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资料库

  • 2021-06-22 10:16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省政协副主席孙丽芳】

  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成功获批建设,是安徽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平台,是全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三地一区”的重大机遇。省委、省政府和省政协高度重视,将“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列入今年政协民主协商计划,由章曦副省长和我牵头负责。我们按照筹备工作方案,会同省商务厅、致公党安徽省委等承办部门开展线上线下协作联动调研,赴上海学习考察。我们坚持把双向发力贯穿于筹备工作全过程,协助党委政府积极宣传政策、推动决策落实,广泛征求意见、凝聚各界共识。

IMG_8528_副本.jpg

  安徽自贸试验区自挂牌以来,以开局就发力,起步就冲刺的劲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特别是在重大改革试点、重大项目推进和重大政策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同时也看到,作为最新一批设立的自贸试验区,我省尚有亟待解决的难题和需要加大推进的工作。主要有:一是思想观念有待转变。有些部门还存在用传统开发园区的理念思路来谋划推进,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意识有待增强。二是系统改革纵深不够。“碎片化”和“同质化”改革多,系统性和首创性改革少,在制度性改革、系统性集成和风险压力测试等关键任务上创新难度加大。三是营商环境仍需优化。我省“放管服”改革力度、打造“四最”营商环境与市场主体期望仍有差距。四是专项支撑还需加强。各片区功能定位、现实基础和面临难题不尽相同,需要强化专项研究、实施分类指导、解决个性问题。五是推进体系尚待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落实仍需加力,工作队伍和人才总量、结构不尽合理,部门间合力尚未完全形成。

  综合调研情况和各方意见,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主动引领试闯改

  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对我省来说是全新课题,必须牢牢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指示要求,彻底解放思想,树立片区“有形”、思想“无界”的理念,后发先行、勇闯新路。要摒弃传统园区发展路径思维,强化经济全球化视野下开放发展意识,在深度服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开展探索试验,认真研究其他自贸试验区特别是沪苏浙最新实践案例,精耕细育具有比较优势、扬皖所长、为皖所用的创新成果。要增强政府有形之手的担当,引导各级各部门加快凝聚协同推进的共识和合力,释放市场无形之手的力量,尊重市场法则、激发主体活力,共同营造开放型、国际化经济环境。

  二、进一步深化推进制度创新

  要充分释放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加速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区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网络。要汇聚片区、职能部门、研究机构“三位一体”创新力量,探索成立“安徽自贸试验区研究院”,在重点和特色领域开展制度创新试验。拓展提升安徽创新馆及科技大市场功能,保持“科交会”时刻在线。要注重系统集成,从省级层面牵头,设计综合配套的模块化改革方案,突破部门改革条块分割,及时将互相关联、互补互促的创新举措整合归类。要更大力度指导支持合肥片区在“芯屏汽合”“集终生智”等新兴产业布局,芜湖片区在加快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建设,蚌埠片区在深耕双基新材料产业中加大制度创新,尽快形成引领地方、示范全省的效应。

  三、进一步积极创优营商环境

  要创优海关管服体系,推进自贸试验区与进出境口岸以及海关特殊监管区货物流转监管制度创新。与沪苏浙实施“联动接卸”海关监管模式,实现长三角自贸试验区港口一体化监管。建设跨境电商“单一窗口”平台,积极申请B2B监管试点城市。统筹全省中欧班列业务,落实合肥周边城市转关补贴并纳入中欧班列运行路线,加密开行趟次。要创优人才服务体系,探索设立“人才特区”,充分给予片区人才管理权限,在人才评定、职称激励、薪酬分配、住房保障、就学就医等大胆突破。借势长三角人才高地,探索实施项目合作、科技咨询、短期聘用等柔性方式,延揽人才入皖,尽快形成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的创新高地和宜居福地。要创优金融服务体系,实施专项“招行引资”计划,支持境内外金融机构在片区设立分支机构。大力引进金融科技公司,加快建设“智慧金融”,提高片区企业、金融机构和业态风险防控国际化水平。要创优法律服务体系,加快推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立法并配套形成容错纠错机制,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新25条。要创优商事仲裁体系,对接国贸规则,探索建立“安徽国际仲裁中心”,逐步建立以仲裁和调解为主的事中事后商事纠纷解决机制。

