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手机版|安徽发布|省政府网微博|中安在线微信|中安在线微博

设为首页

英文|简体|繁体

您当前的位置 : 安庆 > 新闻中心 > 安庆财经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报道之二

中安在线   2020-11-09 11:02:38   来源:安庆新闻网    作者:何飞 曹冬艺 钱征   编辑:贾良月

  一根网线,联通大千世界;方寸小屏,叩开增收之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农村电商正在飞速发展。近年来,作为农业大市的安庆,各相关单位多措并举,让精准扶贫工作搭上了电商这列快车。

  2018年,安庆市7个县(市)均入选国家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在全省首先完成市级全覆盖。8个镇、29个村、48个示范点、12家千万企业,30个百万品牌获评省级农村电商示范。

  自2018年起,安庆市有4个县(市)累计7次被评为省级农村电商先进县,24个镇、67个村被评为省级示范镇、示范村,累计认定29家年网销额超1000万元的农村电商企业、45个年网销额超100万元的农村电商品牌、104个村级示范站点;示范镇总数、示范点、超千万元企业、百万品牌数量均居全省第一,示范村总数居全省第二。

  2017年安庆市如期建成了县级物流配送中心8个,完成县域全覆盖(其中桐城市两家),2019年,安庆市又在城区建成市级物流配送中心。各地充分依托物流配送资源,对现有村级物流进行整合,提升物流配送效率,太湖村货巴士、和沐物流等一批整合平台成功上线。

  截至目前,全市县域1298个行政村(不含区)已全部实现快递到村,1170个村能够实现快递一日到村、一日出村(指快递从县到村、从村到县),通达率91%。

  当然,这不过是“成绩单”,具体到某道题是怎么解的,还要看看一张张试卷上的答案。

W020201109354795638083.jpg

潜山市中和村村民许结华家的瓜蒌田里,主播们正在直播带货。 通讯员 曹冬艺 摄

  抢抓机遇 农产品插上“e翅膀”

  今年以来,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受到巨大冲击,电商直播成为营销转型的新风向。

  “这里是瓜蒌的原产地潜山,新鲜的瓜蒌从地里摘下来就直接送去旁边的加工厂,制作成各种口味的瓜蒌子,非常健康,主播特别推荐这种奶香味道的,吃得都停不下来……”10月23日上午,潜山市中和村村民许结华家的瓜蒌基地又热闹起来,几位来自上海和湖北的“带货主播”捧着刚采摘下的金灿灿的瓜蒌,通过直播平台向粉丝们热情地推荐着瓜蒌籽。

  今年国庆假期,这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体验乡村游的旅客。“本想着长假后能闲一段,现在看来这个月都有的忙了。”许结华一边和乡亲们采摘着今秋第一拨成熟的瓜蒌,一边欢喜地“抱怨”道。

  2015年,许结华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精神残疾,另有两个孩子要抚养成人,老许的负担不轻。

  在瓜蒌龙头企业——一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帮助下,老许开始学习种植瓜蒌。种苗和技术由公司提供,果实也由公司收购,老许学得快、干得勤,试种成功,第二年就脱了贫。

  潜山是中国瓜蒌之乡,有着悠久的瓜蒌种植历史。近年来,该市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瓜蒌产业,小瓜蒌变为助农脱贫致富的“宝葫芦”。

  如今,老许信心倍增,他的瓜蒌基地已经扩展至80亩,成了村里的种植大户。“我这瓜蒌地一年能产出2.5万斤左右的瓜蒌子。”老许自豪地说,“而且瓜蒌子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加工和销售,只要瓜蒌长得好,就不愁卖不动。”

  老许说的这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瓜蒌种苗培育、推广、销售等环节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开展线上业务。“公司与多家电商平台建立了合作关系,使产品有效对接市场,所以瓜蒌子的销路一直很稳定。”公司电商经理郑炎炎说。

  今年,在疫情形势下,这家公司再次接轨新业态,不仅开通直播间“自卖自夸”,还请来“网红”“大咖”帮忙直播带货。

  新鲜、绿色、原生态……直播带来的直观感受形成了巨大的购买力,圆滚滚的瓜蒌堆满筐,一单接着一单成交!“今年‘网红直播’做了有5次,目前一共成交了2千多单,销售额达到77万多元。”郑炎炎告诉记者。

  “两三个小时就卖了200多份!”老许笑着,望向远处的瓜蒌,“等这拨摘完,下一拨就成熟了,能再赚上好几把呢!”

