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本网今起开设“文化中国行”专栏,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围绕文物古迹发现、名城名镇古村古街保护、文化旅游发展、非遗保护传承、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等内容,报道安徽全省各地各部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创新经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展示我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敬请关注。
安徽新闻
-
【文化中国行】最牛楚王墓里都有啥
-
武王墩一号墓是经科学发掘的迄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最复杂的楚国高等级大型墓葬,为研究战国晚期楚国高等级陵墓制度以及楚国东迁后的历史文化,提供了系统性的考古资料。
综合墓葬规模、棺椁结构...
-
【文化中国行】武王墩一号墓入选“中国考古新发现”
-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揭晓“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榜单。“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榜上有名,这是安徽考古首次在该项评选中获殊荣。图为武王墩...
-
【文化中国行】打开楚文化“地下宝库”,讲述精彩文脉故事
-
淮南市武王墩战国晚期一号墓入选“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榜单。这是安徽考古首次在该项评选中获殊荣。作为历史的见证,淮南武王墩墓考古发掘成果生动展现出江淮大地上绵延不绝、异彩纷呈的中华文脉。
...
-
【文化中国行】让“武王墩”绽放新光彩
-
2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了六项“2024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安徽淮南市武王墩一号墓名列其中。随着野外考古工作结束, 淮南武王墩墓科学考古发掘已进入保护利用和遗址公园建设的后半篇文章。
经科学...
-
文化中国行|铜陵市金凤村:百米板龙闹新春 古韵今风迎佳节
-
2月2日正月初五晚,在铜陵市义安区钟鸣镇金凤村钱庄自然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当地村民们正在舞起200余米长的板龙灯,为村民送上新春的祝福。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钱庄自然村的广场上早已被围得水泄...
-
文化中国行|新年“文化大餐” 等您来“尝”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为让广大观众深入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红色基因,大年初一至初七,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精心筹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大年初一至初三,渡江...
-
文化中国行|非遗集市绽放“国潮”魅力,传统文化为春节添彩
-
1月24日,在铜陵市铜官区“欢欢喜喜过大年·‘乐活铜官’”新春集市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集市在这里盛大开幕。随着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成为民俗活动和年货集市里备受群众...
-
文化中国行|安徽合肥:“文化年货”送到施工一线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银蛇纳福,瑞气盈门。1月26日,安徽省文联志愿服务“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走进安徽省重点工程,中铁四局四公司卫岗TOD项目施工现场,为“就地过年”的一线建设者送去春联、“...
-
文化中国行|“年味地图”上线!百场文旅活动“合”你一起过肥年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新春佳节临近,合肥年味愈发浓郁。1月21日,“迎新春游合肥促消费”2025春节主题文化和旅游合肥主场活动在罍街启动。
“十百千万”春节文旅促消费活动重磅发布,“新春消费...
-
文化中国行|璀璨亮灯!合肥逍遥津新春灯会启幕【组图】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月22日,2025合肥首届逍遥津新春灯会华彩启幕,逍遥津公园万灯启明,以璀璨华光喜迎蛇年。此次灯会将开展至3月8日,让市民游客尽情享受为期46天的光影奇幻旅程。
亮灯!
...
-
文化中国行|不一样的“村晚”奏响乡村文化多元乐章
-
1月16日,流波䃥镇政府广场上人声鼎沸,欢声笑语不断,2025年“四季村晚”“我们的节日·春节”活动在这里如期上演,为当地居民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本次“村晚”以“大地欢歌 美好安徽”为主题...
-
文化中国行|办年货、看非遗、学科普……皖北小镇年味浓!
-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你把拓印模板覆盖在拓纸上,然后用蘸满颜料的拓包均匀地涂抹在上面就行了,来,你试一下……”1月21日,在利辛县永兴镇诸王社区公园举办的亳州市暨利辛县文化科技卫生“三下...
-
“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启动
-
1月26日晚,“好戏安徽”黄梅戏文化精品剧目展演展示工程暨文化惠民促消费活动在安徽大剧院启动。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三雄宣布启动,副省长孙勇、省政协副主席罗平出席。
我省精心规划贯穿全年的文化...