  四、进一步有效拓展联动发展

  要分批次启动联动创新区建设,引导联动创新区开展机制、产业、项目、人才、资本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促进产业优势互补和错位发展。推动联动创新区内各类经济功能区发挥政策叠加优势,促进各类开放平台整合提升。要以自贸试验区赋能产业发展为主轴,借鉴上海“小而美”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经验,在自贸试验区内构建以高端制造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布局的特色产业园区,激发自贸试验区产业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同频共振”。要积极参与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深化联盟成员间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合作,优化区域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制度环境,加强制度创新理论研究交流,形成优势互补、梯度有序的一体化联动发展格局。

  五、进一步健全工作推进机制

  要充分发挥省领导小组和省自贸办的统筹协调作用,理顺片区、所在市、开发园区及职能机构之间的事权关系,各责任主体要树牢“一盘棋”思想,积极主动衔接配合,减少“内卷”、提高效率。要统筹梳理中央及我省自贸试验区政策、部门实施细则和片区支持政策等,集成并完善形成政策“红包”,主动上门“派送”给区内新增及已落户企业,加大宣传推介,组织学习培训。要及时总结推广片区成熟经验,向全省其他13个地市复制推广,扩大辐射溢出效应。要科学扎实开展区内数据统计分析,做好数据研究和趋势研判并及时提供决策依据。要将片区建设情况列入省委省政府专项督导计划和综合考核,定期组织以协调解决矛盾、困难为重点的帮办式督导。


  【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安徽省委副主委,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

  我发言的题目是《加快做好我省自贸试验区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IMG_8591_副本.jpg

  随着安徽自贸试验区设立,与之相关的专业人才缺口较为明显。其中,在外企或有海外工作、留学经历的外贸营销类人才,电子商务、航运金融、新兴产业等交叉的专业复合类人才,具有专业物流技能、较强实践能力以及良好英语水平和信息化能力的保税物流人才、电子商务类人才需求缺口尤为突出,亟需政策支持:

  一是人才政策落实效果需要改善。人才引进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制度、轻落实现象,部分人才政策措施灵活性不强,覆盖面偏窄,实惠不多,相比其他省市优势不明显。以跨境电商人才为例,由于政策配套不足,导致相关人才未纳入地方人才建设奖补范畴,不能及时享受人才优惠政策。

  二是高端人才引入难、用工贵。高端人才是稀缺资源,需在全国甚至全球配置。相比先发地区,我省高端人才引进综合条件不占优势,企业往往要以高薪、高福利溢价笼络和吸引高端人才。从企业反映情况看,综合招聘成本、人员薪资、住房安置、社保缴费基数等因素,部分企业高端人才用工成本相比沿海地区不降反升,削弱企业竞争优势。

  三是重引进、轻培养等现象普遍存在。各片区缺少结合地方产业需求、资源优势的人才培养规划和留用机制,人才本土化水平偏低。部分片区人才政策偏向于外部引进,本地人才与引进人才薪资待遇差距较大,“娶了媳妇,气跑闺女”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建议:

  一、完善自贸试验区人才工作支持政策。一是发挥地方政府对自贸试验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的帮扶功能,将自贸试验区人才培养吸引工作纳入到党委政府的人才工作总体布局中,加强自贸试验区人才资源的政策研究和顶层规划;二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支持政策,在自贸试验区人才户籍、住房补助、社会保险、医疗保障、子女就学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对自贸试验区创新创业人才给予重点扶持。

  二、打造自贸试验区人才引进“绿色通道”。一是改善自贸试验区企业人才培养引进机制,开辟和拓展自贸试验区企业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帮助企业引进紧缺人才。二是从自贸试验区发展全局出发,提供全方位的人事政策咨询、人才超市、市场招聘,以及人才引进、培养、派遣、测评等服务。三是整合人才服务信息资源,健全人才资源宏观调控体系,统筹自贸试验区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

  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支持自贸试验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设立创新型企业人才培育扶持专项资金,引导区内企业加快对各类急需人才的引进。二是创新对区内企业的财政投入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自贸试验区人才工作相关配套基础建设,提高人才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三是优化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政策环境,落实区内企业减免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转型等政策,降低企业用人成本。

