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记休宁县璜尖乡驻村医生张建明、徐晓婵夫妇

  • 2021-02-24 05:12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吴江海

  一侧是削山而成的绝壁,一侧是深不见底的山谷,盘山公路一个急弯连着一个急弯,蜿蜒伸向海拔800多米的璜尖岭。

  这里是自驾游驴友向往的 “徽州天路”,然而对祖祖辈辈居住在这里的山里人来说,山高路陡不是惊心动魄的刺激,而是贫穷限制了想象的无奈。

  休宁县璜尖乡地处皖浙两省交界处,是我省最后一批通公路、通电、通电话的贫困乡镇。全乡2600余人散布在18个村落里,一大半劳力外出务工,留守村民主要靠竹笋、茶叶、箬叶等农产品维持生计。

  2019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二附院、安徽中医药大学二附院工作的张建明、徐晓婵夫妇,自愿报名参加全省健康脱贫“百医驻村”行动,他们来到了休宁璜尖乡徐家村和清溪村担任驻村医生。初来乍到,他们感受到的是当地村民“小病靠拖、大病靠扛”的健康状况。

  “我来之前的2年多时间里,清溪村卫生室因老村医去世都是关门的。 ”徐晓婵说,她驻村后看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位胃穿孔术后21天没有拆线的老人,因为家人在外打工没人带他下山正常换药,切口已经化脓感染,绷带都无法解开。

  这一幕对张建明夫妇触动很大。他们了解到,璜尖乡贫困人口有三分之二是因病或因残致贫,村里的留守老人由于健康意识比较淡薄,抽烟、喝酒的较多,平时喜欢吃腌制食品,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约占一半,而就诊、服药的人数很少。张建明夫妇克服方言不通、生活不适应等困难,向村民宣传普及健康知识,逐一建立村民健康档案,承担起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

  东家送些蔬菜、西家送点米馃,村民用山里人特有的淳朴表达着感激,也让张建明夫妇感受到了“医患一家亲”的浓浓真情。当年9月新学期开学时,张建明夫妇将在省城合肥上学的8岁女儿转学到璜尖小学,安下心来服务和回报乡亲。

  “乡村教学质量肯定不如城市,但知识是可以学习的,经历却没办法复制,希望孩子能与我们一样有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 ”张建明夫妇欣慰的是,女儿与新同学打成一片,学会了种香菇、挖竹笋等农事。

  从省城大医院来到乡村卫生室,没有先进的设备仪器,没有科室协同,张建明夫妇有空就相互交流磋商,与单位同事通过微信咨询沟通,逐步由专科医生向全科医生转型。去年3月,周家源村民组村民杨长祥因尿潴留诱发急性心衰,徐晓婵驱车往返两趟,为老人导尿1500毫升,让老人转危为安。

  为方便居住分散的村民及时就诊,张建明夫妇固定每周三、周五下午,开着自己的车带着药品,到边远村民组巡回接诊或随访,村民们亲切地把他们的车子称为“移动卫生室”。据张建明夫妇手机上的智医助理系统显示,驻村18个月来,他们共接诊上万人次,上门随访5000多人次,每月平均接诊量超过乡卫生院的接诊量。

  去年除夕,张建明夫妇回合肥过年,原本打算利用假期陪陪家人,但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他们大年初二就赶回了村里,穿梭在各自然村的卡口和村民聚集场所,指导大家戴口罩、测体温,做好环境消杀等工作,对返乡村民逐一登记,进行健康监测,连续3个月没有休过一天假。

  转眼又是一年。今年正月初九这天,大山里依然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氛围。上午11时许,村民程富禄专程来到村卫生室,邀请徐晓婵一家三口到家里吃午饭。

  “我的膝关节有老毛病,经常痛起来都没办法动,多亏徐医生帮我看好了。 ”程富禄对记者说,徐医生一家人从省城来村里,真不容易,今年为了疫情防控还留在村里过年,请他们吃顿饭是为了表个心意。

  “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就无法见证国家对乡村的扶贫力度有多大。”张建明夫妇告诉记者,当驻村医生是一种难忘的历练,也深切感受到了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村民们健康意识提高了,日子一天比一天过得好,他们特别高兴和自豪。(记者 吴江海)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站到更高起点 挺起中部“脊梁”


发布于2024-03-25 06:35:50

打造专业化团队 推进高质高效春耕


发布于2024-03-25 06:34:23

春风送岗位 “职”达家门口


发布于2024-03-25 06:33:24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