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淙祥(左)在种植基地查看小麦生长情况。通讯员 徐旭东 摄
年后的一场大雪过后,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加强春季田间管理成为小麦种植的重中之重。
太和县种粮大户徐淙祥抓住当前时机,给小麦喷药除草、追施返青肥。看着眼前的麦苗,徐淙祥喜不自禁:“从小麦长势上看,今年还是一个丰收年。我要把粮食种好了,带动大家端稳咱自己的饭碗,不辜负总书记的深情关怀和殷切期望。”
今年71岁的徐淙祥一生与土地结缘、与粮食为伴,研发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成果100余项,帮助广大农民增产增收,以实际行动践行“要用科技让乡亲们多打粮”的承诺。
2000年以来,徐淙祥种植的1230亩现代农业示范田,小麦、玉米、大豆最高亩产量屡创安徽新高,他被誉为安徽“麦王”“玉米状元”“大豆状元”。为带动更多乡亲增收,2010年,他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帮助2000多户贫困户、上万名农民脱贫致富。
2022年,徐淙祥种植的小麦总产、单产、品质再创新高,他怀着激动的心情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丰收喜讯和十多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2022年6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徐淙祥回信,为他家小麦丰收、儿孙一起干农业感到高兴,希望他带动广大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
徐淙祥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2022年9月,太和县成立种粮大户协会,徐淙祥任协会会长。协会积极开展大户带小户,小田变大田,全粮大托管的服务,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发展会员625名,涉及土地15万亩。依托协会等平台,徐淙祥把一批批农业专家请进农家大院、田间地头,传授种植经验、提供技术服务,更好带动广大小农户科学种粮,一起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徐淙祥每年都会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提交与“三农”问题相关的议案、建议。2020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徐淙祥提交了一件关于加强完善我国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建议。建议中,徐淙祥提出要进一步加大千亩以上有引领示范作用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补充完善各种功能的大型农业机械,实现全程机械化耕作、科技化管理、标准化生产,降低粮食生产成本,提升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显示出一名基层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在今年全国两会前,徐淙祥广泛征求种粮大户和广大村民的意见和想法,结合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出了关于修改完善《农业保险条例》和关于制定农村土地流转法两个议案,以及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关于发展优质专用、绿色专用品牌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等10条建议。
“今年之所以把目光放在建议修改完善《农业保险条例》上,是因为只有《农业保险条例》进一步完善,才能更好地保障粮食优质高产、稳产增收。以前条例规定了保底产不保高产,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根据目前种粮大户的实际情况,高产示范田也需要参加农业保险,只有这样才能解种粮大户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科学种粮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多种粮、种好粮,农业发展才能越来越快。”徐淙祥说。
近年来,阜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的重要回信精神,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整治责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和智慧农业工程为支撑,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成立阜阳市种粮大户协会,努力在多种粮、种好粮各环节上当标兵、走在前。
2023年,该市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达537.2万吨,同比增长0.8%,“百亿江淮粮仓”地位更加稳固。聚焦关键要害,现代农业发展支撑更加有力。新建全国首个小麦抗赤霉病研究院,培育新品种26个,建成区域性小麦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98%。完成14项农机补短板研发任务,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14万亩、占耕地面积86.5%。(记者 安耀武 通讯员 方克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