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2-01-11 23:50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汪乔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企业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驱动。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蚌埠院”)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以人才优势厚植创新优势、技术优势和发展优势,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成就人才,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集聚人才,创造成长成才的条件培养人才,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玻璃新材料中央应用研究院,努力成为全球玻璃新材料技术研发“排头兵”。

  蚌埠院近年来创造了多项“中国首创、世界第一”的玻璃新材料成果,完成了从传统科研院所向高科技产业集团的华丽转变,这得益于蚌埠院始终坚持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以核心人物凝聚人才

  蚌埠院的核心人物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材集团总工程师、蚌埠院院长、党委书记彭寿,他40年来一直坚守在玻璃新材料科研、设计和产业化第一线,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带领团队研发制造出世界领先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国内首片自主研发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国内首支疫苗用中性硼硅玻璃管、世界最高转换效率铜铟镓硒发电玻璃等系列玻璃新材料,引领我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与产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作为中国玻璃行业的领路人,彭寿院士十分注重招才纳士,每年主持召开人才工作会议,谋划人才招引工作,吸引了一大批行业精英向蚌埠院集聚。

  以科研平台集聚人才

  优质良好的科研平台是人才释放才能、大显身手的舞台。蚌埠院建设有国家玻璃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硅基材料安徽省实验室、安徽省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创新平台12个。

  高水平科研平台为人才打造了学术研究、基础研发、应用研究的广阔空间,其中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研究人员1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博士学历的人员超过一半。蚌埠院还在国外建立了专业研究院,全方位集聚国外高端人才,海外创新团队近400人。

  以产业载体吸引人才

  将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成果,是科研人才展示学术成就、实现人才价值的重要途径。作为中央应用研究院,蚌埠院拥有实力雄厚的凯盛集团作为产业支撑,集团旗下有企业近百家,行业领域宽,涉及范围广,遍布海内外,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了肥沃土壤,为技术成果转化成经济价值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载体,从而吸引了大批人才在蚌埠院大展其才、建功立业。

  目前蚌埠院拥有多名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安徽省“特支计划”人才和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以体制机制激励人才

  为更好留住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蚌埠院建立了灵活多样的体制机制。

  蚌埠院创立股权分红激励机制,科研团队以研发成果入股,与公司合资并参与分红,形成了公司+团队的命运共同体,打造了人才“金手铐”。比如,在应用材料科研项目中,项目团队9名核心科研人员(骨干)实现全部持股。

  同时,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坚持市场化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严格执行契约化管理,以契约形式约定任职期限与目标,落实清单化权责,实行以业绩和价值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

  蚌埠院大力推行竞聘上岗,盘活内部人才资源。持续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技能职称评聘,拓宽了市场化用人渠道,盘活了企业内部人才市场,为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提供正向的激励渠道。实行轮岗制度,通过项目之间、地域之间、岗位之间的有序轮换,不仅提升了人员的多岗位适应能力,也拓宽了他们的眼界和层次,促进了人才成长。近三年,先后安排优秀人才“上挂下派”进行锻炼达100多人,提拔干部中70、80后占比80%以上,形成了“60后有舞台,70后有平台,80后有担当,90后能冲锋”的人才队伍格局。(记者 汪乔 实习生 赵孟欣)

编辑: 詹子系
推荐阅读
11293.6亿元!安徽一季度GDP数据公布


发布于2024-04-23 06:44:2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