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2-02-09 05:20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何雪峰

02.png

  亚洲第一台塑胶生产设备在埇桥循环经济示范园投产。

01.png

  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自动化车间。

03.png

  “一产不强、二产不大、三产不优”,这在过去一直是困扰宿州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2021年以来,该市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主动承接长三角和淮海经济区产业转移,推动现代农业、休闲旅游和健康养老、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和黄淮海区域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交出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单。今年,宿州市按照省委部署,积极落实“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在擦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字招牌”的基础上,着力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做大做强,不断优化产业生态,释放发展活力。

  科技赋能,提质增效,夯实一产大底盘

  在宿州市埇桥区智慧农业大数据处理中心,记者见证了天、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天上,北斗导航卫星信息及遥感卫星信息进行高精度卫星地图展示,为植保无人机规划最佳航线,可实现厘米级作业精度;地面,大田物联网系统将所有数据通过专线传输到数据中心服务器,进行墒情、土壤养分、农田小气候情况、作物长势情况和灾害预警分析,农业经营主体在手机App和微信上即可实时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

  “使用传统的浇灌方式,浇灌50亩地需要约一周时间,而使用这套智慧灌溉系统,同样的工作量只需半天即可 更 高质量地完成。”安徽农业大学皖北综合试验站负责人说。这套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系统由传感器、云服务器、PC机(或手机)、控制平台软件等部分组成,可实现PC、手机等设备的远程控制,结合物联网、气象、土壤等信息数据加以综合决策,达到智能化的随时、随地、随情灌溉和水肥一体化应用,具有节约成本、提高水肥利用率和高效轻简智能管控等特点。

  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占地15亩的“中央厨房”引人瞩目,这里建成了5120平方米的高标准生产车间,引进了6条高标准全自动蔬菜、包装流水线和25辆冷藏配送车以及一系列综合配套设备,打造了从蔬菜生产、运输、加工、冷链配送、二次加工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了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目前,“中央厨房”每天可为全区70余所学校的学生提供营养餐服务。

  作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埇桥区近年来着力打造智慧农业管理与服务系统,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等新技术,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产业链融合,打造了智慧农机系统、农产品加工服务系统、农民成长培训系统、全链溯源和品牌推广系统,构建“生产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的数字农业新模式,让农业经营主体在数字农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红利”。今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围绕科技强农,以“种业小镇”建设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加快种业发展,推进种业振兴;发挥全国农村创业园(基地)品牌优势,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联盟,加快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建立一批高质量涉农科技研发实验平台,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围绕机械强农,开展全程机械化行动,确保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95%;以数字农业指挥中心建设为抓手,高标准建设埇桥区灰古镇八张村数字农业示范工厂,不断提高数字赋农水平。

  “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强化科技赋能,大力实施一产‘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投入产出率‘两个提高’,走出农业大而不强、农民多而不富‘两个怪圈’。 ”宿州市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借梯登高,转型升级,构筑二产硬支撑

  14台大型机器人挥动金属手臂,3台五面体加工设备开足马力,2台激光切割机高效运转,4位韩国专家现场指导,各种型号的挖掘机源源不断走下生产线……这是记者日前在位于宿徐现代产业园的陆盾机械公司看到的智能化生产场景。

  陆盾机械公司是一家从事挖掘机、装载机和叉车等工程机械生产的企业。 3年前,该公司从江苏徐州整体迁入宿州市埇桥区,不仅生产规模扩大,生产工艺也全面升级,研发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产品,目前正在建设四期工程。 “近年来,该公司与韩国现代集团深度合作,采用该集团最新技术和整机装配生产线,不断提升竞争优势,实现产品100%出口,2021年产值超2亿元。 ”公司投资发展部部长王亮说。

  在安徽鼎晴科技有限公司,只见7台2人多高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在变位机的辅助下,进行360度旋转焊接,生产出高精密度的工程机械配套件;大型数控折弯机正在对每块上百公斤重的钢板“塑形”,把它们拉成有棱有角、有立体感的各种工件。

  “2019年,公司从徐州入驻宿州市以后,投资5亿元,上马了一批智能化新设备,产能比过去提升了一倍,产品主要供应徐工集团和中联重工等大型企业。 ”公司技术部负责人张浩说。

  宿徐现代产业园是宿州和徐州两市合作共建园区,位于宿州市埇桥区最北部、皖苏两省交界处,与徐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为一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两地建立了战略谋划、高层推进、产业合作等工作机制,力求打造一体化发展“桥头堡”。

