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数字化发展新机遇,滁州市深入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加速转型升级,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明光市三友电力公司,制造部负责人季健正在数字化改造服务商的协助下,完成智能物流系统的最后调试工作。这是企业在尝到数字化转型甜头后,今年上马的第二个改造项目。今年5月,公司金属镶嵌注塑数字化改造项目投入运行,使用视觉引导机器人实现金属嵌件的预埋,产品合格率和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然而就在去年,这家生产各种继电器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还在为如何进行数字化转型而发愁。
明光三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制造部 负责人 季健
公司想要提升产能,再建一个生产基地也不现实,数字化转型投入大、回报周期长,我们心里没底,找谁改、怎么改也是问题。
当地工信部门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面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眼下,不少中小企业和三友电力一样存在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如何寻找突破口?从2023年开始,明光市就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加大对数字化转型的奖补力度;同时打造一批示范标杆项目,三友电力就是其中之一。政府为首批转型企业免费发放软件服务包、邀请优质服务商上门“问诊”、实时跟踪转型进度。不到三个月,三友电力的第一个数字化改造项目就投入使用。
明光市工信局 副局长 蒋海东
打造了综合服务平台,帮企业找政策、找专家、找应用,还成立了“数字明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顶格协调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数字化转型,企业是主体,平台是支撑。滁州市还围绕装备、家电等支柱产业,打造“区域+特色+企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在滁州市全椒县的全柴动力金加工数字化车间,这里采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连接生产流程全要素,每小时有超过100台产品下线。这个项目入选安徽省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工厂应用示范。目前企业正在抓紧复刻成功经验,把数字化转型成果移植到更多车间。
全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中心 主任 许昌宇
通过3年左右时间和项目建设,全面搭建完成基于发动机智能制造能力提升的工业物联网平台,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并提供增值服务。
以数字化转型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今年上半年,滁州市技改投资增长68.5%,全市新增数字化改造完成企业555家,已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居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