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资料库

  • 2024-07-26 16:18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省政协副主席郑永飞】

  刚刚召开的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出新的部署。今天省政协聚焦“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助力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召开月度专题协商会,恰逢其时。这次月度专题协商会由任清华副省长和我牵头负责。省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唐良智主席多次听取汇报,提出重要意见和明确要求。我们成立专题调研组,在省内赴阜阳、滁州、六安等市实地调研,在省外赴广东省学习考察;与省教育厅、省卫健委、民盟省委会等承办单位以及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统计局等协办单位密切协作,共同做好各项筹备工作。

  调研发现,我省在人口结构上呈现4个特点:一是总量稳定但略有下降。2023 年末常住人口为6121万人,同比略有下降,但总体保持稳定。二是性别比例总体均衡。男性占51.08%;女性占48.92%,男女比例为104.41。三是年龄结构变化显著。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0—14岁占17.35%,60岁及以上占21%,15—64岁占66.78%,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四是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23年末全省城镇化率达到61.51%,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在人口质量上呈现3个特点:一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2023年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73年,同比增加0.10年。二是文盲率持续下降。2023年总人口文盲率为3.99%,比2022年下降0.16个百分点。三是健康状况不断改善。总体来看,全省居民的平均寿命、健康指标等均在稳步提升。

  然而,在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1.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随着平均寿命的提高和生育率的下降,老年人口比重逐渐增加,而生育率较低导致少子化问题。这对社会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带来了压力。2.人口结构失衡。部分地区存在出生性别比例偏高、城乡差异等问题。一些地区男女不均衡,适龄青年婚姻压力加大;人口流动也导致了城乡人口结构有差异。3.城乡发展不均衡。由于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一些农村地区面临人口减少、老龄化等问题。这种不均衡可能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平和社会不平衡。4.教育和培训体系不完善。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但一些地区的教育资源仍然不足,且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脱节,导致人才培养不足和职业技能不匹配的问题。5.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随着老龄化加剧,社会养老、医疗等保障需求增加,但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仍存在不足,影响了人口的高质量发展。6.人才流失和人才留用问题。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才选择出国深造或工作,造成人才流失;同时,一些地区和企业对本地优秀人才的吸引和留用能力不足,导致人才流失和资源浪费。7.人口健康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地区面临着慢性病患者增加、生活方式不健康等问题,影响人口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8.地区文化问题。一些地区教育水平不高、文化氛围淡薄,可能影响人口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教育体系建设上呈现4个特点。一是多层次教育体系不断完善。1.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显著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超过93%。2.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实现全省县(市、区)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普通高中教育持续稳步发展,办学特色提升明显。3.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布局和功能不断优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深入,基本实现专业群对产业群全覆盖。4.高等教育。拥有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高等教育加快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全国率先建设应用性高等教育体系。二是教育改革与创新。1.育人模式创新。探索建立双元制、中国特色学徒制等模式,形成了“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高校主动服务“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深度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2.学科专业结构优化。深化学科专业结构改革,推动人才培养紧密对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推动高校服务十大新兴产业的专业点占比达到较高水平。3.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微学科”“微专业”“微课程”改革,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三是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1.教育服务区域发展。全省教育事业发展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全面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能力。2.教育信息化建设。“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智慧学校建设全面推进。四是教育公平与质量并重。1.教育更加公平。注重城乡教育公平,推动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破解群众急难愁盼教育问题。2.教育质量提升。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等。

  但是,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上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7个方面:1.教育资源不均衡。存在城乡、地区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大城市的相对较丰富,而一些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则资源匮乏、师资不足,导致教育机会的不平等。2.应试教育倾向严重。过分强调考试成绩,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应试教育倾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3.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学生课外有大量的作业、培训班、社会活动等。这可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可能使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的时间。4.专业教育与产业对接不足。专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脱节,一些学生毕业后可能面临就业难题。专业教育应更加紧密地与企业合作,以确保毕业生顺利融入职场。5.城乡教育公平与质量。尽管近年来加大了对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入,但教育不均衡仍然存在。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一些弱势群体的教育机会仍然受限。6.学生创新教育不足。对创新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和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7.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教师是教育体系的核心,但目前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培训不足等问题。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当前,安徽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要想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全面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此建议:

