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沪浙皖三省党报联动,重走 “一大路”,追寻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初就深深融入血脉的红色基因——

  • 2021-01-21 05:09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陈婉婉 李跃波

  解放日报记者 张骏:

  兴业路76号,这座石库门小楼里,前来瞻仰的人络绎不绝。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13名代表,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缔造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后来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重温一大召开前后这段历史,可以看到,党从成立之日甚至在酝酿之初,就将“人民至上”植入基因。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等。

  这些,并不是写在文件中的口号。

  1920年5月1日,《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号》,为工人大众服务。翻开这个专号,第一篇是李大钊写的《五一运动史》,介绍了国际劳动节的由来和欧美工人为实现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史;陈独秀有两篇文章,一篇是《劳动者底觉悟》,一篇是《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对国内劳动状况调查的文章约占全部篇幅的三分之二,还刊登了33幅工人劳动状况的照片。

  “花了五倍功夫”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和茅盾一起办工人夜校,教工人认字,慢慢与工人群众打成一片。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说,“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

  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

  浙江日报记者 王杭徽:

  时光倒转到一百年前,1921年7月,正在上海秘密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受到巡捕的袭扰而被迫中断。党代表们从上海坐火车辗转来到了嘉兴,在南湖中的一条普通小木船里,继续完成了中共一大的全部议程。他们在这里用7小时左右的时间,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条船是1959年根据当事人的回忆,呈请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按照模型原样仿建而成的。船舱内的雕刻、屏风都保持着原样,向大家展现了中共一大会议的历史场景。

  如今,这条长16米、宽3米的木船静静地停泊在南湖的湖心岛畔。它被亲切地称为“红船”,不仅是因为船身是红色的,更重要的是它昭示着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这船不大,但前途远大,它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梦想的起航。它象征着革命,象征着奋斗,也象征着激情,预示着中国将驶向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把“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红船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锐意进取、砥砺奋进。每年来南湖参观的全国各地的人们络绎不绝,大家瞻仰红船,重温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传承精神、传递信仰。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百年大党跨世纪的伟大航程从这里起航,并将驶向壮丽的远方!

  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七室主任 徐京: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划时代的大事件上,安徽是作了重要贡献的。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历史不会忘记,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具有留学经历的先进知识分子,同毛泽东同志等革命青年一道,大力宣传并积极促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面貌为之一新。

  (记者 陈婉婉 李跃波 整理)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