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记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村民王啥啥

  • 2020-11-30 05:28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何雪峰

  一部智能手机放在床下的棉垫上,王啥啥斜坐在床沿边,用脚趾吃力地点击着触屏。每天,她就是这样用手机接单、发单,经营着自己的网店。 “收入不多,但能养活自己,为家庭减轻负担。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感到非常快乐。 ”王啥啥对记者说。

  今年32岁的王啥啥曾是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她自幼患病导致身体除了脚趾以外全部变形、僵硬,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被鉴定为一级残疾。但她身残志坚、好学上进,用自己的脚趾操控手机,开展电商业务,奏响了一首奋进脱贫曲。

  王啥啥1岁时患上脑膜炎,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落下严重的后遗症。不能上学、无法识字,缺乏与同龄人之间的沟通,王啥啥每天只能靠着家中那台黑白电视机了解外面的世界。2014年,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啥啥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春节,在杭州打工的弟弟带回一部智能手机,为她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窗。

  互联网的大千世界,让王啥啥倍感新奇。因手指骨骼扭曲变形,她就用相对灵活的两只大脚趾操控手机上网。起初,啥啥注册了微信、QQ账号用于聊天。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个网友建议她做微商,这让啥啥很心动。为此,她决定自学识字。她将手机字体调至最大,下载翻译软件,将客户发来的文字复制粘贴,反复听每一个字的读音,在心中记住每个字的“长相”和意思。“刚开始写字,一个笔画多的字,我要写上两三个小时。 ”王啥啥说,经过3年多时间的锻炼,她已可以熟练使用近千个汉字。

  2015年,在姚山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戴安君的引导下,啥啥开始尝试着做起了微商。戴安君帮她申请了5000元电商发展资金,还联系灵璧县电信公司,为她减免了每月100多元网络费用。

  微店虽然开张了,可刚开始一个客户也没有,但啥啥没有放弃,坚持在朋友圈推广。 3个月后,终于卖出了一套衣服,赚了十几元钱。她高兴坏了,将首单交易截图发到朋友圈。 “我感觉生命都在发光。 ”第一单成功后,啥啥信心大增。

  2018年10月,戴安君推荐她到县里参加残疾人电商培训班。3天的免费培训,啥啥学到了很多的电商知识。没办法做笔记,她就将老师讲课内容用手机录下来,回来以后一遍遍听。通过培训,啥啥还结识了贫困残疾网友,互相交流电商经验。

  “政府做你的脱贫合伙人,咱们一起把电商做大做强。 ”灵璧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负责人熊伟说。根据王啥啥的特殊情况,灵璧县商务局、县残联为其注册了“贝店”账号,通过“贝店”客户端,销售日用百货。货源供不应求时,电商专业人员还会帮她打理。

  有了电商知识,又有政府保证货源,王啥啥做起电商更有底气。她将自己的“贝店”命名为“心心”,就是想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国家的帮助、政府的关爱和帮扶人的扶持。

  2019年1月,灵璧县商务局电子商务中心帮助王啥啥和县内其他两名残疾人贫困户,在“一亩田”网络平台注册了一个店铺,支持他们 “抱团取暖”,通过直播带货、线上推广、线下发货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参与到社会扶贫、消费扶贫中来。 2018年底,啥啥的网店销售额已突破5万元,固定客户上百人,王啥啥全家顺利脱贫。

  “我没上过学,也没读过书,但天上不会掉馅饼,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要自己去拼、去干! ”“我是不幸的,却又是最幸运的,是党的好政策、好干部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知道感恩、懂得珍惜,我相信,只要我继续坚持、继续努力,就一定能过上好日子,实现我的人生理想! ”在灵璧县“扶贫扶志”先进典型巡回宣讲会上,王啥啥的每一句话深深感染了在场所有人。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11293.6亿元!安徽一季度GDP数据公布


发布于2024-04-23 06:44:2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