  一是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高质量的教育离不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1.优化课程设置,强化核心素养培养。紧密贴合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时俱进设置专业课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2.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构建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专业学术水平。同时,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给予优秀教师更多的荣誉和福利,激发教学热情和创造力。3.加强学科建设,提供多元化学习资源。通过加强学科建设,提供更多元化的学科专业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和能力。

  二是加强专业教育,满足产业需求。培养满足不同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1.建设与产业紧密对接的专业教育体系。设立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专业方向,推动专业教育与当前和未来的产业需求紧密对接。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专业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让学生获得更具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2.提升专业教育地位,改变社会观念。专业教育是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变普适教育观念,提升专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让更多人认识到只有专业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3.加强实践环节,提高专业素养。要注重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技能和经验。通过与企业合作、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

  三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全面发展。在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实现全面发展。1.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加大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师资水平,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有良好的教育条件。2.完善奖助学金制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对于一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资助、减免学费等方式,让更多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3.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通过政策支持,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投入,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省政协委员,民盟合肥师范学院支部主委,合肥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胡昂】

  我发言的题目是《完善高质量教育体系 助力教育强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强省”奋斗目标。当前人口结构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质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及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等现实情况,对教育强省建设提出了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

  从人口发展层面看,出生人口的逐年减少、学龄人口增减的区域差异性以及对教育影响的时间滞后性,都将对我省教育布局和师资力量配置产生系统性影响,城市拥挤而乡村空心化的问题更加凸显。各学段学龄人口呈现“先达峰后减少”的变化趋势,对教育资源的科学配置、教育结构和布局的优化等提出新挑战。

  从人才培养层面看,新兴产业领域高素质人才需求大幅上升而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不足。高等教育在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还存在专业内涵不足、规模不大、质量不高、与需求脱节等问题。当前,我省正在着力推动十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比任何时候都迫切,这也是教育强省建设中迫在眉睫的新任务。

  从民生需求层面看,区域、城乡、校际、群体教育差距依然存在。公办与民办、普高与职高等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也很突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与群众的教育需求相比还有不足,如何缓解家庭教育焦虑,增强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

  为此,建议:

  一是前瞻谋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尽快启动幼儿园、中小学校布局规划修编,适当降低班额标准。一体实施学前教育和托育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3岁以下托育服务。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提高学龄人口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并定期发布预警报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更高层级统筹教师资源,更深程度拓展优质教育,更大范围盘活教育资源。建立财政保障机制,投入重点由“硬件向软件转变”,投入对象由“公办学校向公办教育转变”,投入方向由“补地区向补人头转变”。

  二是优化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教育数智化和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围绕十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准确把握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变化,超前进行专业布局,给出时间表,加快推进专业结构调整,扩大新工科规模,增设、改造一批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新专业,推动职业院校打造跨学科、跨传统专业的新质专业群,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新型专业体系。大幅增加省内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加强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三是缩小差距,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科学合理建设新校区、合并周边薄弱学校,推进学校建设标准化,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真正实现教师从“学校人”改变为“系统人”,推动教师资源动态调整、合理配置,缩小城乡差距。加快补齐皖北地区义务教育优质资源短板,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地区差距。完善随迁子女入学保障政策,严格实行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普通高中属地招生和中小学“公民同招”制度。确保适龄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缩小群体差距。提升集团化办学水平,加强学校共同体建设,完善集团化办学管理运行机制,缩小校际差距。

  【省政协委员,安庆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章松】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

  心理健康是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标。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引发社会关注。为此,安庆市政协围绕省政协本次月度专题协商会主题,积极开展联动调研,对市辖大观区12844名中小学生(占全区中小学生总数96%)开展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重点摸排,对部分留守儿童和监护人进行深度访谈。参与调查的小学生12004人、初中生840人。

  一、调研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4.7%的学生情绪症状处于异常水平,17.4%的学生多动或注意缺陷值较高,5.6%的学生同伴关系问题突出。

  重点摸排结果:71名学生存在严重心理危机,占总调查人数的0.55%。其中,小学生67人,占小学生调查数的0.56%;初中生4人,占初中生调查数的0.48%。这说明,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深度访谈结果: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产生自我封闭、恐惧社交、自我否定等情绪的比例远高于一般同龄学生,占受访儿童8.7%;4.9%的留守儿童对学习生活态度较为消极,1.3%的单亲家庭学生有过自伤行为。

