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扎根“义和” 真情为民的第一书记时间:2021-02-01 16:40:05
大桥镇义和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地区,土地贫瘠,村集体经济收入低,是定远县最偏远的贫困村之一。2017年,赵来由滁州学院选派到该村担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三年来,他利用高校的教育、科技、文化等优势为该村注入活力,结合义和村自然优势带领乡亲“拔穷根”。他协调为该村装上第一盏路灯,发展藕虾混养、甲鱼养殖等特色产业。2019年义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60.70万元,迈入全县先进行列;累计脱贫226户798人,贫困发生率由2016年的10.73%降到目前的0.08%;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义和村彻底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义和村是一个“无资源、无产业、无收入”三无贫困村。驻村后,赵来立即与村两委同志召开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座谈会,详细听取他们对村两委班子的评价;他坚持开展入户调查,快速遍访义和村每一个角落,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年收入情况、居住条件、生活困难,认真听取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他深入义和村田间地头、塘坝沟渠开展自然资源、水利条件调查,摸清制约义和村发展的“短板”,深挖义和村的致贫原因,对准“病根”开“药方”。 最终,义和村立足村情先后申报了温氏养猪项目、甲鱼养殖项目、藕虾混养项目、扶贫驿站项目、甲鱼养殖二期项目,五个项目的建成运营为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带动119人实现家门口就业,户均每月增收2500元。 “现在村里路通了,发展了产业,我们家庭收入高了,村民也有了‘精气神’。” 定远县义和村贫困户王其新说,“赵书记和扶贫工作队把党的好政策不差一毫地带到义和村,有他们在我们就能感受到党的温暖,现在生活充满盼头”。 “第一书记,职责使命在身,把群众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赵来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用“辛苦指数”换来了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来源:
中安在线 编辑:李娜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