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经济的迷人之处,不在创意或经济本身,而在于如何把创意转化成经济的过程
应当尽快统一大黄山的品牌标识,从而增强大黄山面向市场的能见度
投早、投小有潜力的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项目,打造本土文化创意企业策源地
最近一段时间,人们悄然发现,在黄山市休宁县,曾经不声不响的齐云山,仿佛突然打通“任督二脉”,旅游数据一路狂飙。尤其今年“五一”期间,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43%。
毕竟,与冠绝天下的黄山为邻,齐云山一度陷入“老二困境”,以至于有人不止一次发出灵魂拷问:如果把它整山搬到邻省,那将会是怎样的风光?
这当然只是一个玩笑,却道出齐云山旅游发展的现实难题。
怎么办?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运营团队调研发现,齐云山周边景区,主要聚焦白天观光,游客夜间游玩需求,还没有被充分满足。
于是,齐云山在山脚小镇布局36个节点场景,围绕夜游、夜景、夜宴、夜娱、夜购五大主题,加入鱼灯游园会、横江烟花秀等沉浸式演艺,丰富业态,一举成功。
这条弯道超车的破局之路充分证明:搞旅游,向新谋变,“做不同”,才有出路。
目前,安徽正在全面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其中,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产业,被列入6个高端服务业集群重点打造。
如何依托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产业,让大黄山“做不同”?在观察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发展相关产业现状的基础上,记者对此进行了一些思考。
新趋势
“痛快,解压!”夜幕降临,在池州市贵池区傩仙镇,国家级非遗池州傩戏的元素,被融入仙侠主题的蹦迪现场,吸引男女老少跟着音乐一起摇摆。
纵观全国旅游市场不难发现:目前,越来越多爆款产品,已经不再限于观光,正在转向满足情绪。
就像大家看杭州西湖,可能记不全西湖十景,但却一定会走一走断桥,哼一哼《千年等一回》,为白娘子和许仙的爱情泪目。
因为,景不光是景,还有了情绪。
正如一句很火的歌词里唱的那样:如果你要写年,就不能只写年,要写站台上一双双期盼的眼,写母亲的眺望、游子的情切。
提供情绪价值,恰恰是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等产业可以大展拳脚的一方舞台。
以日本为例,其独立设计师行业之所以异军突起,主要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日本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期中,对精神消费的需求尤其旺盛。
因此,在这一趋势下,以心灵为题眼的提案——“烟雨大黄山、心灵休憩地”,正是安徽着力布局的一次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值得注意的是,创意经济的迷人之处,不在创意或经济本身,而在于如何把创意转化成经济的过程。
比如,法国人发明了电影,但美国人却发明了电影工业。产业思维,是让好莱坞模式始终领先全球的关键所在。
同时,印度尼西亚把旅游和创意经济放在一个部门交叉发展的探索也说明,旅游目的地有潜力成为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等产业孵化成长的土壤。
例如,日惹地区有普兰巴南等知名景点,也是巴迪克蜡染的发源地。为让全球游客沉浸体验特色文化,当地搭建平台,推出蜡染学习和体验课程,售卖蜡染衣料及成衣等。
数据上的反映更加明显:目前,印度尼西亚旅游从业人员约有2200万人,创意经济从业人员约有2430万人。
这样看来,大黄山这场改革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打造“网红景点”“网红城市”,而是以旅游兴带动百业兴,生发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等产业体系。
简而言之:大黄山的未来,既能看到美景,又能享受人生,还能发展产业,更能促进共富。
这当然不是一厢情愿的异想天开。
大黄山所在的长三角,以4%的国土面积,集聚全国17%的人口,创造全国近1/4的经济总量,客群整体呈现消费能级强、增长势头旺、出游频次多、品质要求高等特征。
高能级需求,呼唤高能级供给。
45年前的夏天,一场“黄山谈话”,让旅游业融进改革开放的大潮,成为中国现代旅游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起点。
走过万水千山的人,方知如何攀越山峰。
这一次,大黄山,更是没有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理由,与趋势为伍,何愁不能闯出新路?
