支出、构建和谐美好社会等方面作用巨大。但因其发展规律较模糊、核心创新能力建设路径不清晰、投入产出周期长收效慢,往往难以获得直接政策支持。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生命健康产业需要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培育专业技能人才,而我省生命健康产业专才培育规划基本缺失,培训体系很不健全,人才需求目标比较模糊。
一是专业定位不清晰。部分院校办学定位不准,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缺乏总体规划,健康服务与现有的公共卫生管理、预防医学、社会服务等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目标区分度不高,存在照搬相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总体设置不合理等现象,导致人才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不合拍,尤以养老护理师、康复理疗师等专业为甚。
二是教学过程偏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现有教培系统对健康服务产业刚需的课程门类和学时数均偏低,实训室建设普遍滞后,教师队伍基本来源于医学专业,过于单一,专业师资,尤其是实践型教师缺乏,有很多院校甚至缺失健康管理实训环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导致很多学生对专业缺乏热情,认可度和参与度不高。
三是健康服务人才培养能力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我国现代健康服务特别是康复、保健、护理等事业起步晚,大健康相关专业的纵向层次结构不明确,体系不完善,缺乏基础人才资源支撑。我省注册健康服务专才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等城市,皖北、皖南的农村和山区人才缺口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健康安徽战略的全面落实。与此同时,从业人员取酬制度建设滞后,晋升渠道不畅,人才培养监控及反馈制度未完善,专业提升与学业发展受限,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我省康复治疗行业与市场之间的“供需”矛盾,制约了康复事业的发展。
为此,建议:
一是明确大健康服务业的产业内涵,旗帜鲜明认可该产业既是现代服务业,也是拉动内需保障国民健康福祉的朝阳产业,更是生命健康产业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制定安徽省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健康服务业享受十大新兴产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构造良好的政策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健康服务业的发展环境。
二是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成立大健康相关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要求,充分发挥创造性培养方式,多途径培养健康行业所需人才。建立健康服务业相关领域专业的职业人才培训机构,用互联网思维升级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强化产学研、校医企合作机制,改革核心课程,根据企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基于企业生产方式组织教学,解决学生技能与企业需求、课程体系与企业岗位、工学交替与企业生产等不协调问题,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产业和岗位的对接,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服务能力。加强实践型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合建“大师工作室”“专家工作站”等师资发展中心,促进人才交叉任职,促进大健康专业师资提档升级。
三是加强对培养机构财政投入和学业水平督导,增强技术、人才和资金的扶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人才培养条件建设(教辅材编写、教职工能力考核、实训基地构建与认定)。用人单位提前按需介入人才培养环节,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完成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任务,出台在培养服务链中取得优秀业绩的产教双(多)方的财政奖补政策。
四是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科技向健康产业渗透,加快推动健康产业与相关融合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开发,催生更多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如利用多模态人工智能大模型,实现全生命周期躯体机(功)能康复、营养支持、慢性病防治等健康服务方案个性化生成与干预实施。
五是对健康服务型人才应明确实行执业准入考试和技能等级评定双轮驱动的激励政策,在健康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融入技能等级考核方面的内容,依托产教融合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保证“毕业证书”与“X证书”的有效融合,大幅提升服务人员的政治经济待遇。
【全国人大代表,合肥学院院长吴春梅】
我发言的题目是《进一步提升高校专业与产业结构契合度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2022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服务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皖政〔2022〕66号),要求进一步深化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服务产业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截至2021年3月,我省共有44所本科院校设置336种本科专业,2391个本科专业点,本科专业覆盖了12个学科门类。工学、管理学、理学和艺术学占比分别为36.30%,15.52%、11.71%和11.29%,工学门类所占比例进一步扩大,应用型专业门类占比75%以上。我省高校本科专业已经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其中,人工智能、智能科学等新专业在我省高校本科专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方案》实施以来,建立了动态调整机制,加大了专业调整力度,产教融合取得了新进展。但是,推进专业与产业协调发展,涉及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评价体系等方面,需要一体化推动,以形成合力。
为此,建议:
一是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对标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布局,健全“专业围着产业走”机制,以产业需求带动专业建设,以专业优化促进产业发展,建立专业与产业联动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我省战新产业发展的契合度。
