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三农

人勤春来早 春耕备耕忙

时间: 2024-02-27 09:25
摘要

  小年刚过,当涂农村呈现出春耕备耕的繁忙景象。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担粮。在护河镇幸福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挖掘机正在田间往来穿梭,进行田块平整、路基整治、开挖沟渠等作业,夯实春耕备耕基础。

  “项目面积总共有8500亩,目前已经完成80%,我们将抢抓施工进度,力争在3月中旬左右全部完成。”护河镇水利站站长尹阳荣说,自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该镇致力于打造一批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质高效、生态安全、美丽宜耕的高标准农田,促进种粮增产增效。

  “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提高灌溉保证率,粮食得以稳产、高产,正常年份水稻每亩平均增收50公斤,小麦、油菜每亩平均增收25公斤,年可增收粮食57.37万公斤,增加收入195.65万元。”护河镇党委委员汤小见告诉记者。

  在护河镇绿梅水稻种植家庭农场的油菜地里,农工们正抢抓农时开展油菜田管,整畦、除草、施肥等井然有序,镇农业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正在现场指导。

  “去年,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油菜产量显著提高,农场一处3亩的油菜高产竞赛田块实测单产301.34公斤,这一单产创安徽油菜单产最高纪录。今年,我们有信心继续取得丰收。”绿梅家庭农场负责人程黎刚表示。

  绿梅水稻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14年6月,目前农场生产基地已划入全国粮食生产功能区,是全国基层农技推广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农业农村部农情监测点。2021年,该农场生产基地作为当涂县护河镇油菜科技攻关核心示范基地获得农业农村部第一批种植业“三品一标”示范基地认定。

  眼下,该镇正在推广绿梅家庭农场的油菜种植模式,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看苗情、查长势、送技术,引导农民科学田管,科学施肥,加强病虫害统防统治,面对面、手把手、零距离提供农技指导服务。

  在水乡石桥镇谢公村,一场“水上春耕”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水乡蓝龙”标苗养殖基地项目由石桥镇谢公村、团林村、团月村联合浙江湖州福居农业公司共建,在项目施工现场,5台挖掘机同时施工,抢抓项目进度,确保项目如期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00亩,主要用于澳洲淡水蓝龙虾(“小蓝龙”)虾苗培育。项目建成后,年培育虾苗总量可达300万尾,可满足1500亩精养塘使用。届时,石桥镇通过该项目不仅能够大面积推广澳洲淡水龙虾的养殖技术及经验,更能带动特色水产养殖业提档升级。

  2023年,谢公村、团林村、团月村抱团发展,一方面引进新品种“小蓝龙”,进行养殖及新型种养方式“虾油轮作”的试水,以解决本地传统养殖中存在的养殖方式粗放、技术落后、产值较低等难题。另一方面,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运营模式,在公司保证兜底回收的前提下,逐步打开水乡的“小蓝龙”市场,实现了“一亩田、百斤虾、万元钱”的目标,让养殖户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

  “去年,我们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售出‘小蓝龙’1000多斤,收益达7万多元,这还没算上轮作种植的油菜收入。‘小蓝龙’养殖和‘虾油轮作’的试水非常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和动力。”谢公村党总支书记孙义玲告诉记者,通过打造“水乡蓝龙”标苗养殖基地,推进“小蓝龙”养殖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初步预估,待4月份基地正式投入使用后,第一年就能带来60多万元的收益,年投资收益率将达到10%以上。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记 者 吴黎明 通讯员 邓 磊 林郁文 编辑:潘轶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