  四、发挥地方院校在自贸试验区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一是引导各院校特别是职业技术院校结合我省自贸试验区发展需要,与时俱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加快弄清自贸试验区人才需求结构,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人才需求的高度契合。三是推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相互转换,增强毕业生的实践技能,为自贸试验区发展提供符合岗位要求的实践人才。四是支持高校与自贸试验区企业开展双向合作,鼓励建立定向、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机制,支持高校毕业生到自贸试验区就业。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合肥市委主委何庆瑞

  我发言的题目是《抓好“双招双引”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

IMG_8599_副本.jpg

  “双招双引”是做好经济工作的主链条,在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必须把“双招双引”作为首位工程和长远之策。

  一、抓好自贸试验区产业招引

  围绕安徽自贸试验区总体发展定位,率先在合肥、芜湖、蚌埠三地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找准定位,错位发展。

  一是围绕新兴产业,打造创新型园区。围绕我省十大新兴产业链,全面升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培育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各片区可结合自身区域特点,谋划中澳、中加、中德、中韩等产业合作平台,建设特色创新型园区,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园区品牌。

  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加强城市联动。积极对标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自贸试验区建设,主动开展政策、产业、项目对接,加强数字经济、跨境电商、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合作。积极探索建立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机制,发挥好要素、空间、产业互补优势,开展科技协同创新、推进产业合作发展、促进片区互联互通,共同打造对外开放平台。探索长三角城市之间海关联合模式,推出长三角通关一体化“联动接卸”监管模式,减少清关环节,实现港口之间一体化监管。

  三是围绕产业基础,挖掘现有资源。围绕区内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深挖上下游产业链,吸引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积极拓展现有企业资源,推动与地方延展合作,充分实现以商招商。同时,充分挖掘有效关联信息,推动优质项目落地,如大众安徽与合肥学院合作探索双元制高等教育改革等事项。

  四是创新招商模式,构建产业生态圈。设立自贸试验区招商基金,开展基金招商,加强对区内优质高成长性企业的融资。加强片区与海关合作,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构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生态圈。

  二、抓好自贸试验区人才招引

  结合三个片区特点,持续优化完善片区营商环境,打造服务体系全面、辐射功能突出的自贸试验区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一是创新政务网络,强化人才服务。在自贸试验区内,实现“人才政策一网通查、人才项目一网通报、人才需求一网匹配、人才服务一网通办、配套服务一网集成”功能,从多个渠道整合区域各类人才信息资源,实现数据共享,为区域内各类人才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二是依托大院大所,实现人才汇聚。充分发挥省内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招才引智作用,开展名校引才计划,加快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实施领航企业家培育计划,通过产业链招才、智库平台招才、圈层招才等方式,实现人才汇聚。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做好人才保障。研究制定自贸试验区专项人才政策,聚焦高层次、高学历、高技能“三高”人才、国际化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建设世界一流自贸试验区人才政策体系。创新搭建金融超市平台、自贸试验区信用贷等方式,为入区人才和项目提供青创基金、并购等多维科技金融服务,不断提高区域人才吸引力。

  四是着力做好配套,优化人才环境。加快提升片区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服务配套能力,建设人才公寓等配套用房,为高端人才生活创业提供一流环境。如可在自贸试验区建设高档国际人才广场、欧美中心等,建立海外人才项目孵化机制,区域内定期举办海外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重点吸引一批海外人才及项目落户。


  【省政协委员,民革蚌埠市委副主委,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杨莲娜】

  我发言的题目是《突出“五个联动”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发展》。

IMG_8609_副本.jpg

  自安徽自贸试验区揭牌运营以来,我省主动深入与其他省市自贸试验区、开发区等联动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联动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是自贸试验区的溢出辐射效应还不够,区内制度创新成果在区外推广及复制方面还远远不够,尤其以投资、服务、贸易为主的改革举措还没有向外延伸。二是三个片区之间的联动还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片区间的产业协同没有形成有效的系统性规划设计。三是与沪苏浙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不够深入,尽管已经成立了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但区域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的一体化发展仍不完善。

  为此,建议:

  一、突出政策联动,推动协同创新。积极探索新的更高层级的协作机制,强化片区间政策互补。探索在一些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等设立联动创新区与同步试验区,与自贸试验区的核心区建立联动合作机制,不仅可为核心区提供空间支撑,还可作为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自主创新拓展区、产业功能提升的承载区,形成“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协同创新格局。推动与沪苏浙自贸办签订合作协议,在协同创新、产业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明确合作重点,推动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范围内资金、技术、人才、成果等要素自由流动。

  二、突出产业联动,建设共享平台。强化片区间功能互补,形成产业链、供应链联动。特别要强化跨区域产业联动平台和生产性服务业共享平台建设。可以合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型显示、量子信息等为依托,打造跨区域国际化产业联动平台,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引领区。充分整合芜湖片区的江海联运物流服务与蚌埠片区的硅基、生物基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发展,以自贸试验区作为价值链的中心,完善重点产业链调度机制,构建更加开放、更有深度的国内区域价值链。围绕保税加工、保税维修、现代物流等功能,实现自贸试验区与区外产业园的上下游合作,保税与非保税产业深度融合。

  三、突出贸易联动,深化大通关建设。在运输、通关、检验、监管等方面加强长三角区域合作,在不同关区之间实现跨关区监管系统对接、卡口信息互换、运抵监管互认、配载数据共享。如可以充分发挥芜湖港联通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实现沪皖港口一体化监管。依托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推动“单一窗口”和“一网通办”深度融合。

  四、突出资本联动,加快金融创新。允许商业银行、科技融资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区内提供创业扶持、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服务;继续深化与上交所的合作,利用上交所资本市场服务安徽基地,积极主动作为,争取更多优质科创企业登陆上交所;加强对重大风险的识别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健全自贸试验区金融风险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金融对外开放,吸引外资金融机构落户,逐步引入自由贸易账户,加快人民币离岸业务发展,实现“增量”外汇的自由流动。

  五、突出人才联动,汇聚高端人才。进一步加快“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人才配套服务,引进高端人才。加大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行业海内外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区内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国际人才提供永久居留、工作许可、出入境等方面的便利。完善高端人才服务政策,建设高端人才服务绿色通道,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人才服务生态体系。


  【省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原巡视员陶诚】

  我发言是题目是《金融赋能 大力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

IMG_8613_副本.jpg

  自贸试验区建设离不开金融赋能。目前金融在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已发挥积极作用,但还存在一些因素制约了金融的支持效能,需要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信息交流互动平台建设有待加强。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尚未建立全面统一的政策发布平台,企业对有关政策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哪些变化并不了解,缺乏掌握和运用政策的便捷途径。

  二是金融服务配套机制有待完善。银行在加大为区内市场主体服务力度的同时,要防范相关风险,迫切需要地方政府建立完善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并提供大数据支撑等。

  三是政策创新有待进一步推进。与沪苏浙相比,我省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仍存在一定落差,如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资本项目收入支付真实性审核场景应用、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等有待大力推进或积极争取。

  为更好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建议各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创新,主动服务。

  一、进一步强化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金融机构应积极对接区内市场主体,主动精准传导自贸试验区金融政策;针对不同类型和规模企业,提供综合性、个性化融资方案,积极满足区内企业融资需求;进一步落实外汇管理改革试点政策,促进涉外企业跨境投融资便利化,帮助涉外企业有效管理汇率风险。同时,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及时向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反馈区内市场主体的金融诉求。

  二、进一步强化金融管理效能。金融管理部门应通过专题辅导、银企培训、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加强自贸试验区政策宣导,增强政策直达性;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创新适合区内企业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增加特色供给来刺激需求提升;建立跟踪问效机制,加强考核评估,定期调查掌握金融机构落实政策情况,及时纠偏纠错;根据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定期梳理和等高对标沪苏浙自贸试验区政策,持续推进金融政策创新,争取更多政策在我省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吸引更多金融资源要素流入我省。

  三、进一步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相关部门应秉持全力服务好区内市场主体的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在政策设计上更加开放、在支持举措上更加有力,同时加强部门间协同,更好地为区内企业和银行机构解决后顾之忧。坚持跨前一步服务,通过搭建区内政策信息平台、金融云服务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政银企对接平台等措施,让市场主体用好用足政策,获得更多金融服务便利。加强金融服务配套机制建设,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完善金融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推动片区政府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入自贸试验区建设。同时通过推进大数据系统建设与共享、建立健全自贸试验区人才引进机制、加大考核激励力度等措施,激发区内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