二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政校企合作各方产业优势和重要教育主体作用,突破传统路径依赖,建立信息、人才、技术与物质资源共享机制,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引导产教融合深入教学全过程,促进学校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如在省发改委、省教育厅指导支持下,2021年合肥学院和大众集团建立的大众学院,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实施,形成了学校和企业两个学习场景,不仅将最新的技术变革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也推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学生毕业与就业岗位无缝对接,实现了“学生满意”和“企业满意”。合肥学院的专业、就业、产业“三业一体”作为省委深改委重点改革案例,今年在全省重点推广。
三是积极组建政产学研联盟,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组建由政府、企业、行业与高校共同参加的产学研联盟,定期开展产学研对接活动,不断完善政、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企业服务、合作办学、评估认证、师资培训、学生创业等多重功能;定期发布企业人才、技术攻关需求等信息,有效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格局。
四是大力推进“双元制”改革,提升就业能力服务产业发展。以“双元制”为切入点,积极引入资源,形成“学校+企业”,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育人有效实现形式,吸纳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联合培养,不断提升行业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融合度,精准培养战新产业“卓越工程师”人才,不断提高毕业生服务我省战新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五是改革完善评价体系,激发高校发展活力。建立适应战新产业人才需要的评价体系,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质量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教育质量的主要标准,将服务行业企业、服务本地区发展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评价的重要内容;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分析与发布、跟踪调查与反馈制度,积极开展第三方评价,强化评价结果运用,形成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六是加强政策支持引导,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形成产教融合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产教深度融合创造良好的社会与法律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培育一大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为校企合作搭建平台;加强考核,将产教融合的关键指标纳入对地方政府教育考核体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合肥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王民生】
我发言的题目是《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赋能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合肥是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自2021年7月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改革,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导向和问题导向,强化政策引领和项目驱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是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库,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138家,其中92家成功进入安徽省产教融合型企业培育名单,科大讯飞集团入选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
二是建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争取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中央预算内资金1.3亿元。磨店职教产教基地融合园区已入驻19所院校,在校生13万多人。
三是围绕“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产业引导院校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近两年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35个,停招、停办一批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低的专业。
四是组建由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牵头的产业教育联盟,在83家企业建立开放式的挂牌实习实训基地,全市中职学校合作企业745家,校企共育年订单培养5780人。2022年全市中高职毕业生在肥就业7.6万人,在肥就业率62.9%。
合肥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培育、高质量培养、高保障实施开展产教融合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更好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现提出如下意见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产教融合保障约束机制。制定产教融合地方法规和政策,明确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管理方式、奖惩措施,使产教融合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产教融合成绩突出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支持或用地、等优惠政策。建立产教融合工作督查制度,对进入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目录的企业,强化监督管理,落实落细优惠政策,严格专项资金支出。对在产教融合中取得一定成效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宣传,对未履行产教融合法定责任的企业、职业院校,依法进行处罚,从而形成产教融合良性循环的局面。
