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4-03-11 06:48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李浩 范孝东 李明杰 方舢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促进年”活动,实施“放心消费行动”,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你买东西有没有遇到什么糟心事?消费维权遇到过哪些困惑,有哪些建议?大家与代表委员一起聊一聊、支支招吧。

  【网民有话说】

  @大疙瘩评论员:现在,网购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虽然近年来电商平台在加大对假冒伪劣商品的打击力度,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法商家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的现象。希望电商平台能够采取更加严格的审核机制和技术手段,确保所有上架商品都真实可靠。

  @行云流水219:以前在一家理发店办了预付卡,结果没多久店家就关闭跑路了,交的钱都打了水漂。希望国家能够对预付卡进行监管,让商家设立一定额度的保证金,把预付款资金存入专门的监管账户,由国家对这笔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让我们能够放心安心消费。

  @猪叁拾:这些年,市场上的预制菜越来越多,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虽然在购买这些预制菜产品时,我会仔细查看配料表,但因为专业能力有限,有时还是感觉不太放心。希望有专业检测机构定期对市场上的预制菜产品进行检测,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参考。

  @芬达LEE:前段时间和朋友去KTV唱歌,带了啤酒和饮料,服务员非要让我们寄存在吧台,说是不能自带酒水,只能喝在KTV超市里买的酒水,闹得很不愉快。我自己买的酒水为什么不能喝?这是典型的霸王条款。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管管这些不合理的行业潜规则。

  【代表委员怎么看】

  培育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全国人大代表韩永生:优化消费环境,应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健康有序市场环境,完善售后服务保障和维权支持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积极推动消费者诉求处理便利化、规范化、智能化,建立健全消费维权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努力提高消费者满意度。要引导企业瞄准更高标准和新型消费需求,优化现有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增加消费品市场多样化有效供给。

  同时,要培育多元化、个性化消费新场景。围绕居民日常消费领域,鼓励地方通过搭建供需对接平台等为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应用场景。选准育好夜间产业,打造一批有特色、有情怀、有流量的新型消费场景,增强顾客消费意愿,提高消费者体验感。

  最后,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自愿、群众参与、社会共治”的原则,由政府牵头创建工作,建立领导协调机制,围绕让老百姓吃得放心、买得放心、用得放心的目标,全力开展放心消费示范单位、街区、行业协会、乡村和县(市、区)创建活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多举措打击假冒伪劣

  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职业打假人”是一种市场监督补充机制,也是一种群众参与机制。假冒伪劣产品就应该受到法律的惩处,不管打假人是消费者还是“职业打假人”,发现、揭露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消费欺诈,就值得鼓励和支持,在打假和造假之间必须选择支持打假。

  面对假冒伪劣产品和消费欺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遏制,形成群众参与打假的社会共治,对造假和欺诈行为构成全面打击和震慑。在立法、司法和执法中支持公民打假是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司法成果的维护。希望有关单位和部门尽快修改相关法律规定,在司法审判和行政执法中统一裁判原则,规范“职业打假人”打假行为,并坚持对假冒伪劣产品严格实行惩罚性赔偿。(记者 李浩 范孝东 李明杰 方舢)

编辑: 叶广冬
推荐阅读
小冷库“链”起大产业


发布于2025-04-22 08:51:31

安徽铁军打响腾格里沙漠阻击战


发布于2025-04-19 05:30:50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