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发表重要讲话。出席全国两会的安徽代表委员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安徽贡献。
“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全国人大代表、安庆师范大学校长彭凤莲长期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在工作当中也深刻体会到教育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她告诉记者,目前国家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高校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场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安庆师范大学一直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教育应发挥先导性基础性的支撑作用,以教育强带动科技强、人才强,推动祖国强。”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金葆康表示,对高等教育而言,应以国家战略新质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完善学科调整机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技术技能型大学各司其职,又相互联动,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提供全方位人才支撑。
“总书记的讲话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它既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契合时代的需要,也回应了基层民生。”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泗县三中副校长惠凤莲表示,特别是总书记提出的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我觉得它是五育并举落实的重要保障,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人民教育的大先生。”
“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倍感鼓舞,令人振奋。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好、传达好、落实好,全身心地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大学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钱家盛指出,当前高等教育的关键任务仍然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尤其是如何培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创新型、拔尖型人才。他建议,加大师资力量投入,优化教学资源配置,逐步扩大小班教学规模,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环境。
“我们既是人民教师,又是医疗工作者,也是科技工作者,肩负着多重责任与使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连新表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大学附属医院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自己在履职过程中,与医生、患者、社区工作者以及科研同行进行广泛交流,见证了国家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同时也倾听了人民群众对医疗人才、教育、科技等领域的需求和期望。“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面向’,为推动国家科技、医疗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国家一直在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但目前的教育往往还是按照单一学科来培养人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建议,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应该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培养,基础研究人员不仅需要精通自己的专业领域,如物理、化学等,还应该具备一定的AI知识和人文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实现不同领域人才的有效合作,共同推动科技进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培养出更多具备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记者 彭旖旎 张毅璞 史睿雯 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