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18-05-01 06:08
  • 来源: 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 作者: 柳文

  【编者按】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的青春才美丽。本报今起开设专栏,聚焦一批立足岗位、专业敬业、在奋斗中书写青春之美的新时代劳动者典型,展示新时代青年劳动者奋斗进取和追求幸福的新风貌、新作为。

  一个高中没毕业的“80后”建筑工人,谁会想到他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对各种工艺、工序、工具等进行革新、改造70余次,为国家节省建筑成本上亿元。

  在中铁四局四公司商合杭铁路肥东制梁场,记者见到了这位传奇的工人师傅徐露平,他正带领团队对箱梁张拉使用的第三代内卡式千斤顶进行调试。此种千斤顶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让每片梁可节约钢绞线300米,节约成本超过1000元。这样的新型发明,是徐露平及其团队的一项“绝技”。

  1980年,徐露平出生在肥东县一个农民家庭。由于家庭困难,高中时期不得不辍学外出务工。第一份工作,是去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当一名泥工。可由于那时他身材矮小、力气不足,一周后,不得不离开工地,另谋生路。后来,他又辗转多个建筑工地,希望能学点实用技术。

  1999年,徐露平来到中铁四局湖北孝感环水湖大桥施工现场,从事预应力张拉施工。他对照图纸和施工规范边学习、边琢磨、边总结;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请教。短短几年,他的技术进步飞快。在中铁四局杭州湾跨海特大桥、京沪高铁、合蚌高铁、合福铁路和连盐铁路等桥梁施工工地,徐露平逐渐崭露头角。

  高铁建设中,预制梁穿束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2009年,在合蚌高铁下塘制梁场,徐露平经过现场试验后发现,施工所需要的人工穿束要6人至8人,且耗时长达8小时。他对照图纸和施工用具,大胆试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徐露平成功发明出“钢绞线自动穿束机”。试验证明,这种机械穿束最多仅需3人,穿束用时不到5小时。除此之外,机械穿束比人工穿束钢绞线每根至少节省材料15厘米,仅此一项,每片梁的成本节约就达700元左右。

  徐露平的发明广受欢迎。很快,“钢绞线自动穿束机”成功推广到九景衢铁路常山县制梁场、连盐铁路东海县制梁场、京沈客专龙城区制梁场等近10个铁路施工现场,为项目节约成本300多万元,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有困难,找徐工。 ”这是工友们的共识。有一次,中铁四局四公司下塘梁场张拉班组的付兴圣带团队进行初张拉试验,10个拉力表转动9个,有一个就是不肯工作。他们捣腾几个小时,还是不奏效。这时,付兴圣想到徐露平,打电话把他喊来之后,不到2分钟,拉力表就转动了起来。

  长期以来,建筑施工被视为纯粹的体力活,可徐露平把它做成了“脑力活”。 “建筑施工必须确保质量,只有不断学习和创新,才能应对挑战。 ”徐露平常这样自勉。

  2014年,在连盐铁路东海县制梁场担任现场队长期间,一次施工现场的张拉过程中突然出现钢绞线滑丝现象,当时一端千斤顶退不下来,由于没有退锚工具和支架,现场施工人员一时束手无策。得知情况的徐露平,立马建议使用槽钢和钢板代替支架,把滑丝的钢绞线给退了,整整用了8个小时。险情解除过后,徐露平开始思考如何避免这样的情况再次发生。他花费好几个月时间探索、实验,最终根据施工经验设计并加工制作一台退锚支架,解决了技术难题。

  “平常发现的问题和灵感,都记在小卡片或小本子上,到休息日就研究改进办法。 ”双休日,只要没有任务,他就“宅”在家醉心于施工技术革新和技术改进。起先,徐露平在卧室搞研究,时常折腾到半夜,忍无可忍的家人将他“驱赶”至阳台。很快,阳台上又摆满游标卡尺、砂轮机等工具。就在这“弹丸之地”,诞生了许多发明创造。

  为更好发挥劳模在创新管理方面的带头作用,2016年3月,徐露平在企业支持下组建了“徐露平劳模创新工作室”。两年来,他带领团队刻苦攻关,研究出的自动喷淋养护系统、压浆自动上料系统和预应力夹片平分装置3项发明,获评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截至目前,他对各种施工工艺、工序、工具等进行革新、改造70余次,替国家节省建筑成本累计上亿元。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徐露平说,他将不懈奋斗,继续带领劳模创新团队刻苦攻关。(记者 柳文)

编辑: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