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1-12-09 05:31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史力 彭园园

20210712000613a.jpgB001.jpg

  郎溪县凌笪镇下吴村村民在管理茶园。 (资料图片)特约摄影 李晓红 通讯员 吴强 摄

  开发利用优质畜禽种质资源,延长产业加工链,强化品牌影响力

  与定远县蒋集镇大部分养猪户不同,谢发清家的猪栏里有1000多头黑毛猪。 10月份,镇上的生猪又到了出栏高峰,但老谢家的黑毛猪养了大半年,一头都没卖过。

  “粉白色的是三元猪,市场上见到的基本都是它,偏肥、味道一般;这黑毛猪是我们本地品种定远猪。长得慢,足足要一年呢!”11月23日,定远县绿色亲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谢发清说,虽然周期长,但凭借更好的口感,定远猪很畅销,价格也比三元猪高出三成左右,“我养定远猪十几年了,上海有一批老客户,年年都来买! ”

  因为好吃,消费者愿意为其埋单。定远猪作为全国36个优秀地方猪种之一,保种价值很高。位于定远县范岗乡赵塘村的定远县种畜场是国家级定远猪保种场。 “现在种畜场内存栏种猪有一两百头,这里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我们每周都要对猪舍、场区进行一次集中消毒。 ”定远县种畜场负责人李广斌说,“定远猪生长需要12个月到14个月,虽然时间长,但定远猪瘦肉率高达51.76%,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产仔数多、口感好等特点。 ”

  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事关畜禽产业的基础。据了解,定远县谋划建设规模达到6个到8个家系100头到150头能繁母猪的定远猪核心群保种场和种公猪在40头以上的种公猪站。同时,筹备建设定远猪种质资源开发公司,与安农大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共同开展定远猪家系复建、疫病防控、遗传检测等。

  我省明确提出,要加强淮猪、安庆六白猪、皖南黑猪种质资源保护,挖掘地方猪种优良特性,支持安泰、大自然、浩翔种猪等皖字号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做大做强。支持岳西徽名山黑猪、太湖程岭黑山猪、黄山悠悠猪等皖字号绿色优质猪肉品牌建设,强化本土猪肉品牌影响力。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畜禽产品加工水平还有待提高。作为全国生猪主产省份之一,2020年,我省生猪产业总产值1718.5亿元,有生猪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63家,全产业链超亿元企业45家,其中5亿元以上仅14家。家禽产业总产值1202亿元,其中,一产557亿元、二产465亿元、三产仅180亿元。整体来看,畜禽产品初加工产能占比大,精深加工产品少,有影响力品牌较少。

  走在宿州市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符离集烧鸡”有关的店铺招牌。随便走进一家符离集烧鸡专卖店,烧鸡酱、烧鸡礼盒以及鸡翅、鸡脚、鸡杂小包装等产品琳琅满目。

  位于宿州市符离镇镇南的刘老二烧鸡有限公司是当地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本地土麻鸡为原料,经选、烫、洗、别、剪、涮、晾、炸、卤等15道工序,工厂每小时能加工土麻鸡3000只以上。公司总经理刘勇奎说:“针对市场新需求,近年来公司注重‘老口味+新创意’,增加了个性化、便捷化系列产品,同时在产品价格上也力求更惠民,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围绕烧鸡加工发展产业链经济,宿州以刘老二、徽香源等烧鸡企业为龙头,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建立符离集麻鸡养殖基地,逐步形成孵化、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于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到2025年,全省家禽产业全产业链产值1637亿元,年均增长6.36%。目前紫燕食品生产加工、安徽立华茗南育种场、斯玛特禽业100万套种鸡养殖等多个项目正在建设当中;温氏、正大、立华等企业在我省加速布局全产业链和冷链物流项目。杨亚明说:“大力开展‘双招双引’,接下来,将以羽绒、鹅肥肝、蛋品加工为重点,引进行业领军企业,提升安徽禽业品牌效益和竞争力。挖掘一批老字号品牌,对鸿润羽绒、符离集烧鸡、无为板鸭、吴山贡鹅等老字号品牌产品开展标准制定与工艺优化工作,提升品牌影响力。 ”

  因地制宜,优化水产产业结构,加快形成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新格局

  合肥龙虾、太平湖有机鱼、万佛湖鳙鱼、花亭湖鳙鱼、当涂河蟹……11月20日,第五届中国国际现代渔业暨渔业科技博览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万余种渔业产品集中展出。

  因境内有长江、淮河两大水域,我省一直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淡水产品生产供应基地。2020年,全省渔业产业经济总产值924亿元,其中一产579亿元、二产130亿元、三产215亿元,居全国内陆省份第3位。现有“三品一标”水产品222个。

  虽然水产丰富,但走访展会时,不少经营者透露出相似的困境——名气不够大。在当涂螃蟹的展区,一只只金脚红毛的大螃蟹格外惹眼。当涂县湖阳镇均庆河蟹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文杰坦言:“当涂出产的姑溪河大闸蟹,与阳澄湖蟹、白洋淀蟹并称‘中华三只蟹’,品质过硬,但名气差了些,价格自然也比不上阳澄湖蟹。 ”

  全国各地,凡有水域,都可以养螃蟹、龙虾等水产,安徽如何脱颖而出、打开市场?我省明确提出,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优化提升、绿色生态、融合发展”总体要求,依据各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发展势态,加快构建形成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小龙虾成为外地人来合肥必“打卡”的美食之一。正是得益于举办合肥龙虾节、打造宁国路龙虾美食街等,提升了合肥龙虾知名度,三产融合,打响了“合肥龙虾”品牌。

  通过“双招双引”,拉长产业链,实现三产融合。在全椒县武岗镇,滁州市臻知味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工厂已基本建成,可对小龙虾进行速冻、分割、制作高蛋白饲料等处理。 “等工厂投用了,能极大解决本地小龙虾尾货的加工销售问题。 ”全椒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黄琛告诉记者,全椒是小龙虾养殖大县,大中规格的虾向来不愁销,直接销往市场,剩下的尾货由于规格小,需要深加工销售。由于县里深加工企业少,尾虾通常以低价卖给外地的客商。现在通过招商引资,臻知味食品有限公司、鑫农汇冷链食品有限公司等相继落户,打造物流和深加工基地,产业链更健全了,对全椒小龙虾品牌的推广也大有裨益。

  到2025年,全省水产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1102亿元,年均增长3.59%。杨亚明表示:“一方面发展区域公共品牌。做大做强合肥、霍邱、全椒等小龙虾区域公共品牌,以当涂、无为、湾沚、宣州为重点,培育河蟹区域公共品牌,以无为、怀远为重点,培育龟鳖区域公共品牌;另一方面,要打造一批水产品品牌。重点围绕小龙虾、河蟹、鳜鱼等特色水产品种,培育巢湖三珍、永言水产、大鑫小龙虾、老徽乡臭鳜鱼等水产品加工品牌。 ”

上一页12
编辑: 王腾飞
推荐阅读
全省严查中!持续至9月底!


发布于2024-04-17 12:10:00

一季度 安徽进出口总值居中部第一


发布于2024-04-17 10:14:27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