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资料库

  • 2023-05-12 15:46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省政协副主席郑宏】

  根据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统一部署,2月中旬以来,我们围绕“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推动皖北全面振兴”开展专题调研,在工作中注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坚持学习谋划在先。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区域发展等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研究省委省政府政策文件,走访厅局、发动委员、科学论证、统筹谋划,明确研究路径,确定工作重点。唐良智主席多次听取汇报、给予指导,帮助我们把准方向。

  第二,坚持深入调查研究。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际,我们始终把提升调研能力水平作为提高工作质量的源头活水。唐良智主席亲自赴阜阳、霍邱等地,为皖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把脉问诊。专题调研组赴亳州、宿州和苏北地区进行调研,了解掌握第一手情况。组成调研小分队,先后在蚌埠、淮南等4市和部分县区,访谈当地干部、企业家和沪苏浙来皖挂职干部,面对面听取意见。推动党派、市县、高校联动调研,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委员开展微调研微建言,依托“安徽政协书院”收集意见建议2000余条,广泛凝聚智慧力量。开展书面调研,选取鲁西南、豫东、鄂西北等地,横向比较,总结提炼。

  第三,坚持聚焦研究重点。围绕三个重点专题,邀请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调研专班,坚持统分结合、定期会商、图表分析,形成3份调研报告。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借鉴湖北省建始县有关做法形成专报,韩俊书记、王清宪省长、唐良智主席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围绕皖北振兴内因外力,依托市级政协深入剖析市域经济发展,总结苏北发展经验形成专报,韩俊书记、王清宪省长、唐良智主席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对沪苏浙来皖挂职干部进行访谈调研,形成专报,报送领导同志参阅。今天,我们特意邀请宿迁市政协副主席裴承前同志到会介绍当地发展激光产业的经验做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皖北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不高仍是当前皖北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从思想观念看,皖北干部执行力强,但如何把良好执行力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相结合,以先进理念推动事业发展还有待加强。从产业发展看,工业基础薄弱、结构不优,传统产业和高能耗产业比重较高;工业体量不大、牵引力不强,主导产业支撑不足,园区发展质量不高,对经济发展的牵引带动作用有限。从招商引资看,招大引强的能力有待提升,精准性和专业性有待提高,产业链招商有待加强。从营商环境看,“新官不理旧账”现象依然存在,执法“温度”和“柔性”有待提高,对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护航还有待加强。从区域协作看,与沪苏浙的对接帮扶机制还不够完善,学习先进理念的意识还不够强,对合作优势项目的挖潜还不够,“引才”“留人”还存在短板。为此,我们建议:

  (一)要努力破解皖北振兴的主要矛盾。皖北要振兴,关键靠产业振兴、发展实体经济。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皖北发展的第一方略,聚焦省委省政府推动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的重点举措,细化方案、狠抓落实,着力以新型工业化的快速突破,推动产城融合发展,促进皖北“四化”协同突破。要聚焦提升园区平台“竞争力”和产业“集聚力”,找准园区功能定位,明确产业主攻方向,推进皖北各地园区差异化、集约化发展。要坚持产业“新旧”并重,深挖皖北制造业潜力,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千亿、百亿级产业链。

  (二)要努力牵牢皖北振兴的“牛鼻子”。招商引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是全面振兴皖北的“关键一招”。要加强战略谋划,学习借鉴沭阳县全民招商与专业招商有机统筹的“1218”招商机制,更新招商理念、创新招商方式、提升招商水平,努力实现以招商做大经济总量、以招商培育产业链条。要围绕“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目标,持续完善“月度推进、季度通报、年度考核”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传导压力。要积极践行“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一诺千金”“项目是金、环境为王”的为企服务理念,切实避免谈项目投资时一切都“没问题”,项目落地实施时遇到问题“没办法”的现象。

  (三)要努力打造皖北振兴的良好环境。皖北振兴,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场思想观念、治理效能、能力作风的深刻革命,对各地有益的经验做法,要兼容并蓄、为我所用。要学习借鉴宿迁市数年来持之以恒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为企服务特优”弥补“区位不优”等要素短板,以真心为企服务换来项目落地和滚动发展,实现“洼地崛起”。要学习借鉴湖北建始县“两免一减一评估”柔性执法体系改革,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执法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提升皖北法治化营商环境水平。要学习借鉴宁波市积极开展涉案民企合规第三方评估、创设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等做法,着力以司法温度提升企业家投资热情。要规范健全良好的“政企沟通”机制,完善营商环境考核评价办法,推动皖北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

