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资料库

安徽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材料

——韩冰委员的发言

  • 2021-01-29 10:24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韩冰.jpg

韩冰委员发言

  一段时期以来,受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等因素影响,市县政协在自我定位、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效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制度优势体现不充分、作用发挥有限。新时代,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凝聚共识的新职能,“四个一线”的新任务,“民主协商”的新重点,对市县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全省政协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基层积极搭建听民声、凝民心、聚民意的协商平台,涌现了一批基层协商典型,推动了委员为发展服务、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激发了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改革创新的精神、干事创业的劲头。

  但是,在协商平台建设的“热潮”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基层协商平台建设缺乏系统规划,规范化、常态化运行的水平和质量不高,各类基层协商平台的形式大同小异,内涵把握不深不透;二是协商机制科学化、标准化不够。比如,在协商主体选择、协商事项确定、协商流程设计、协商成果运用等方面缺乏科学的运行机制,导致协商质量难以保证;三是基层协商组织力量比较薄弱,特别是基层工作者的民主协商理念、知识、经验和能力不足,与新时代基层协商形势和任务相比还有差距。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在协商平台搭建上,把握“三个要求”

  一是把握“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定位,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政协工作必须和国家治理层级相适应,并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建议聚焦“开门开放、提质增效”两大目标,研究制定规范基层协商平台、助力社会治理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统筹规划和推进落实。

  二是把握“四个一线”的新内涵,厘清协商边界点。市县政协不是直接处理社会治理工作中个案事件的主体和角色,而是处在凝心聚力第一线、决策咨询第一线、协商民主第一线、国家治理第一线。建议充分发挥市县政协作用,进一步把握着力点,加快构建新型基层治理体系。

  三是把握“凝聚共识”的新职能,创新协商载体。总结推广更多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打造特色鲜明、规范高效、群众满意的协商平台,推动市县政协工作重心下移、委员力量下沉、协商触角下延。建议按照党委领导、政府支持、政协搭台、多元协同、群众参与的原则,广泛创建社区协商议事厅、线上协商议事厅、政协委员工作室等经常性、群众性基层协商平台,进一步整合、优化、提升基层协商平台。

  二、在协商平台运行中,突出“三个重点”

  一是改方式,突出“开放”。从“闭门协商”转变为“开门协商”,“请进来”转变为“沉下去”,“文对文”转变为“面对面”。建议采取固定+移动、集中+分散、线下+线上等多种方式,深入基层社区和工作一线,哪里有利于问题解决,就选择在哪里协商。

  二是转重心,突出“基层”。市县政协的重点协商要在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大事、要事、紧事的同时,聚焦社区和群众身边的小事、难事、实事。建议结合各市县实际工作,在基层搭建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基层协商议事中心。

  三是抓定位,突出“嵌入”。政协参与基层协商关键在于厘清功能定位。建议在层级定位上,把协商议事平台搭建在社区(小区)、一线基层单位;在内容定位上,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在角色定位上,参加基层协商,是嵌入而非主导,是引导而非领导。

  三、在协商平台质量上,注重“三个环节”

  一是强化协商理念,营造良好协商氛围。建议在开展基层协商中做到民主议事、公开议事、平等议事、规范议事、理性议事,广泛凝聚共识,推动决策实施。

  二是完善协商规则,确保基层协商质量。建议组织编写基层协商操作手册,为基层协商组织者、参与者提供指导,提高基层协商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

  三是落实协商成效,加强协商成果转化。建议构建权责清晰、关系顺畅、运行高效的协商成果应用和情况反馈机制,维护和谐稳定、助力社会治理。

  (发言人工作单位和主要职务:合肥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   界别:中共)

编辑: 付刚
推荐阅读
茶产业托起大别山区乡村振兴梦


发布于2024-05-03 06:42:27

假期我在岗:用奋斗诠释劳动之美


发布于2024-05-03 06:38:57

筑牢防火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发布于2024-05-03 06:35:06

张晨:用音乐追光的“萤火虫”


发布于2024-05-03 06:31:17

咬定目标不放松 协力再创新佳绩


发布于2024-05-01 05:40:4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