  二、原因分析

  一是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留守儿童和单亲家庭学生缺少亲情陪伴,存在人际关系紧张、孤独感强等问题,部分中小学生质疑自己的能力价值,存在自卑心理。

  二是学业压力造成焦虑情绪。数据显示,91.2%的家长希望孩子将来能取得本科及以上的学历,30.2%的家长不愿意孩子上职业学校。目前普职分流的高中教育结构给众多家长带来焦虑,最终传导给了孩子。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保障不够。存在专职心理教师数量少、兼职教师多,心理咨询室设施不完善,个别学校挤占心理或美育课时等问题。此外,家长对孩子的心理状况缺少关注,未能履行好子女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三、对策建议

  (一)优化心理健康保障举措

  一是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教育部门要进一步巩固“双减”成效,禁止教育培训机构制造和贩卖焦虑。要把五育并举落实到位,把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以及读书活动情况纳入中小学生学业要求,支持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增强文化素养。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教育考核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锤炼坚强的心理意志。

  二是积极探索入学升学政策改革。探索将户籍所在地就近入学转变为居住所在地就近入学,促进流动人口子女在父母就业地平等入学,扭转留守儿童缺少亲情陪伴的现状。逐步提高我省12年教育普及率,提高省域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完善普高和职高分流政策,推动职普融合,减轻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

  (二)完善全社会协同育人体系

  一是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大力推进《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落地生根,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社区教育工作内容,依法落实父母及其他监护人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加快建立机构、平台、课程、社会和学校“五位一体”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体系。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事业,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指导和服务。

  二是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在市级层面,设立一笔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在县(区)级层面,教研机构至少配备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组织教师以三年为一周期开展心理学教育全员轮训;在学校层面,每年开展一次覆盖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在家长层面,每年接受一次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加强科普宣教,消除心理疾病污名化、病人“病耻心”。

  (三)健全预防处置机制

  一是加强心理问题处置协作。组织卫健、教体等部门与各级学校,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支持协作机制。整合现有服务热线资源,做到心理服务热线人人知晓。进一步健全“预防—预警—干预”工作机制,完善“家庭—学校—咨询机构—康复中心”等集预防、诊断、干预、康复为一体的闭环体系。

  二是加强专业化心理健康服务。加大政府采购服务力度,优选校外有资质的心理咨询专业机构,委托开展专业化心理健康测评与干预,聘请专业心理健康老师提供亲子教育、团体辅导、个案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尤其是对排查中发现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给予及时干预,持续跟进,以专业化手段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会副主委,马鞍山市政府副市长阚青鹤】

  我发言的题目是《加快推进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扩优提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高中既是基础教育重要阶段,也是衡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尺,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周期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我省在推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短板弱项。

  一是从资源总量上看,难以满足城镇普高升学的需要。随着我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适龄学生不断增加,城镇普通高中、特别是县域普通高中资源总量不足问题有待化解。2023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显示,全省3000人以上大规模县中学校87所,占全省3000人以上大规模学校的62.1%,县中大校额问题有待进一步化解。

  二是从结构层次上看,难以满足“双新”改革的需要。我省新高考今年已开始实施,但部分普通高中学校针对新课程、新教材推进实施缺乏系统性,选课走班等制度不完善,选课模式单一,校本课程开发不足。随着选课走班工作推进,存在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现象。

  三是从教学模式上看,难以满足多样成才的需求。开展特长招生的学校较少,如皖北某市33所普通高中学校,2023年仅8所学校招收特长生,特长生计划仅356名,占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总数的0.83%,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发展需求。

  四是从资源均衡上看,集团化办学未实现实质性突破。受管理从属、招生生源等因素影响,高中集团化办学未实现实质性突破,个别地市仍停留在一校两址、结对帮扶等层面。

  为此,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普通高中扩优提质工作的认识。一是参照沪苏浙等兄弟省市做法,进一步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指导各地普通高中制定中远期特色发展规划,不断提升办学品质。二是加大对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普通高中校长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三是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导各市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推进开展学校扩优提质工作,引导学校通过找准特色主题,丰富学校的特色内涵。

  2.增强治理能力,促进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扩优提质。一是充分研究论证人口变化对教育布局的要求,在新增人口和流动人口聚集区、工业园区,规划布局一批普通高中学校。二是深入实施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将县域普通高中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和人才发展战略全局统筹谋划,推动实施县中托管帮扶工程,稳定县中生源和教师。三是完善集团化办学体制机制,扩大优质高中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加快普通高中的特色发展进程。四是加强普通高中校内治理体系建设,推进高中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指导学校发挥主体意识,保障学校办学自主权。

