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民生社会

  • 2021-04-22 07:03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70多年前的渡江往事还记得吗?”面对记者的提问,目前在望江漳湖当地唯一健在的“渡江船工” 董玉发表示,虽然硝烟散去,但回民渡江突击队72名船工与解放军一起渡江的往事仍历历在目。

  安庆市望江县漳湖镇,生态环境优美,如今,这里是省级美好乡村示范点。其中回民村有着光荣的红色历史。

  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正式打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在长江中下游强渡长江,解放全中国。在安庆,沟口(今漳湖镇回民村)被选为渡江突破点之一。

  望江“渡江船工”董玉发讲述“渡江”故事。

  1933年,董玉发出生于望江县漳湖镇一个世代以摆渡为生的船工家庭,自幼就在长江上,练就了一身好水性。

  通过前期动员和宣传,回民村村民们了解了渡江的意义,纷纷报名。经过三轮报名,确定了72名身强力壮、水性好的船工,加上藏起来的渔船36条,组成“回民渡江突击队”,协助二野五兵团解放军战士渡江。当时年仅16岁的董玉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

  当年4月21日下午,天空中浓云密布,江面上雾气腾腾,自六合圩至共和洲一线十余里,各河套、码头排列着密密麻麻的大小战船,解放军战士和船工们以堤埂、麦田做掩护。大战一触即发。

  根据部署,当年4月21日下午5时许,沟口渡江战船分为3班,每班10条,每船6人,一名船工担任舵手,5名解放军其中一人为机枪手,四人划船。其中第一班为冲锋队,董玉发作为冲锋队员,登上了最危险也是任务最艰巨的第一班渡江战船。

  一声令下,30余条渡江战船破江而出,江面上顿时枪声四起,炮声大作。在枪林弹雨间,董玉发带领解放军战士先逆流而上,绕过急流,再顺流而下,仅半个小时便顺利登岸。

  然而在战斗中,回民船工马吉荣英勇牺牲,丁宪玉、董玉发等人光荣负伤。至今,董玉发的下巴还有一块枪伤疤。

  渡江战役结束后,二野五兵团政治部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授予每位船工“渡江船工光荣证”。

  如今,在望江漳湖回民村,董玉发成为当地唯一健在的“渡江船工”,仍然常年义务在当地为往来游客讲述那段扣人心弦的红色记忆。

  嵇奕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毛书兵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春风送岗位 “职”达家门口


发布于2024-03-25 06:33: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