  【省政协委员,安徽安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储洁印】

  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推进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建设的建议》。

IMG_8627_副本.jpg

  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建设是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我省国际物流运输行业发展动力不足,运输方式单一,主要依赖公路、铁路运输,水运航线少、耗时长,在基础设施、集疏运能力、综合运营、“互联网+”能力等方面均存在痛点,口岸岸线未能有效开发,港航装备质量不高,综合性码头、专业性码头相对匮乏。

  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建设,建议如下:

  一、筑巢引凤,加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是对标国际一流港口,加快形成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总体规划。结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内河发展航运纲要和“十四五”交通规划,以系统思维合理布局建设港口、码头、仓储等基础及配套设施,形成集聚效应。二是利用枢纽现有存量资源,完善港口集装箱作业区功能设施。整合现有设施,更换新型设备,加强港口5G通信技术、电子化应用和建设。三是加快推进合裕线、芜申线等航道整治改造,加快贯通断头航道。推进部分重点港区进港铁路规划和建设,充分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四是加强增量项目建设,做好重点项目建设,如芜湖港朱家桥外贸综合物流园区码头工程、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项目等。

  二、完善配套,促进集散疏运能力提升。一是谋划建设枢纽区疏港道路,提升港区铁路专用线运能,实施港口至机场铁路专用线改造,完善路网配套,形成水、公、空、铁多式联运大交通格局。二是充分发挥省内优越的水路运输条件,开发建设长江沿线基础口岸,提升江海联运中转、集散疏运功能。三是紧抓引江济淮工程契机,实现我省西北部货物直接通江达海,降低物流时间。如古井酒厂进口高粱,原从南通清关,通过水路运输,正常时间40天左右,最长60天,实现江海联运后只要15天。

  三、广泛借力,推动综合运营能力提升。一是确立枢纽核心管理运营主体。牵头建立物流企业联盟,培育和壮大本地龙头企业,推动平台对接、资源共享、功能融合。二是积极参与国家物流枢纽联盟建设,加强与南京、武汉等重点城市干线运输业务合作,有效对接长三角、“一带一路”沿线、陆海新通道等,积极融入国内外物流服务体系。三是加强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港口联动协作,提升枢纽投资建设和开发运营。比如与上海洋山港合作,推动芜湖港集装箱业务进一步走深走实;与浙江海港合作,引入更多要素,做大大宗散货业务。利用芜湖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建设,积极联系宁波舟山港,发展江海联运物流体系。四是引进国内外知名航企进驻,借力优化港口运力结构,实现我省企业“买全球、卖全球”。五是加强与沿海和沿江港口航运企业的合作,组织以矿、油、煤、冷链等为主的“海进江”,组织以黄沙、水泥、钢材、汽车、家电等为主的“江出海”,形成对流。

  四、搭建平台,引导“互联网+”能力提升。一是建设智慧物流枢纽综合服务平台。对接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实现信息共享。推动区内企业与职能部门政务平台互联互通,提高枢纽区管理水平和物流运作组织能力。二是拓展供应链服务、应急物流、交易结算等业务功能,多方位延伸枢纽物流服务链条。三是建立航运资源交易平台和展示交易平台。发展航运经纪、船舶租赁、金融保险等高端航运业务。四是推动物流智能化技术运用,采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赋能智慧枢纽信息平台建设。


  【省政协委员,联想集团副总裁、联宝科技首席执行官柏鹏】

  我发言的题目是《发挥“三个效应”助力安徽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

IMG_8634_副本.jpg

  联宝科技作为安徽自贸试验区内的规模制造企业,致力于自主创新,找准企业区内区外业务协同的难点痛点,与合肥片区共同创设“全流程外发加工新模式”和“重点产业共享用工模式”,在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合肥首家“千亿企业”。

  从企业的角度,我们深感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支持和助力。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凭借安徽的创新优势,自贸试验区将大有可为,前景可期。我结合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链的发展,就加速安徽自贸试验区产业高质量发展谈三点建议。