二是激励企业主动开展产教融合。紧扣合肥市产业链建设目标,充分利用成熟的产业园区资源优势,建设产业学院,将学院专业群与新兴产业群紧密对接,充分发挥院企技术研发、生产经营、教育教学、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社会培训等功能优势;组织开展“职业院校企业行”“企业进校园”“校企对接会”等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与学校共建产业学院,共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创实验实训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共推人才培养过程,共评人才培养质量,让企业有强烈的意愿和充分的积极性参与教学过程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打造产教融合的“合肥样板”。
三是建立专业-产业动态调整机制。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产业变化,加强专业准入和退出的论证评估,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要及时果断停办。根据合肥市产业结构,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群。通过市场“倒逼”职业院校供给侧改革,实现职业教育专业供给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建设学徒制试点课程,制定学徒制试点教学改革方案和课程计划,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教学内容。企业全程深度参与教材改革,重构面向工作岗位的课程体系,精准对接行业需求。
四是双向聘用,严格“双师型”资格认定。实施产业教师(导师)特设岗位计划,鼓励企业高层次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到职业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担任产教教授、兼职教师。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到企业顶岗兼职;另一方面,要严格“双师型”教师资格的审核,让教师在教学环节深度链接企业需求,进入企业参与真实生产,常态化到企业进行实践。校企要共同创建融教育教学、生产科研于一体的教学模式,确保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有效衔接,促进教学和科研更好地与企业生产实践相融合。
【省政协常委,农工党省委会副主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刘乃安】
我发言的题目是《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产教融合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统筹安排、一体部署,这是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其中,产教融合作为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联动的有效平台,将为推动高等教育围绕“四个面向”,服务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必须瞄准新技术创新应用,瞄准国家战略和企业急需,瞄准服务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新的增长引擎,发挥高校基础学科、交叉学科优势,发挥企业工程前沿优势,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以校企联合方式开展硕博人才培养,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双方资源优势。高校可以依托企业实践平台,加强专业学位学生实践能力素养;企业也可以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满足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目前在此项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校内导师激励评价机制不健全。校企联合培养的流程较为固定,校内导师责权不对等。以硕士研究生为例,学生培养三年期间,主要进行理论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撰写,不能深度参与校内导师科研项目,与校内导师长期不能当面交流,影响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二是实践导师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实践导师本身工作较为繁忙,难以像校内导师那样投入足够时间指导学生。部分企业相关工作具有保密要求,很难容许学生深度参与项目研发工作。三是联系协调机制不完善。校内导师和实践导师之间缺乏共同的着力点牵引,双方之间难以形成常态化的联系协调机制。
为此,建议:
一、坚持目标导向,健全校企联合培养长效合作机制。推动高校产教深度融合,首先要适应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需求,结合学科专业优势,确立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四方协同,共同构建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要完善政策支持,鼓励先行先试,推进“引企驻校、引校进企、校企一体”改革,分类推进,促进学生培养、科研供给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接,构建产教深度融合长效机制。
二、坚持融合导向,打造高端人才培养平台。抓紧落实资金、用地、人事等要素保障,更大力度推动中科大科技商学院建设,选聘企业家、科学家、投资人等到学院兼职任教,将学历教育、高端培训、产业实践有机融合,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人才。支持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院、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开展科教融合培养产业人才试点,与专业对口高校合作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培养细分产业领域技术人才。
三、坚持问题导向,推动校企团队常态化交流机制建设。建立学校和联合培养单位常态化联系协调机制。加快完善校内导师激励评价机制,提高校内导师工作积极性;加大联合课题项目研究,围绕企业需求和高校科研平台、专家资源情况,根据不同学科、专业领域方向,探索校企双方联合课题发布机制,作为双方常态化交流的有力抓手,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坚持创新导向,探索“新工科”协同培养模式。构建“新工科”评价体系,赋予企业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权,在工科教育课程中增加实践评价和过程评价,谨防“工科教育理科化”。学校和龙头企业技术开发团队组建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立教师定期赴企业访学跟岗和顶岗锻炼、企业管理和技术骨干到高校兼职授课的“双向交流”长效机制。强化课程体系创新,聚焦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对标国际工程认证标准,探索“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课程体系。
五、坚持需求导向,促进校企交替的“全链式”融合。突破学科思维定势,把企业核心技术课程融入教学体系,把企业技术、服务的领先优势与高校学科知识教学优势相结合,将产业和技术的最新发展、行业对人才培养的最新要求引入教学过程,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项目开发等产业需求科学对接,以校企交替的“全链式”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