-
文化中国行|当涂 守护民俗精粹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乌溪马灯。
民歌演唱。
乌溪马灯。
夏庄七夕放水灯。
当涂龙灯表演。
在马鞍山市当涂县,古老的民俗似熠熠星辰,镶嵌于岁月长河,散发着迷人光芒。从绚丽多姿的灯彩到悠扬婉转的民歌,...
-
外国友人的中国年:体验徽文化 感受浓浓年味
-
新春佳节,许多在安徽工作、学习的外国友人,以及来到安徽旅游的外国游客们,亲身体验独具特色的徽文化,感受中国传统年俗,欢乐喜庆过大年。
为了庆祝蛇年新春,一场“我在安徽过大年”中外友人春节联...
-
文化中国行 | 诗书传家,古村有戏更有味
-
王安石、欧阳修、朱熹、文天祥等名家,曾为这个村的宗族谱作序、跋,李白到访后也留下了“十里沙滩水中流,东西石壁秀而幽”的诗句。在古徽州大地,这个村落文气十足,却低调内敛,留着有风景有文化有故事的...
-
【文化中国行】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楚风汉韵源远流长
-
浓浓的年味,不只在于物质的丰富,更体现在文化的丰盛。春节期间,让我们走进博物馆,去探寻源远流长、特色鲜明的安徽文化。首站我们来到位于淮南市寿县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它是全国唯一一座以楚文化命名的...
-
安徽肥东县:洋蛇灯舞迎蛇年(文化中国行)
-
《人民日报》(2025年02月03日第05版)
农历蛇年,安徽肥东县包公镇小包社区大邵村的“潜龙宫”院内,不少村民正在搓麻绳、扎“蛇”身、剪蜡烛……“通过三道花工艺做成的洋蛇身段柔韧性强,也不会折断...
-
文化中国行|瞻淇鱼灯,乡村舞步
-
过大年有多少种方式?歙县北岸镇瞻淇村燃起璀璨鱼灯,走出乡村舞步。这是小乡村里的大阵仗。
春节前夕,瞻淇村的街巷里飘着墨酥的芝麻香,孩子们擎着五彩的小鱼灯,村口祠堂里的大鱼灯在暮色中红彤彤地...
-
文化中国行| 博物馆探秘:寻解文物“来时路”
-
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的这件“云纹五柱器”,它的海报张贴于社区、车站、商圈,以其独特的构型在线上线下声名鹊起,足够吸睛——被网友戏称为“从西周穿越而来的‘路由器’”。
记者春节前夕走进位于歙县...
-
文化中国行|璀璨鱼灯焕发新生机
-
1月8日,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村民舞动鱼灯。
临近春节,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瞻淇村举行了数场鱼灯巡游活动,众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这座千年古村的独特风景。
瞻淇鱼灯起源于南宋,形似鲤...
-
【文化中国行】芜湖铁画:铁为肌骨画为魂
-
芜湖铁画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芜湖市以创新推动发展、以传承增加底蕴,让铁画焕发新生机。
芜湖铁画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明末清初,打铁技艺精湛的铁工汤天池与姑孰画派领军人物萧云在芜湖...
-
在“武王墩”探寻楚考烈王印迹
-
2024年12月20日,工作人员对出土的椁木进行喷水保湿护理。这些木材上均有墨书文字。
2024年5月20日,记者拍摄出土的龙凤漆案。
2024年12月20日,工作人员记录出土的青铜簠信息。青铜簠口沿上的铭文...
-
滁山与我最多情
-
冬日,位于滁州市来安县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池杉色彩斑斓。
“归去滁山好寄声,滁山与我最多情。而今山下诸溪水,还有当时几派情。”这是明代哲学家、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离滁两载后所作《思滁诗》...
-
【文化中国行】绩溪:“徽戏童子班”传唱百年徽剧
-
徽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是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作为徽剧发源地之一的宣城市绩溪县,以“徽戏童子班”这种独特的形式,让古老的徽腔代代相传。
徽剧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作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