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4-11-27 01:03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1月26日下午,安徽省政协召开“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月度专题协商会。会议围绕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推动我省乡村全面振兴协商建言,为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尽管乡村旅游点数量众多,但农文旅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省政协委员黄保锁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以民宿为例,全省民宿数量虽已超6000余家,但多数仍停留在简单的住宿服务,缺乏产业深度融合。

  他建议借鉴国内国际小镇、整村运营的成功经验,通过村民参与、特色挖掘、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策略,由运营公司进行整村规划、产品设计、营销宣传,建立“运营公司+村投+村民”的一体化运营机制,促进乡村经济的多元化与高端化转型。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如黄山与阿尔卑斯山、新安江与塞纳河、宏村镇与达沃斯小镇的类比,让产品有竞争力、产业有融合力、项目有带动力、服务有支持力、品牌有传播力。”黄保锁说。

  省政协委员张孝成在调研中发现,在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推动“千万工程”的进程中,还面临着规划引导前置性不够、建设资金缺口较大但投入动力不足、项目谋划不精准、模式路径不清晰、配套政策措施尚待优化完善等突出问题。

  他建议,推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转变角色,按照市场化、法制化的原则,明晰业务模式、分类整合重组,通过注入经营性优质资产、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促进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提升经营盈利实力和适应市场能力。

  组建“千万(工程)基金”,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省级统筹、市县联动”的原则,统筹各类各级财政涉农资金和社会资本,专门用于支持“千万工程”建设,首期组建基金池额度争取达到20亿元,以此为杠杆,撬动、引导社会资金、政策性及商业信贷资金加大对全省“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的投入。

  黟县灵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高质高效推动“千万工程”建设。目前已经成功申报创建8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累计完成投资9.2亿元,建成潭口旅游综合服务中心、乡村会客厅、丰梧村乡村记忆博物馆、塔川红叶博物馆等20余个项目。但在精品示范村创建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经营主体规模实力较弱,联农带农范围还有局限性,大部分闲置资产还在“沉睡”中。

  黟县政协主席杨晓东在代表黟县政协的发言中建议,综合考虑各村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市场需求、生态环境等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潭口村自在谷以“基金+基地+产业”模式打造“基金丛林”,村集体每年收益10万元,新增本地就业岗位100多个,人均年增收10000余元;桃源村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在一个常住人口仅有2户7人的空心村,引入未晞园高端生态度假项目,让沉睡资源重焕生机,赋予古村新的生命力。

  秉承“微改造、精提升”建设理念,根据村庄风貌、乡村道路、河沟塘渠、污水治理、田园风光、公共空间等作出具体规范要求和案例参考。突出乡村特色,花小钱、办大事,不搞贪大求洋、大拆大建,着力保护乡村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存乡土韵味,打造独特IP。如,丰梧村依托田园风光和传统村落,引进无名初酒店、朴蔓农场等项目,通过植入新型业态,打造创意乡村,以文旅为抓手,促进乡村旅游与山区经济同频共振,走出一条乡村振兴特色之路,实现了从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的嬗变。(记者:彭旖旎 杨雪)

编辑: 刘贤辉
推荐阅读
2025年安徽科技工作如何发力?


发布于2025-01-17 23:11:01

文旅融合 绘就徽风皖韵新画卷


发布于2025-01-17 06:48:4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