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 2023-08-24 07:05
  • 来源: 安徽电视台
  • 作者:

  淠史杭灌区是皖西儿女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历时14年修建的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最大灌区。六十五年来,一代又一代淠史杭建设者接续艰苦奋斗,不断延伸灌区辐射范围、拓展提升保障能力。

  眼下,正值江淮之间中稻孕穗用水的关键期,记者沿着淠史杭灌区史河干渠一路向北大约100公里,来到史河干渠的末端——霍邱县宋店镇看湖墩村,村民马长明正在忙着为200多亩水稻补水。

  六安市霍邱县宋店镇看湖墩村 村民 马长明

  水量也足,灌溉也方便,上面淠史杭一放水,不到三天水就能到我们这里,丰收我们都有了很好的保证。

  青山绿水红土地,忆苦思甜思水源。1958年8月,继大别山六大水库建成后,淠史杭灌区工程正式开建。当时是中国物资最为匮乏的时期,上万名工程建设者,用最原始的劳动工具,肩挑手抬,以最高日均投工80万人、开挖土方量可绕地球10多圈的工程量,建成了沟通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固定渠道绵延2.5万公里,纵横江淮、横跨皖豫的特大型灌区。

  中共六安市委党校 教师 陈晓翠

  党一心为民,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淠史杭的一沟一渠,一槽一坝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无私奉献。

  65年来,这条集防洪减灾、振兴农业、保障饮水、联通河湖、维护生态安全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人间天河”,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这相当于80个巢湖的库容,支撑灌区里的17个县区,有6个成为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区域内1400万人口也因淠史杭有了清洁稳定饮用水源,平均每年输送生态补水也达到了3亿立方米,塑造了山高水长、林茂草丰的优美生态。

  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党委书记 局长 王伟 

  我们要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淠史杭工程蕴含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坚持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坚持不等不靠、奋勇争先,坚持开拓创新、奋发图强,坚持久久为功、造福人民。

  牢记一切为了人民这个初心,1996年起,淠史杭灌区围绕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开始了“二次创业”。1996年至2020年,淠史杭灌区累计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68个,新增年节水能力3.62亿立方米。

  六安市裕安区韩摆渡镇祁家岗村 村民 陈由宝

  现在想要水直接就放上了,现在这个支渠可以叫做丰收之渠、增产之渠。

  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淠史杭灌区肩负的功能也逐步由灌溉拓展至城乡供水、生态补水等多个方面。据测算,淠史杭灌区常年可供水量大约在25亿立方米。

  安徽省水利厅 副厅长 徐维国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推进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进一步提升灌区水资源配置与保障能力,努力把淠史杭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灌区。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赵乐际在江苏安徽调研


发布于2025-04-18 05:38:19

【榜样】只为青山能长青


发布于2025-04-18 05:38:18

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启动


发布于2025-04-17 05: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