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宿州 > 县区·乡镇 > 泗县

中安在线   2024-04-26 16:15:31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单珊   编辑:程洁

  入春以来,泗县人的朋友圈不断被前后盛开的牡丹花海次第刷屏。四月中旬,春意正浓,在泗县长沟镇马王村奎濉河畔,绵延数公里的油用牡丹迎来了盛花期。慕名前来赏花的游客络绎不绝,穿梭在花间的工人欢快地忙碌着,与碧波荡漾的河水共同描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闹春图。

  赏花踏青之余,人们惊奇地发现,曾经“娇养”在花圃中的“牡丹仙子”似乎一夜之间就“屈尊降贵”宜居大田,成为一种寄托着生态致富梦想的高级木本油料经济作物。

  谈起油用牡丹的“下凡记”,马王村党总支书记曹金松打开了话匣子。他告诉记者马王村以往主要种植小麦、大豆等传统农作物,农民的增收渠道有限。如何让老百姓在黑土地里种出“金疙瘩”,成为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放在心上的头等大事。考虑到村子北面紧邻奎濉河,发展种植业在抗旱和排涝方面有着绝佳的地理优势。为此,村里多次到外地考察,最终确定了种植油用牡丹的路子。“牡丹两年开花,三年结籽。牡丹籽榨出来的油营养价值远高于其他食用油,被称为‘液体软黄金’。花蕊可以用来做花茶,皮、根、茎可以做中药,可以说牡丹全身都是宝。”在和村“两委”商议并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决定借着精准扶贫的政策东风,写好“花”文章,力争为马王村打造出“一村一品”的闪亮名片。

  2017年10月,马王村流转了上百户农户的八百亩土地,将其中的两百亩种植起了油用牡丹。牡丹苗一进基地,村委会就带着村民开始忙活了起来。从前期的挖沟打渠、栽苗培土到日常的田间管护,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从2019年4月初开始,大朵的牡丹花在村民的精心培育下就开始陆续绽放。丰产期每亩牡丹可产籽300公斤,按照目前20元每公斤的市场收购价来算,两百亩的牡丹园一年就能产生120万元的经济效益。

  油用牡丹园的建成,解决了生态要“被子”、村民要“票子”的难题,不仅让河滩地提升了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村民搭建起了就近务工挣钱的平台,成为带动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经济海”。目前,基地带动村里五十多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这里种苗、浇水、锄草,一年下来能挣个两万块钱。”余红英是村里的脱贫户,在牡丹园工作了两年多。她说,现在在家门口打工,钱也挣上了,家里的农活儿也可以兼顾,孩子老人都照顾上了,两头都不耽误。

  “花海经济”在让本村村民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让周边农户尝到了“甜头”。隔壁洋湖村村民熊培刚最近在牡丹园旁边养起了中华土蜂,经营起了“甜蜜事业”。他乐呵呵地说:“这牡丹花酿出的蜂蜜,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我这40箱蜂,在这一个多月的花期里就能给我赚两万多块钱。”

  熊培刚的“小算盘”其实只是牡丹产业富民增收的“尖尖角”,站在河堤上,牡丹园里的“花花世界”尽收眼底。“我们打算以奎濉河为轴线,继续扩大油用牡丹的种植规模,将先期流转的800亩土地全部利用起来,同时在河边建凉亭,在河里放游船,开发乡村旅游观光路线,同时借助‘四季村晚’文艺演出,不断提升村里农文旅结合的活力。”曹金松介绍,村里下一步将把马王村自然禀赋变成生态禀赋,发展“花海经济”,打造“经济搭台、文旅唱戏”的模式,实现现代农业的三产融合,努力走出一条生态富民、乡村振兴的路子。(单珊)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