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0-07-26 10:58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张会敏 孙亚梅 周起刚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守堤就是守家,守住大家才有小家。”陶有金的这句话,从满是汗水的脸上,满是泥巴的雨鞋上就能感受到满满的真诚。

7月16日,陶有金(右二)跳入水中查找圩堤渗漏情况
7月16日,陶有金在水中查找圩堤渗漏情况

  7月25日上午10时,采石河佳山乡段圩堤上,陶有金正忙着导渗处理险情,他手持铁锹、弯着腰,皮肤被晒得黝黑,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不断冒出,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1965年出生的陶有金,是马鞍山市雨山区佳山乡马塘村的村民,是丁周一组的村民组长,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打小就和水打交道。

  陶有金已经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参加防汛,每逢重大汛情,他都守在这里。经历过1998年和2016年抗洪的他,在防汛方面,可以说是当地的“土专家”。

  今年汛期连日降雨,长江水位持续上涨,采石河水位最高时达11.77米,超警戒水位1.77米,为历史最高水位。

陶有金在圩堤上导渗处理险情

  7月16日上午,雨势逐渐增大,被雨水冲刷过的采石河大堤,泥泞湿滑,拱形的丁周桥,只有一小部分的桥面从河水中探出来,桥体几乎被淹。佳山乡马塘村村民在采石河大埂巡堤时发现背水坡有渗水!

  “丁周桥以南排灌站附近发现渗水点,需要下水查明渗漏情况,谁去?”

  “我水性好,我去!”话音刚落,陶有金第一时间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经验丰富的陶有金一边穿救生衣,一边和村民说起,从前这个泵房旁边堤段下就有一个漏洞,这回,不知道是不是又是那里出了问题。如果真的有大的漏洞,一定要赶紧摸排出来并且快速封堵。

  在他的带动下,村民汤世保也站了出来。两人套上预先结好的绳扣,“扑通”“扑通”接连跳入冰冷的河水中。吸气、潜水,反反复复几个来回。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凭着多年经验,泡在水里20多分钟后,陶有金终于弄清渗水的原因:是新旧堤埂衔接处不够紧实导致的渗水,并非管涌。

  直到这时,在场所有人才松了口气。

7月25日拍摄的丁周桥,前几日水位几乎没过桥顶
陶有金带领防汛队员巡堤查险

  “我是党员,懂水性,有防汛经验,应该先站出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陶有金始终牢记对党的庄严承诺。“党员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关键时刻要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要冲得出来。”

  “他凡事都冲在前面。”对汤世保来说,陶有金是朋友,是战友,也是榜样。“我看他站出来了,就想着和他一起下水,万一发生危险也能有个照应。”

  采石河圩堤是守护城南的安全防线,是关系城市安全的安全堤坝。圩堤上,每隔几百米就有一个值守点。陶有金所在的马塘村防汛值守点,守卫着采石河2.8公里长的堤坝。

  7月9日,佳山乡部署搭设防汛值守点,陶有金第一个站出来申请值守。连日来,每天起早贪黑奋战在防汛一线,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睡上一觉,第二天又早早的出现在圩堤上。

  防汛任务艰巨,他已经做好持久战的准备。“大埂的迎水坡一直在水里泡着,背面有不少渗水点。”为了守护堤坝安全,陶有金联合村里防汛经验丰富的村民成立了抢险突击队。“这两天我们都在给渗水点开沟导渗,把渗水排出去,减轻大埂压力。”

  这支队伍里的成员都是防汛抢险的“行家里手”,哪里有险情,他们就到哪里去。每天来来回回,大堤上上下下踩个遍。佳山乡9.5公里的堤段,随时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

陶有金正在和防汛人员处理险情
陶有金正在和防汛人员一起吃工作餐

  最近,陶有金多了一个任务,就是在防汛实战中把自己的防汛经验传授给年轻一辈。哪里容易发生渗漏,哪里曾经发生过坍塌,他耐心地讲给缺乏防汛经验的人听。数十年来,采石河圩堤经历了无数变迁,但堤坝上熟悉的身影依然在坚守,防汛精神正在采石河圩堤薪火相传。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陶有金不计个人安危得失,主动担当作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佳山乡党委书记许兵说,在采石河圩堤,像陶有金这样坚守在河堤上的党员群众还有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筑牢防汛“铜墙铁壁”,守护采石河,守护马鞍山,守护自己的家园。(张会敏 孙亚梅 记者 周起刚)

编辑: 戴芰荷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