  (四)要努力提升城镇功能品质活力。新型城镇化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皖北振兴的重要路径。要推进城镇梯级协调发展,培育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做大做强中心镇。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全集约高效的建设用地利用机制,优化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构建外联内畅的交通体系,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功能,建设高品质宜居宜业地。要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完善功能配套、提升空间品质、保障城市安全,增强城市发展韧性。要加快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均等化,增强农业转移人口融入城市能力。

  (五)要努力激发皖北振兴的内外动力。一个地区的发展,既要善于借助外力,更要不断激发内生发展动力。要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学好用活沪苏浙先进工作理念,建立健全“赛马”机制,健全完善容错免责机制,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要完善省内帮扶政策体系,梳理皖北发展的要素需求,制定精准帮扶意见,加大倾斜支持力度。要精准对接沪苏浙产业转移,深度融入沪苏浙创新链和产业链,提升皖北产业转移承载力。要以安徽承办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帮扶皖北政策机制,发挥皖北比较优势,实现产业耦合发展,拓展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江苏省宿迁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裴承前】

  我发言的题目是《追光逐梦谋发展——宿迁激光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这次应邀前来参加专题协商活动,为我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感到既诚惶诚恐,又十分荣幸。2015年3月到2020年1月,我在宿迁市宿城区担任区委书记,见证了宿迁激光产业的发展历程。下面,我从三个方面简要汇报一下。

  一、激光——“改变世界的一束光”

  “激光”(英文名LASER),顾名思义,是原子受激辐射而产生放大的光。1960年,美国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我国也于1961年研制成功。激光技术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并称为人类20世纪的四大发明,被称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准的尺”。

  60多年来,激光技术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比如光纤通信、激光加工、激光医疗、激光化学、激光制导、激光武器等等。其中,在激光加工方面,可以用来切割、焊接、打孔、熔覆、热处理、增材制造等,几乎能够覆盖整个机械制造业,尤其适用于智能化生产,是名副其实的“万能工具”。可以说,激光是“改变世界的一束光”,它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二、宿迁与激光产业结缘——机缘巧合、一波三折

  刚到宿城工作时,区发改局局长杨修录向我汇报,他们引进了武汉团结激光项目,并被列为江苏省年度重大项目。团结激光曾是武汉“中国·光谷”激光三巨头之一,但当时只签订了意向性协议,我反复催促,也没有实质性进展。眼看快到年底,才得知企业内部发生变故,已无法上马新的项目。听到这个消息,我感到浑身上下直冒冷汗,如果完不成任务该如何向省市交待呀!所以,我很严肃地找杨修录谈话:“这个项目是你招的,列省重大项目也是你报的,既然这个项目不行了,那就再招个项目替补,从现在起离岗招商,如果完不成任务就拿你是问!”重压之下没有退路,杨修录只有背水一战。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杨修录在对激光行业分析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激光第一股”、国内同行业排名第二的华工科技公司董秘邓家科同志的电话号码,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联系,竟然接通了,他随即简要介绍了宿迁情况,并表达了前去拜访的愿望。也许是被他的热情和真诚所打动,邓家科答应了他的请求。杨修录喜出望外,马上向区长张辉同志汇报,当即组团赶赴武汉,经过多轮洽谈交流,终于达成了投资意向。2015年12月28日,这是一个令我终身难忘的日子,我专程到武汉华工科技考察并正式签订投资协议,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宿迁也正式开始与激光产业结缘!

  在考察调研的过程中,我感到,激光技术应用广泛,激光产业潜力巨大。从2015年开始,我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而激光技术是高端制造的前沿技术,激光产业年增长率超过20%,发展激光产业恰逢其时。宿城区作为主城区,发展定位应该更高,而且土地、环保等瓶颈制约相对突出,粗放式发展的路子也走不通。华工激光的落户更启示我们,“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发展中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不一定非得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应该也可以走出跨越式发展之路。所以,从武汉回来之后,我思考的不是完成一个任务的问题,而是要下一盘大棋,这就是拿出宿迁人大胆试、大胆闯的劲头,启动建设激光产业园,大力发展激光产业!