  据了解,潜山市瓜蒌种植达6万亩, 年产瓜蒌籽4500吨。全市拥有瓜蒌规模企业16家、瓜蒌专业合作社35家、家庭农场65家。瓜蒌产业带动贫困户4298户,其中自主发展、订单收购643户1879亩,户均年增收7310元。

  当然不只是潜山,这一年,安庆市各地与扶贫相关的电商直播活动也是广泛开展。县长带货、第一书记带货、消费扶贫公益行……有关部门对安庆市今年1月到9月扶贫直播中的46场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现场销售额达到了4300万元,而带动场外销售超过4亿元。

  针对疫情期间实地培训不便的实际情况,市商务局充分指导各地线上线下结合,开展集中培训和贫困地区重点对象专项培训,1至9月共开展各类培训49场,其中线上16场。累计培训3866人次,其中有条件有意愿的贫困户数635人次,网点经营者、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3231人次。培训内容重点围绕疫情期间农村电商的新模式和发力点,结合当前电商促销活动,重点强化直播电商技能提升。

  精准“包装” 巧解农产品销售难

  农副产品销售难,难在产销对接。如今,不少贫困户有发展的欲望,愿意花大力气去发展产业,可是一旦自产自销的农副产品销售不出去,会给他们在物质和精神上带来双重打击。

  “把我们的产品拍得很漂亮,整体上设计得也漂亮,我自己看了都想买!”一有闲暇,段本才便会打开“农夫商城”APP,点进“抗疫扶贫消费专区”页面,看看其中的商品:“爱心助农——抗疫扶贫套餐系列”。

  段本才是桐城市唐湾镇蔡畈村的贫困户,他的家乡到处都是巍峨的山岭。山多田少的状况,让这里的人们形成了种植红薯的传统。借助优质的高山红薯,唐湾镇的大塘村、蔡畈村一带也拥有了自己的“名牌”——“大塘粉丝”。“大塘粉丝,好吃不糊汤。”面对外来客,桐城人常常对自己家乡这一特产如是进行褒奖和推广。

  作为“名牌”的“大塘粉丝”,销路本不愁,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指望靠着粉丝脱贫致富的段本才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幸运的是,他遇到了电商扶贫带来的红利。

  “‘抗疫扶贫套餐’销量很不错,平台已经卖出了近万份。大塘粉丝品质好,是咱们这个‘抗疫扶贫套餐’里的拳头产品之一。”在扶贫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农夫商城”网络购物平台负责人汪启航很快将段本才的粉丝推广上线,短时间内便助力销售粉丝约10000公斤。

  同样因疫情而困扰的,还有桐城市晴岚村贫困户邹桂俊。他同段本才一样幸运,所面临的困境也获得了同样的解决方案。“我们平台一次性就收购了邹桂俊家积压的菜籽油4000多斤。”汪启航说,对于本地贫困户的优质农副产品,他的平台从来是来者不拒。

  得益于“农夫商城”平台的当然不只他们二人。“农夫商城”经过六年来的努力发展,已将村级电商服务站覆盖到桐城市197个行政村。目前村级电商服务站从业人员已有320余人,其中还安置了7名残疾人就业。业绩好的电商服务站月销售额可突破20万元,月纯收入达1.5万元。

  2019年,“农夫商城”辐射带动500多户贫困户种植粮油、瓜果、蔬菜等作物5000多亩,实现户均增收1万元左右。截至目前,已带动贫困户718户,销售农产品350万元。

  在防疫形势最为严峻的日子里,“农夫商城”主动对接桐城市草莓种植户和家庭农场,在商城首页开辟“疫情期间菜篮子展销对接专区”专栏,提供免费配送。共帮助养殖户线上销售鸡500余只、鸡蛋3万余枚、蔬菜瓜果40余吨,销售额达18万余元;帮助草莓种植户网上销售草莓1500公斤,销售额达6万余元。积极开展线下配送,为城乡居民提供“无接触式”蔬菜等生活必需品等服务。

  “在农村电商扶贫上我们从来不玩概念,不喊口号,我们用行动、用过程、用结果来回答。”汪启航说,无论是作为桐城市吕亭镇新店村党总支书记,还是作为一名在桐城乡村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农夫”,破解农产品推广难、销售难的困境,都是他理应担起的责任。

  显然,“电商扶贫大有可为”已经成为不需要再去验证的“公理”。正因如此,近年来,安庆市持续优化贫困村电商网点建设,充分聚焦综合服务点培育提升。

  今年1至9月,安庆市贫困村成功新增综合服务点19个,综合占比提升6%,贫困村直接上行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9月底,全市375个贫困村现有村级网点302个,其中综合服务站125家,便民网点177家;全市贫困村产品网销额完成2906万元,提前完成电商扶贫年度任务。全市新增贫困村“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你种我销、你养我卖”模式建设项目54个,带动贫困户1289人,人均增收2032元。(记者 何飞 通讯员 曹冬艺 钱征)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