  宿徐现代产业园发挥“亩均论英雄”改革牵引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创新企业“双招双引”力度,目前园区已聚集装备制造、工程机械、战新材料等企业145家,其中承接徐州产业转移企业约70家。园区已有12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成功。同时,积极与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开辟校企联动通道,推进园区内博士工作站、教授工作站等项目挂牌,成立高层次人才孵化中心,不断提升园区人才层次,积极推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宿徐现代产业园正在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同建设国际先进的大型火灾野外实验场地,打造世界级的消防实验场地交流平台,结合实验成果转化,共建热工程安全中心野外实验基地,逐步形成消防产业转化基地。

  近年来,园区采用“管委会+投资公司”模式进行管理运营,对于市场前景好的项目,投资公司以土地、资金、厂房等形式入股。这一融资形式助力一批科技创新项目走上发展 “快车道”。2021年,宿徐现代产业园累计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约2亿元。

  下好毗邻“关键子”,带活经济满盘棋。宿州市探索打破省际行政壁垒和交通瓶颈,科学规划布局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集群,参与徐州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世界级装备制造产业中心建设,对接淮海国际陆港建设,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互融互补、协同协作的现代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省级毗邻地区产业创新合作新高地,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跨越式绿色发展。

  用足优势,盘活资源,激发三产新动能

  国际陆港、铁路货运物流中心、粮食物流和应急保障中心、区域电商快递分拨中心、多温层冷链加工物流中心、轻纺鞋服国际物流中心、车联网与绿色物流中心、国际特色商品贸易展示中心、智能制造与供应链集成创新中心……如今,以“一港十中心”为框架的千亿元级黄淮海智慧物流产业基地正在宿州市展开画卷。

  2021年以来,宿州市和埇桥区抢抓新一轮物流业大发展、新基建机遇,依托宿徐区域交通中心枢纽优势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高端切入、集群布局,全力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该市积极搭建物流企业与工业企业交流合作平台,建设集收、储、运、加工于一体的物流中心,做好装备制造、板材家居、绿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配套服务,推动主导产业与物流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鲜活农产品流通全程冷链建设,大力发展从“田间”到“餐桌”无缝化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网络建设,共建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智慧物流产业的兴起,将带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动智能制造、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5G产业及场景应用等新领域加速布局和建设,激发经济提速、产业提档新动能。 ”宿州市政府负责人说。

  物流连通天下商,旅游招揽四方客。随着宿州徐州快速通道——符离大道正式通车,埇桥区按照“以路为轴,串点成环,穿环成带,辐射连城”的布局思路,依托沿线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精准谋划重大项目,打造汇聚皖北山水风光、文化遗产的百里旅游风景道,着力创建淮海经济区优美后花园和宜居旅游康养示范区。符离大道双向8车道,百里沿线每隔一段都有驿站、营地、观景台、休憩点等“慢游”设施,游客可以停车游览;“西山花海”风景区,油菜花、向日葵汇成金色海洋,花田水韵、梨兰胜境构成视觉画廊,星野营地、湖库湿地、趣田乐园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丰富多彩的梨园大戏、悠扬婉转的唢呐演奏、精彩刺激的斗羊大赛……“世界梨都”砀山县,凭着“果海绿洲”的独特生态魅力,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该县突出乡村生活生产生态特点,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积极打造 “梨花节”“采梨节”等特色节庆品牌,开发建设了一批休闲农庄、乡村酒店、特色民宿等乡村旅游产品,探索“文化活动+生态旅游+休闲体育”的砀山模式,打造集水果生产、梨花观赏、酥梨采摘、摄影写生、旅游观光、体育运动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为重点的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框架,实现高效农业与生态旅游、体育运动的紧密结合、互动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近年来,宿州市积极探索 “文化+观光+休闲+体育+康养”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方式和开发模式,谋划推进重大项目。依托孝文化、汉文化、烧鸡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优势,用好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各类项目资金,着力打造一批特色休闲精品旅游线路,延伸文化旅游产业链,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吃上“旅游饭”“文化饭”,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记者手记·

  经济总量偏小,人均水平偏低,综合实力偏弱……长期以来,宿州市一直被贴上这样的“标签”。要实现跨越赶超,必须以改革激发动力、以创新赢得优势、以开放拓展空间。近年来,宿州市上下拉高标杆、埋头苦干、亮剑突围,经济运行向稳向好,项目建设增添后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改革开放走深走实,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新宿州的进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新的一年里,面对千帆竞发、催人奋进的新形势,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宿州市坚持系统思维,以更宽视野、更高起点、更快行动,聚焦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提质扩量增效”、三产“锻长补短”,积极推动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进一步打牢产业基础、提升产业质量,加快构筑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实践证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实干是最好的“定心丸”。在一步步坚实有力的发展中,宿州的区位交通、人文资源、农业基础、市场潜力“四大优势”逐步得到发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得到深度推进。随着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四大机遇”叠加赋能,宿州杭州、宿州张江、宿州马鞍山、宿州徐州“四大合作”梯次展开,宿州完全有条件、有潜力跑出后来居上的“加速度”。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