新组合
“黄山归来不看岳!”6月21日,2024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黄山)论坛在黄山市开幕,几乎每一位国际友人,都会毫不吝啬地表达对于黄山风景的赞美与向往。
论国际化,黄山,当仁不让。
而大黄山,以黄山这个国际IP为支点,将黄山、池州、安庆、宣城4市全域、28个县(市、区),汇聚成一个初生就带国际流量的新组合。
找顶流、组CP,然后快速被看见,这就是流量时代的传播逻辑,无论中外,概莫能外。
如果说,相似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是大黄山4市抱团发展的基础,那么,由此带来的千村一面、千街一面等问题,就特别值得引起关注。
一个最显著的观感是,大黄山4市,几乎每市都有老街,甚至哪怕在一个城市内部,相似的老街,也在重复相似的商业模式。
这就意味着,如果大黄山的发展规划,还继续走以前各市单打独斗的老路,那将不可避免地陷入既生瑜、何生亮的“内卷”。
而摆脱“内卷”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差异化。
举个例子,日本同一品牌的服装店,会在不同购物中心,投放只在那里才能购买到的限定单品,以避免不同购物中心之间,高强度的同质竞争。
因此,对大黄山区域内的资源进行梳理、评估、整合、创新,攥指成拳、聚沙成塔,充分发挥“雁阵效应”,是当务之急。
在这之中,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产业,为大黄山4市跨区域合作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例如,祁门红茶的主产区横跨池州和黄山两地,被认为是最具大黄山特色的产品之一。其中,池州还有一座70多年不曾停产的茶厂。
然而曾经,祁门红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之争,一度在池州和黄山之间持续多年,涉及诉讼若干次,直接导致祁门红茶错失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保护名录的机会。
这样的问题,现在放到大黄山的框架之下,似乎已经不成问题。
目前,大黄山内的池州正在实施文化基因解码赋能工程,已经梳理提取该市300多个文化元素并进行重点解码。安庆则在推进文化基因库、遗产库、要素库的数字化建设。
接下来,以全面梳理域内文化资源为起点,促成大黄山4市建立文化资源共享机制,是进行产业合作的重要基础。
毕竟,越来越流行的“新木桶理论”认为,现代社会成功的关键,不是着力修补自己的短板,而是找到自己的长板加到最长,并和其他最长板进行合作。
比如,黄梅戏是安庆特有的文化资源,其在短视频平台的传播量与打赏额,长期处于戏剧类前列,具备成为网红剧种的基因。
加上安庆经过多年发展,拥有一批较为成熟的演艺团队。因此,有人建议,把黄梅戏的舞台拓展到大黄山的传统村落,让“动态的戏”唱活“静态的村”。
这在长三角其他城市已经有过成功实践。浙江绍兴的沈园之夜,把越剧融入园林实景演出,讲述《钗头凤》的故事,常常一票难求,最多一夜演出4场。
又如,宣城广德是著名竹乡。目前,该市已开发千余种日常竹制用品。有人建议,这些用品可以嵌入大黄山的休闲度假酒店与民宿之中,营造一种低碳的消费氛围。
这与墨西哥小城塔斯科的模式相似。该地盛产白银,于是便把银器用品嵌入游客吃住游的全过程。这样一来,游客未来只要接触银器,就会不自觉地联想塔斯科,并且产生强烈的分享欲。
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产业,总是会在润物无声间养成一批批“铁粉”,释放持久的消费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把优势旅游资源转化为优势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有具备产品思维的基层干部建议,应当尽快统一大黄山的品牌标识,从而增强大黄山面向市场的能见度。
新生态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支撑。省大黄山办日前统计的数据显示,大黄山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产业项目推进较少,发展基础相对薄弱。
如何尽快破局?
英国著名创意文化产业研究专家、被誉为“世界创意经济之父”的约翰·霍金斯揭示,创意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数量巨大的创意个体、个体经营者和小企业。
他在《新创意经济》一书中,还提供了一组令人惊讶的数据:英国90%以上的艺术、文化、设计和媒体公司,雇佣的员工数量普遍在4人以下。
由此可见,聚力解决人才这个核心问题,培育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产业,往往能发挥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构建“数字游民”社区,是大黄山目前正在探索的解决方案。
“数字游民”是指依靠互联网远程工作获得收入,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旅居的人。他们大多从事与软件开发、内容创作、设计、营销等领域相关的工作。
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到泰国清迈、普吉岛,这些吸引全世界“数字游民”的地方,常常拥有一流的生态环境。大黄山山水清新、文化璀璨,也具备孵化此类社区的天然禀赋。
我国首个“数字游民”社区,就在距离广德不到10分钟高铁车程的浙江安吉。社区的日趋繁荣,为当地搭起柔性引才的“高速公路”。
在安吉,“数字游民”从消费者变成生产者的故事正在上演。
例如,一位“数字游民”酷爱骑行,便在乡村办起骑行民宿;一位“数字游民”热爱美食,便把高端西餐厅开进乡村,让很多城里人都专门开车前来尝鲜。
与安吉模式不同,大黄山模式计划以产业主题集聚“数字游民”。比如,池州茶厂附近计划搭建茶产业主题“数字游民”社区,这等于是把相似人群聚集的偶然性变为了确定性。
同时,大黄山部分地市正考虑把风投机构引入“数字游民”社区,投早、投小有潜力的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项目,打造本土文化创意企业策源地。
当然,与搭建平台同样重要的,是怎么持续吸引“数字游民”,把他们想要快速穿越的地方,变成愿意停留并且和更多人产生联结的地方?
湖南广电原负责人张华立曾说,创意人才的生态依赖独一无二的闭环。比如,从制片、编导、主持到灯光、音频、字幕,每个岗位都能在马栏山发挥到极致,一旦离开可能就庸碌无为。
这启发大黄山尽快部署和创意经济与文化服务相适应的产业生态。
以影视产业为例,不同地方都有差异打法。新疆霍尔果斯依靠税收政策吸引影视公司入驻,浙江横店则依托完善配套成为全国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
再看大黄山,不久之前,黄山与阅文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决定以“IP+文旅”创造新范式。这似乎是在释放黄山布局影视产业前端环节的信号。
遥想当年,英国著名作家J·K·罗琳,就是在“文学之都”爱丁堡写下《哈利·波特》,从此开启英国创意经济产业中长盛不衰的“哈利波特宇宙”。
因此,这不由让人浮想联翩,未来会不会有更多中国故事从大黄山出发,走向世界。
记者 方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