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
连日来,安徽代表委员围绕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建言献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内卷”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寿认为要合理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在这个过程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至关重要。
“比如说以旧换新、以小变大、以大变小、绿色低碳化生产,都可以成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关键点。”彭寿表示,用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就可以实现产业创新。他举例,很多人认为平板玻璃是过剩产能,但是它可以演变成电子信息显示玻璃。“比如我国的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为显示行业、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都作出很大的贡献,而这些产业都是战略性产业。”
“我们不能靠简单的降价,大规模的建设来发展产业,我们应该用科技创新的力量来发展它,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打造品牌,这样才能让世界对中国的产品更加认可。”彭寿说。
“DeepSeek好像是天上飞来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为我们传统产业打开了新的发展通道。”全国人大代表、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丁士启认为,AI技术可以有效赋能铜行业绿色发展。利用AI分析地质数据,提高矿藏定位精度,减少无效开采;利用AI实时监控设备状态,预测故障并提前维护,降低设备停机时间,减少维护成本;利用AI适时分析压力等参数动态调整生产流程,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AI结合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废气、废水等污染物排放,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环保合规。此外,AI技术在再生铜资源循环利用、铜市场状况监测等方面亦可推动公司进一步发展。
新科技催动产业创新,他表示,未来,公司将结合自身需求,优先布局智能生产、环保管理和资源循环利用等核心领域,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工具的更多场景应用,赋能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特别是我们安徽省进一步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要。”全国人大代表、合肥荣事达电子电器集团董事长潘保春表示,科技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越发凸显,特别是近期涌现出来的很多成功企业,无一不是靠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首要动能。
他表示,荣事达是一个从传统家电制造企业转型升级到智能家居领域的科技创新生动案例。“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更多企业进行科研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产品创新,通过产业创新,助力安徽经济更高质量发展。”
装备制造业是工业的核心部分,进口替代可以说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的必由之路。“我国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在部分领域已取得重大成效。但核心技术欠缺还比较严重,必然受制于人。”全国政协委员,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指出,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尽管我国已取得一定突破,但部分关键零部件和原材料仍依赖进口,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
严建文建议,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形成以国产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国家基金会,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前瞻性研究。出台更多操作性强的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引导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在制造业领域,数字化转型意义重大。“近年来,国家从中央到地方都是高度重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也出台了相关的行动方案、实施指南,应该说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调研中,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安徽省委主委李霞发现,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三个方面局限。
在技术层面,关键核心技术仍有瓶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还不够成熟,数字化标准尚未统一;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受制于人才、资金、路径等多方面的制约;服务层面,服务体系有待完善,数据共享水平不高,数据安全也仍然存在隐患。
“要攻克技术瓶颈,加大一些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方面的力度。比如,加快核心器件、智能硬件、工业软件、工业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研发,扩大工业感知网络覆盖,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云边端协调的算力体系。”在国家层面,李霞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帮助企业培育转型的能力,包括人才支撑、资金扶持,尤其是路径指导,需要分行业指导中小企业明确数字化转型的一些路径方法和关键要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金龙关注到国家重大科研设施的共享问题。他指出,目前许多大型实验装置的使用效率和开放程度有待提升。他建议通过建立云平台和网络,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流动,充分发挥AI时代数据的价值。
“现在国家投入了很多资源,在国内不少地方,建了不少实验装置。比如,我们安徽合肥,就是全国大实验装置的集聚区,这些大的装置都是国字号的,但使用效率还有待提升。”杨金龙指出,目前这些设施的使用共享较差,在开放程度上,没有做到按需开放,还有一些条条框框,这就导致整体使用效率不高。“希望在这些重大设施之间建立一些云平台和网络,把很多的资源,包括它产生的大量数据共享起来。”杨金龙表示,在AI时代,数据是很重要的资源,要让这些数据流动起来、共享起来。
(记者 张毅璞 彭旖旎 史睿雯 朱晓桐 刘炜鑫 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