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湿地护林员李业柄
合肥市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资料照片)通讯员 阮雪枫 摄
“不要带火种到圩里,注意防溺水,不要近距离靠近鸟类,也不要用无人机惊扰鸟类。”3月2日上午,在肥东县十八联圩生态湿地,75岁的护林员李业柄一边给游客发放爱鸟护鸟倡议书,一边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今天天气暖和,大约有100多辆车来湿地。”李业柄忙里偷闲地告诉记者,“从车牌照来看既有安徽游客,也有浙江、江苏等外地游客。”
作为护林员,除了日常的巡护外,李业柄在南淝河大堤上还有一个固定值班卡点,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把好湿地“入口关”,所有外来车辆必须接受他的安全教育后才能驶进湿地。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南濒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是亚洲最大的近自然人工湿地,也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总面积约27.6平方公里。
“以前这里有18个圩田,我们家世代住在七甲圩,靠捕鱼为生。”对李业柄而言,这片湿地不仅是“饭碗”,更是自己的家。
“一发大水就被淹,一到夏天臭得连门窗都不敢开。”以前的生活让李业柄苦不堪言。
“春夏之际,站在南淝河大堤上远看,湿地里芦苇青青,荷花映日;站在十八联圩宽阔的水面上看,波光粼粼,百鸟飞翔。”现在的生活让李业柄成了“土味诗人”。
从“脏乱差”到“美如画”,是什么力量在推动?李业柄讲述了一个故事。
2020年7月,江淮大地遭遇了百年一遇的洪水,为力保安全度汛,十八联圩启动蓄洪。一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八联圩巢湖大堤罗家疃段察看巢湖水势水情,提出了“生态湿地蓄洪区”概念,强调“一定要把巢湖治理好,把生态湿地保护好,让巢湖成为合肥最好的名片”。
三年多来,合肥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要求,肥东县启动十八联圩“退居、退养、退耕还湿”工程。目前,十八联圩正在建设的四期生态湿地蓄洪区工程,已纳入水利部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总投资9.72亿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进(退)洪闸工程、蓄洪保障设施、生态湿地修复等,预计今年5月完成建设。
“去年,一位来自苏州的爱鸟人士在这里住了两个多月,就是为了拍摄鸟,回去后还特意制作一个视频发给我。”李业柄自豪地说,“他当时就站在我这个位置,深吸了一口气,说这里的空气好,是个天然氧吧。”
让李业柄感到欣慰的是,随着巢湖生态环境的改善,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知名度的提升,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长临河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亲们也纷纷回乡创业就业,在家门口吃上了生态旅游饭,再也不用过担惊受怕的“水上漂”生活了。
“柴米油盐酱醋茶,平凡日子度年华,三餐不愁柴和米,早看日出晚观霞……”由渔民变成护林员的李业柄,每天穿行湿地,聆听鸟鸣,惬意的生活让他不禁自编自唱。
现在巢湖水清了,鸟儿高兴了、鱼儿高兴了、人们也高兴了,这才是新时代的“靠水吃水”。“我现在是‘一根甘蔗两头甜’,上班回老家赏湿地风光,下班住新家享品质生活。”李业柄笑着说。
近年来,通过修复保护等一系列举措,合肥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目前,每年入冬都会有大量候鸟落脚此处休憩或越冬,“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国宝”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也纷纷在这里安家。如今,十八联圩生态湿地“洪水之库、巢湖之肾、百鸟之巢”的湿地功能充分显现,可调蓄洪水约1.09亿立方米,年净化南淝河水量约2.1亿立方米。截至2023年12月,已经调查到维管植物种类385种、新增333种,鸟类190种、新增127种,鱼类64种、新增28种,十八联圩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形成了“水下有草、水中有鱼、水上有鸟”的湿地风貌。(记者 许根宏 通讯员 彭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