  3.健全保障机制,夯实普通高中扩优提质基础。一是加大普通高中学校投入力度,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校舍资源配置,强化选课走班、特色化发展条件保障。二是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完善市域内定期动态调整机制,促进编制和教师资源的合理调配。持续实施优师计划,加强紧缺学科教师配备。建立高中教师“周转池”,解决校际间学科教师结构性缺员问题。三是加强教研支撑作用,聚焦学校推进课程教学改革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特色发展面临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题研究,形成一批具有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4.完善评价制度,健全普通高中扩优提质的管理机制。一是推动普通高中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学校管理模式、教育评价意识。指导学校以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增值评价为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结合新高考改革和“五大行动”实验区创建,推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在监测必修课程质量的同时,拓宽对学生个性发展水平的认证。二是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促进普通高中学校形成正确的政绩观、发展观、人才观,形成办学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政协副主席,致公党安徽省委副主委,合肥市委主委吴春梅】

  我发言的题目是《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双元制”教育是一种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又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文化知识的教育模式,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有效举措。

  从长三角地区看,上海市积极推进建设10所高水平高职学校,30个左右高水平高职专业群,10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10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江苏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打造基于“双元制”本土化的中国特色学徒制太仓模式。杭州市提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90%,建成10个产教融合联盟,15个国内一流、产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培育100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南京市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以“中职基础、高职主体、本科引领、硕士试点”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从我省看,全省积极构建“一产一链、一地一群、一企一校”的职教与十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生态。中、高职专业布点分别达2809、3471个,服务十大新兴产业在校生有57万,年均输送人才逾20万人。合肥市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拥有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35所高职院校,42所中职学校,26所技工院校,总在校生近60万人。本科层次建有大众学院,硕士和博士层次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和安徽省高等研究院。

  但我省“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产教融合机制尚未成型;二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相关支持政策有待完善;三是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参与意愿较低,特别是部分重点企业对“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人才储备作用认识不够清晰;四是职业院校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队伍配置和使用灵活度不够,职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五是部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契合度有待提高,专业与产业联动需要进一步加强。

  为此,建议:

  一是持续构建现代化“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制定技术技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采用政府主导、院校支撑、行业服务、企业融合运行模式,推行多元化评价主体、素质化评价标准、第三方评价机制和面对面评价方式,建立健全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考核机制。通过整合完善省级政策机制、地方教育资源配置,以新型的现代化师徒关系和我省重点产业集群为保障,为现代化职教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完善“双元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体系。尽快出台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资金、土地、金融、税收、信用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加大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联盟等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国家级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教联合体建设,丰富校企协同育人载体。引导校企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提高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度,共同在校内打造生产性实践基地和培训中心。积极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加大“双元制”教育支出。出台“双元制”毕业生本地就业激励措施。

  三是多措并举强化职教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职业院校教师招聘办法,加大选人用人自主权,对于紧缺型、创新型、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招聘可适当放宽开考比例。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骨干教师连续参与企业实践不少于1年,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每年累计不少于1个月。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校企互聘兼职的常态运行机制,完善兼职聘用教师管理办法,依法保障非在编教师待遇。

  四是坚持产业需求导向完善职业院校专业调整机制。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定期发布技术技能人才用工需求,引导职业院校动态调整专业和课程设置。围绕“6+5+X”产业集群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集群,依据产业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推进一批传统专业数字化升级改造,持续打造一批高水平专业群。

  【省政协委员,民进省委会教育委员会主任,安徽财贸职业学院教授方春龙】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高等教育高水平建设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聚合点,是一个地区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以高等教育高水平建设推动我省教育强省建设,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而紧迫的现实意义。我认为,安徽高等教育应做好扩容和提质两篇文章:

  一、扩容方面

  据预测,大学学龄人口将呈现先升后降的发展趋势,2034年达到峰值414.62万人,2040年降为299.93万人,但仍比2020年多16.66万人。这就意味着我省的高考报名人数将会不断增加,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且随着高等教育强国、强省建设推进,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中国,高等教育学位需求将进一步增大。为此建议:

