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魏海明

  • 2020-07-11 05:01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陈婉婉

  “1月29日,我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来电,说有个新冠肺炎病人情况很特殊,血液中的免疫细胞含量突降,原因不明。 ”时隔半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免疫学家魏海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一阵紧迫感依然扑面而来。

  那正是新冠肺炎暴发期。来势汹汹的新冠病毒,让我省多例患者突然出现病情恶化,且原因不明,情况十分危急。

  魏海明当即召集实验室成员商讨对策,“小会”从下午两点一直开到天黑。第二天,就把团队的实验仪器搬到中科大附一院,与该院副院长徐晓玲团队紧急联合攻关。魏海明实验室平时主要研究乙肝等慢性病毒性传染病,接触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还是第一次。 “不害怕是不可能的,但早一天找到原因,就能多救一个人。 ”魏海明抱着这个最朴素的愿望,带着团队一头扎进了抗疫一线。

  为了节省当时紧缺的防护服等物资,年近六十的魏海明在生物安全实验室检测样本时,和大家一样连续8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他跟团队的年轻人反复强调:“跟一线医护人员相比,我们的辛苦不值一提。 ”装血液样本的试管在开盖时容易产生气溶胶,有一定风险。每次开盖取样时,魏海明都让年轻人靠边站,把最危险的活留给自己。团队成员、他的学生郑小虎说:“魏老师是老党员,又是我们学院党委书记,冲锋在一线的精神令我们感动。有他带队,我们心里有底。 ”

  凭借近20年的免疫学研究基础,团队在对33例重症、危重症患者进行30项检测分析后有了新发现:一些新冠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是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形成的“炎症风暴”所致。 “当新冠病毒侵入,全身的免疫细胞向肺部聚集,一起向病毒‘扔炸弹’。病毒被‘炸’死了,但肺部组织也一片狼藉,导致患者呼吸困难乃至多器官衰竭死亡。 ”魏海明形象地解释说。

  他们进一步发现,传统药物托珠单抗有望阻断“炎症风暴”形成,为常规治疗赢得时间。托珠单抗加常规治疗,这就是“中国科大方案”的基本轮廓。

  2月5日晚上,经中科大附一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同意,第一批病人用上了阻断白介素6通路的风湿性疾病药物托珠单抗。效果令人鼓舞:18例重症、3例危重症患者采用该疗法后,体温全部在24小时内降至正常,呼吸功能、氧合指数改善,从用药到治愈出院平均用时13天,无一死亡。 3月3日,托珠单抗相关疗法被列入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在武汉,该疗法被用于治疗500多名患者,总体效果良好。 5月19日,“中国科大方案”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论文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科大方案”已推广到意大利、伊朗、美国、印度等20多个国家。

  “在危机来临时,科技工作者一定要发挥作用,把临床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找到解决办法,再用于临床,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 ”魏海明说。(记者 陈婉婉)

编辑: 戴芰荷
推荐阅读
2024政务V影响力大会·安徽论坛召开


发布于2024-04-20 13:52:09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