  一、发挥自贸试验区之间的协同联动效应,打造安徽特色的自贸试验区创新模式

  一是围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安徽自贸试验区龙头企业作用,推动自贸试验区之间的产业协同和联动。例如,建议由政府和企业联合牵头组建产业联盟,将联盟作为自贸区发展的平台和纽带,推进产业链的上下游合作,增强产业链企业的强强联手,进而推进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前瞻和引导作用。整体来看,安徽的政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较好的引导和助力作用,未来希望在政策的制定和发布方面有更好的前瞻性和引导性。比如结合中央大力推进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出台一系列体现企业ESG责任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政策,引导自贸试验区产业链企业在发展自身同时不断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帮助企业确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发挥政府、海关和企业的协同效应,打造企业内部及企业与企业间的创新保税监管模式

  企业内部监管模式,即集团保税模式,是指海关突破传统以单一合同或单一企业为单元的加工贸易监管模式,对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关区统一管理,可以为集团企业节省货物流转时间,减少关税占压资金流通,对区内企业发展起到有力支持。

  在此基础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全产业链保税流转模式的拓展将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贸试验区的创新优势,可以为产业链企业间货物流通提供便利,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和关税成本,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互相采购合作,吸引各类相关企业加入到产业链中,起到补链固链强链的作用,打造能够抵御重大风险的牢固的全产业链。

  因此,我们建议通过一些数字化的手段,深入推动长三角海关一体化建设,积极探索长三角全产业链保税流转模式,不断改善企业间监管模式的便利,打造安徽自贸试验区全产业链保税监管等创新模式。

  三、发挥自贸试验区产业融合效应,助力省会城市的国际化进程

  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发展刚刚起步,要进一步发挥当地重点外贸企业的龙头作用,加速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化布局,助力自贸试验区的国际化水平提升。

  一是加快国际物流建设,助力产业国际化拓展。联宝科技作为安徽第一大进出口企业,服务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年度进出口额超过全省总额的10%。同时我们看到京东方和蔚来汽车等企业也都在积极部署进一步拓展全球市场,半导体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路径也愈趋成熟。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势必要求我们在相应的产业国际化发展中提供支持和便利,比如通过加速国际物流通道和国际航班的建设,增设国际航班和物流通道的站点及频次等,助力自贸试验区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二是提升民生配套国际化,构建国际化生态体系。在规划自贸试验区产业链布局的同时,还需不断完善和提升相应的民生配套,包括商业、医疗和教育等,吸引国际化人才,发展国际化产业,加速推进建成国际化自贸试验区,助力安徽经济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的高质量发展。


  【港区省政协委员李小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我是香港委员李小羿。我的企业兆科药业(合肥)有限公司坐落在合肥市高新区,经过27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集新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生物制药公司,控股公司李氏大药厂为香港上市企业。

IMG_8643_副本.jpg

  2020年8月,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设立,为安徽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我的企业在合肥片区内,衷心希望企业伴随自贸区一起发展壮大,为安徽制药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的另外几家药厂在广州南沙,我想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经验,结合制药行业的发展特点,对合肥片区的医药产业发展提两点建议:

  1、建设进口药品通关口岸安徽没有药品口岸,进口药品要从上海、北京、广州等地进关,非常不方便。尤其是高价的生物药品,需要通过航空冷链运输,从北上广口岸清关、冷链运输到合肥,时间长,成本高。

  建议借助安徽自贸区的政策支持,结合我省进口药品需求情况,将合肥建设成药品进口口岸,打造药品进口集散地。在自贸区内设立保税仓,进口药品、器械、试剂和耗材可储存在保税仓中,待取样检测合格后,再根据企业需求一批批放行,可减少企业增值税支出,为企业节省成本(我在广州南沙的企业就是这样操作的)。

  2、建设药品口岸检验所。进口药品、器械等进关需要取样检验,检验合格方可进关。与进口药品通关相配套,建设口岸检验所,可以提高药品进关效率。

  建议利用合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优势,结合自贸区的政策灵活性,在合肥片区建设高价药品集散地,吸引周边省份更多生物制药企业来肥发展,促进安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和壮大。

  以上是本人对自贸区发展的一点看法,请各位领导和委员指正,谢谢!

编辑: 宋艺
推荐阅读
11293.6亿元!安徽一季度GDP数据公布


发布于2024-04-23 06:44:2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