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等重点改革举措,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
安徽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改革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改革的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有力推进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经营体系等改革,努力打造农村改革的“安徽样板”。
安徽省农业农村系统将如何围绕全会部署要求,推动三中全会精神落地见效?近日,中安在线记者对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汪学军进行了专访。
中安在线记者:请谈谈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心得和体会。
汪学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里程碑意义。全会对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明确了农村改革的重点任务,为我省推动农业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和依据。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做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聚焦农业强省建设,重点在“五千一万”上发力,即加快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巩固拓展“千村万户”脱贫成果、大力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扎实做好“千万农户”二轮土地延包、加快培育“千亿级”肉牛产业、发展壮大“万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为乡村全面振兴增动力、添活力,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
中安在线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安徽作为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整省试点中的省份之一,将如何稳步开展试点工作?此外,全会还从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作出安排,安徽有何计划?
汪学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有三个支柱性的政策,包括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以及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今明两年,安徽绝大多数地方二轮承包即将到期。安徽作为三个整省试点之一,省委省政府对延包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作为当前农村改革的“一号任务”高位推进,让广大农民吃上“定心丸”。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为基础,以承包合同到期为起点再延长承包期30年,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地继续保持稳定,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益。2020年以来,我省探索提炼出延包“八步工作法”,解决农民关注的6方面共性问题,探索出了有效解决路径和办法,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支持和欢迎。
我们将按照三中全会关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部署要求,继续弘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小岗精神,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完善承包地经营权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发展,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加快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服务主体规范化建设试点;全面实施百村引领、千村示范、万村提升“百千万”工程提升行动,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构建产权明晰、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为巩固完善农村基本制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制度保障。
中安在线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安徽如何贯彻落实,让农民在改革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汪学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提高精准性、有效性,确保物力配置、财力保障等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高质高效的农业强省注入强劲动力。在产业发展上,通过打造千亿斤江淮粮仓,推进“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持续抓好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集群建设,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进一步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在种粮补贴上,按要求落实好中央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以及省级资金对符合条件的种粮大户带动小农户多种粮、种好粮予以奖补的政策,特别是要落实好国家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统筹做好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购,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保护好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在健全帮扶机制上,健全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的帮扶机制,完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帮尽帮,稳定消除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总之,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要求,进一步提升农村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继续挖掘提炼一批“三农”改革亮点,持续擦亮安徽农村改革的“名片”,勇当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的排头兵!(记者:彭旖旎 段玉 海报设计:罗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