  一是扩大头部高校办学规模。我省现有125所高校,其中本科高校仅47所,占比37.6%。每年仍需外省支援较多普通本科招生计划,造成众多优秀人才外流。建议前瞻规划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支持省内头部高校围绕地方产业链、创新链布局建设新校区,满足安徽考生“上好学”需求。

  二是提高高校办学层次。全面加强我省“双一流”建设,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力争用5-10年时间,新增一批A类和B类学科。加快推动高校转型、分类、特色发展,引导部分普通高校向应用型发展,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转型升级为应用技术大学或工程技术大学。支持符合条件的高职院校创建职教本科,全面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三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结构。加强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布局建设,前瞻性增设专业学位和交叉学科硕士点、博士点,扩大工程类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支持基础研究领域符合条件的省属院所与具有学科相似性、资源互补性、创新链相关性的高水平大学整合。争取引进国内外顶级高校来皖新办高水平大学,举办分校(研究生院)、新办中外合作学院。深入开展各类项目合作,支持省内高校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合办一批二级学院。探索建立部属重点高校对省内高校对口帮建机制。

  二、提质方面

  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支撑科技创新、自主培养人才、赋能产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的能级。

  一是提高高校创新能级。大力支持省属高校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培育建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推动省属高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科研平台、大学科技园等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积极探索高校省市共建、省直部门共建,“一校一策”提升省内高校承接高端创新要素能力。

  二是提高学科专业服务产业发展契合度。健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对接我省产业发展需求,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优势专业,建设一批战新专业,调整一批社会需求不足专业。围绕省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战新产业培育,制定省重点产业和战新产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规划。打造一批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鼓励校企共建产教融合集团或联盟,推进实体化运作。

  三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超常儿童早期发现与培养政策,开辟特殊赛道,构建大中小学相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围绕产业实际需求,促进多跨协同,推进组建多元主体现代产业学院,引导推动理工科高校加快构建战略联盟和省工程师培养战略基地。依托省内外领军企业,探索建立本土化工程师培养模式。对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直接评定技术员、助理工程师或工程师。

  四是积极推进高水平人才引育。支持高校设立首席科学家、首席研究员、特聘教授等岗位和引培战略科学家及团队,实现高峰学科(含高峰培养学科)和博士点学科由院士、杰青等领衔(指导)负责全覆盖。支持从部属重点高校选聘更多优秀高层次人才到我省高校担任行政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建立高校讲席教授、荣誉教授制度,纳入流动岗位管理,不占岗位结构比例。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兼),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省委会专职副主委,高级工程师范立新】

  我发言的题目是《完善人才“引培评跟”机制 夯实未来产业关键人才支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新部署,要求“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当前,我省正处于布局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先机的关键阶段,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与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省未来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一是人才引进政策待改进。现有政策对于未来产业特需的稀缺人才识别还不够精准,未能明确细分领域的具体需求,缺乏动态调整机制,导致引进的人才与产业所需不完全匹配。配套服务及激励措施不够个性化,一定程度上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

  二是人才供给需求不匹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体系对快速变化的未来产业需求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特别是在跨学科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方面存在短板。

  三是人才评价体系偏单一。当前评价体系主要沿用传统的学术评价框架,在未来产业尤其是高度依赖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的领域显得单一和片面,忽视了创新能力和市场应用价值,缺乏市场化评价、行业内社会化评价、用人主体评价、职业院校技能评价等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

  四是青年高端人才支持体系不完善。对于有潜力的青年人才,缺乏长期稳定的项目支持和全方位的服务体系。目前提供的项目支持周期较短,难以满足青年人才深度研究和创新需求;科研资金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又使得青年人才难以规划长期的研究方向。

  为此,建议:

  1.优化人才引进机制,打造“精准+个性化”引才策略。一是面向未来产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构建未来产业核心人才数据库与紧缺人才图谱,深入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用好高端人才的行业影响力、人脉资源,优化招引机制,形成顶尖人才集聚的倍增效应。二是搭建交流平台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举办国际性未来产业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搭建高层次人才交流平台,吸引高层次人才了解安徽、落户安徽。

  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未来导向+跨学科”培养模式。一是鼓励未来产业领域的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在通用标准基础上,着重培养、发现在具体行业领域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推动高校建设未来技术学院、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科学设置未来技术相关学科。二是依托现有高层次科技人才,创建未来产业领域人才团队,探索设立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研究基金,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原创性、颠覆性成果。三是通过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高效推进职业院校与未来产业企业深度合作,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供给水平。

