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0-12-01 05:18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柏松

  11月30日晚放学后,12岁的陶博学像往常一样,来到寿县堰口镇许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沉浸在书的海洋。自从父母离异后,他便带着弟弟跟奶奶一起生活,虽然家里没钱买书,而这里的农家书屋,成了兄弟俩的精神家园。

  “农家书屋送知识、新型农民得实惠”“农家书屋真不赖、富了脑袋富口袋”……流传在淮河岸边的顺口溜,道出了淮南广大农民对知识的渴求。近年来,该市扎实推进农家书屋民生工程,832个农家书屋帮农民富了脑袋、鼓起口袋,成为引领乡村振兴强有力的精神引擎。

  百姓点单、村民扫码,农家书屋对群众有着别样的吸引力。

  《种多肉植物赚钱方略》《糖尿病300个怎么办》《写给青少年的 “一带一路”历史》……今年,按照村民的点书单,许寺村农家书屋更新了80多本图书,涵盖科技、少儿、生活、文化4大类。

  “自从下载了数字书屋手机App,看起书来真方便! ”许寺村50岁的农机手陶光胜是村里的“潮人”,除了在农家书屋上网搜索旋耕机、收割机的维修方法,他还关注“徽乡悦读”微信订阅号,用手机学习农技维修,全新的阅读方式让他直呼过瘾。

  近年来,淮南市将农家书屋与培养新型农民结合,适应农民群众的需求,引导党员和群众学习科技、运用科技,指导科学生产,带动群众致富,使农家书屋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文化阵地。

  “自从农家书屋办起来以后,我从书中找到了自己的致富路,只要有不懂的,就先来书屋取经。”许寺村种粮大户朱晓波告诉记者,他流转了100多亩土地,一有时间就往农家书屋跑,科学种植书籍是他的最爱。

  一本好书,相伴一生。农家书屋的建立,让群众尝到了科技致富的甜头,也改变了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

  在八公山脚下的南塘村,每天早晨8时,管理员朱甫娟便打开农家书屋,为群众办理借阅手续,精心选配的科技、法律、生活保健等1700多册实用性图书,让大家“大快朵颐”。朱甫娟告诉记者,这里俨然成为231户群众的“温馨学习小屋”。

  “以农家书屋为依托,为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注入新的内涵,实现统筹资源、共建共享。 ”淮南市文广新局相关负责人说,该市大力实施“农家书屋”文化惠民工程,切实解决了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

  为发挥好农家书屋的作用,淮南市还以农家书屋为阵地,积极开展“小手拉大手、同往书屋走”等读书活动,丰富各种活动载体,引导群众走进农家书屋,使之成为撬动农村发展的“新支点”。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春风送岗位 “职”达家门口


发布于2024-03-25 06:33: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