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自从池黄高铁通车,周末随时可以回青阳老家陪爸妈了,就和坐地铁一样。”最近,在黄山从事文旅工作的张浩欢欣不已。
在黄山工作4个年头了,因交通不便,过去他很少在周末回家,如今,他周五下班后就可以搭乘高铁回老家,仅需半小时。
涵盖青阳在内的黄山、池州、宣城、安庆4市28 个县(市、区),正是安徽全新打造的世界级文旅IP——“大黄山”。
“大黄山”打的是整体牌,是一个区域概念,支撑区域一体化发展,离不开衔接一体高效的现代轨道交通系统。
不难看到,高铁正深深改变着这一区域:
2015年6月,合福高铁开通运营,黄山北站启用,黄山结束不通高铁的历史;
2018年12月,杭黄高铁开通运营,杭州黄山两座闻名遐迩的旅游城市连在了一起;
2023年底,昌景黄高铁开通运营,标志着杭昌高铁全线贯通;
不足十年间,黄山已从只办理普速旅客乘降业务的旅游城市,一跃成为皖东南高铁枢纽。4月26日,随着池黄高铁开通,黄山全域进入高铁时代,与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联系更加紧密。
长三角铁路网尤其是高铁网,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
“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
发达的交通给“长三角人”的生活带来了显著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双城生活”。
从黄山到青阳,高铁只需半个小时,对张浩来说,就像坐地铁一样。当坐高铁变得和坐地铁一样方便、快捷,他们也成为加速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纽带。
今年,围绕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聚焦“高质量”“一体化”,长三角铁路部门持续加强与一市三省统筹协调,共同推进铁路新线新站项目规划建设。
再过几个月,宣绩高铁将建成通车,为“大黄山”地区再添一条高铁大动脉。
作为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中的骨干线路,宣绩高铁项目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境内,线路起自宣城站,途经宁国,终至绩溪北站。
宣绩高铁是途经宁国市的第一条高铁,并在宁国设宁国南站,宣绩高铁建成后,宣城市所有的县市区“县县通高铁”。
目前,安徽省在建合宁、合武、合新、宣绩高铁,淮宿蚌、阜淮、巢马城际,新合肥西站等18个重点铁路项目,新线里程1379公里,其中高铁和城际铁路1170公里,总投资2074亿元。
扬马、宁宣、合池等铁路前期工作也在加快推进。预计到2025年,安徽全省铁路总里程达到6000公里左右,其中高铁3000公里左右。
如果要选出今年长三角地区关注度最高的铁路,沪苏湖铁路一定在前列。
作为一条连接上海、江苏和浙江的铁路,沪苏湖虽然全长只有163.8公里,但其中52.2公里江苏段,全在苏州吴江境内。这也意味着,吴江将告别没有高铁的历史。
上世纪30、40年代,吴江曾有过一条“苏嘉铁路”,但毁于战火后,铁路便空白了70多年。
年底,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沪苏湖高铁,会正式具备通车条件,产业发达的苏州南部片区将借势进一步提升发展活力,加快融入长三角。
与此同时,全国首座“六边形”立体交通枢纽综合体也将在吴江亮相。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苏州吴江区的苏州南站建设现场,打卡了这一“六边形战士”。
苏州南站是沪苏湖和通苏嘉甬两条高铁“十”字交会枢纽,也是水乡旅游线和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并行45度斜穿的“十”字交会点,枢纽综合体与国铁多处交融。该站设计成六边形的建筑,更大程度利用内部空间。
未来,从这里最快20分钟即可抵达到上海虹桥站,几乎实现“同城”。
这对于在上海工作的苏州吴江人来说,坐高铁就和地铁通勤一样,家成为一个随时能回的地方。
根据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近1.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公里,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段全部贯通,支线网络微循环更加畅通。
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宁波、温州、徐州、黄山等城市为节点,以城际铁路为通道的“多三角、放射状”城际铁路网,为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
(记者 史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