  3.重构人才评价体系,倡导“多元化+应用导向”评价标准。一是市场化评价。发挥市场识别人才作用,如通过用人单位给予的条件、产品市场认可度等衡量人才。二是行业内社会化评价。认可并支持学术技术声誉好、社会认可度高、内控机制完善的学术组织、行业协会等所认可的人才。三是用人主体自主评价。给予用人单位自主权,让同行评价、让离人才最近的人评价。四是职业院校技能评价。职业院校以国家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以及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评价自主权为抓手,推进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融合,培养新时代大国工匠。

  4.建立青年高端人才跟踪机制,实施“全周期+全方位”服务计划。一是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未来产业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高端人才。二是探索为青年高端人才提供专业实验室定制、科研项目定向服务的扶持政策。三是建立青年人才成长跟踪机制,定期评估成长情况,提供个性化成长规划与职业指导。四是提供全谱系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人才服务。在创业保障、滚动支持、投融资支持、安居置业、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质服务。

  【省政协委员,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鲍炎红】

  我发言的题目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适应我省人口变化新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制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体制机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当前,我省学龄人口的规模和分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学龄人口梯次达峰。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6年期间我省出生人口年均在75万人左右,随着2016年“两孩政策”的实施,2017年两孩效应显现,出现生育小高峰,此后出生人口逐年减少,降幅不断扩大。从长期看,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导致基础教育学位需求下降,但短期内对学龄人口的影响呈现梯次推移性。当前我省学前教育需求高峰已过,义务教育小学段的学位迎来需求高峰,即将向义务教育中学、高中、高等教育阶段梯次推移。

  二是人口向城市集聚。2023年我省常住人口612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65万人,占61.51%,乡村人口2356万人,占38.49%,城镇化率比上年提升1.3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均居中部和长三角地区第一位,比全国高0.42个百分点。城市学位不够用、农村学位用不完,城市校舍建不停、农村校舍空闲置等情况进一步加剧。

  三是教育优质资源不足。截至2023年,全国共有9个省份58个县(市、区)通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认定。我省首批3个县(市、区)通过,但与长三角区域江苏12个、浙江18个、上海6个县(市、区)通过国家认定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目前,皖北、大别山等地区距离评估达标差距较大,评估创建工作还有不小困难。

  四是师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乡村教育规模逐步缩减,新进教师数量随之减少,教师过剩转岗分流等问题将趋于突出。另一方面,学龄人口不断向城市迁徙,短期内城市的教师需求不断扩大,但随着出生人口下降以及家长对优秀师资的期望,城市将面临教师数量过剩和优质师资不足并存的局面。

  为此,建议:

  1.完善学位需求预测机制。由教育、发改、住建、公安等多部门联动,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各部门相关数据资源,建立片区内不同学段中长期学位需求预测模型,确保学位合理布局。建立学位预警机制,及时向社会发布评估性预报,引导家长科学决策、理性择校。

  2.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有序组织幼儿园转撤并,积极探索有条件的幼儿园拓展或转型开展托育服务。推动闲置公办园校舍改建为公共服务场所,为社区养老服务等提供便利。合理布局义务教育资源。城市区域逐步减少新建小学数量,适当增加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数量。农村地区稳妥推进中小学整合撤并,逐步以中心校取代小而散的乡村学校。适当扩大优质普通高中资源总量,深入挖掘优质普通高中校舍资源潜力,新建和改扩建一批优质普通高中。以区域内集团化办学等方式,降低大校额、大班额数量。

  3.推进师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动态监测机制,科学引导省内师范院校调整培养数量,优化教师供给配置。根据生源状况,建立编制及人员动态调整机制。优化教师结构,落实县域内交流轮岗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探索教师跨学科、跨学段转岗机制。

  4.强化优质教育资源流动。持续推进区聘校管机制,畅通优秀教师流动渠道,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在学校建转并撤的过程中,将闲置、低效的教育设备纳入政府公物仓集中管理、调配使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编辑: 宋艺
推荐阅读
“以旧换新”激发消费新潜能


发布于2024-10-06 05:46:27

排查风险除隐患 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发布于2024-10-06 05:46:27

筑牢安全防线 全力守护平安


发布于2024-10-05 05:59:4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