  说到这里,也许有的同志会问,宿迁激光产业发展起初是由团结激光所引发的,那团结激光项目又是怎么来的呢?这是因为多年前,团结激光公司在宿迁发生一起经济纠纷,董事长陈海斌感到非常棘手,但在宿城公安分局张以进局长的热情帮助下得以圆满解决,从而对宿迁留下了美好印象。之后,张以进一直与陈海斌保持密切联系,多次动员他到宿迁发展。当团结激光打算向外扩张时,首先就想到了宿迁。因此,宿迁与激光产业结缘,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是多年来始终注重营商环境建设,广泛动员和组织各级干部重视招商、参与招商、支持招商的结果。

  三、激光产业培育与发展——无中生有、由小到大

  虽然下了决心发展激光产业,但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很多,比较突出的是三点:一是各级干部对激光产业都很陌生,有的思想上还有疑虑,工作怎么抓?二是宿迁制造业配套能力差,区位优势不明显,项目怎么招?三是本地高校、科研院所少,城市能级不足,人才怎么引?为此,我们坚持边学边干,逐个加以破解。

  一是搭班子。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指挥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加强统筹协调,定期研究会办。迅速组建激光产业园,采取区中园的管理体制,选调优秀人才到园区工作。同时,采取推荐书目、举办讲座、专题培训等方式,让各级干部了解激光知识,提高能力素质,增强工作合力。

  二是建园区。考虑到激光项目大多是高科技、轻资产,在与华工科技签订协议之后,我们坚持特事特办、难事快办,2016 年春节刚过就开工建设激光产业园,年底前建成了占地164亩、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创造了激光产业界的“宿迁速度”。时任武汉市委常委冯记春同志现场考察后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鼓励支持武汉激光企业到宿迁发展。我们的行动也感动了客商,园区一期还没竣工就被租售一空,出现了项目等厂房的可喜现象。随后,我们趁热打铁,相继实施了二期、三期工程,总建筑面积达27.5万平方米。2018年,我们又抓住国家鼓励支持PPP项目的机遇,与央企中电建公司合作,启动建设占地2.2平方公里、总投资52亿元的激光智造小镇,今年将全面竣工,成为集激光装备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展示销售、科普文旅为一体的激光产业科技综合体。

  三是招项目。我们坚持边建设边招商,出台扶持政策,聚焦重点区域,层层分解招商任务,领导带头冲在招商一线,并组建了2个专业招商局,将招商实绩与干部待遇和选拔任用挂钩,充分调动各级干部招商引资积极性。为了扩大宿迁在业界的影响,我们与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等单位合作,每年举办一届激光装备产业发展大会,不断掀起招商热潮。目前,激光产业园先后引进项目9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个,华工科技、华科创智、嘉泰激光、天弘激光、恒宇激光、力士乐激光、凯普林光电、华夏星光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企业产品涵盖激光装备、工业设计、钣金加工、关键零部件等领域,形成配套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是聚人才。激光产业技术密集,针对人才紧缺的难题,我们多措并举、筑巢引凤。对顶尖人才,主要靠“借”。建立激光装备产业高端智库,聘请40多位国内一流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物作为成员,借助外脑帮助我们把脉问诊、把关定向。对高层人才,主要靠“引”。实施“梧桐引凤”人才计划,采取项目资助、提供平台、生活补贴、购房券等方式给予支持。对创新创业型人才,还设立产业投资基金、量身定制信贷产品,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目前,园区集聚了硕士及以上学历近百人,获评市级以上人才项目38个,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其中,由徐红星院士领衔的江苏先进光源技术研究院,为宿迁首个院士创业项目和苏北首个省级人才“双创”团队。对技能人才,主要靠“育”。在宿城中专同步开设激光加工专业,实行订单式培养,现有9个班级、450名在校生,基本满足企业对实用技能人才的需求。

  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我们坚持以情感人、以情留人。比如,我经常到园区餐厅就餐,直接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有的高层次人才中秋、春节回不去,我就陪他们一起过节;经常举办联谊活动,帮助解决婚恋交友问题,对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也给予特殊照顾,让他们安家安心;由于园区离市区较远,还专门开辟公交线路、配备公共自行车、设置电商物流站点,尽可能提供方便。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事情,恰似春风化雨,营造出了群贤毕至、拴心留人的人才环境。

  七年来,宿迁激光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激光装备产业集聚区。去年激光产业园开票销售23.8亿元,今年一季度规上企业开票销售7.34亿元、同比增长32.5%;共有规上企业4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9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4家,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特色创新(产业)示范园区”“双创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激光产业的快速崛起,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时任江苏省领导石泰峰、吴政隆等同志先后莅临视察指导。

  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宿迁激光产业起步时间不长、总量不大,配套还需要不断完善。下一步,将重点在招大引强、企业培育、科技创新、营商环境上求突破,努力把宿迁建设成为激光产业发展新高地,为促进新型工业化、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省政协委员,黄山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庆宏】

  我发言的题目是《提能级 强支撑 优环境 促进皖北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

  皖北新型工业化有以下四个特征:一是工业产值保持增长,但工业化水平不高。皖北地区工业增加值2015年为2444.6亿元,2021年达到了3464.87亿元,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但皖北地区2015—2021年间的工业化率始终保持在40%以下,且有明显逐年降低的趋势,与全省差距也逐渐拉大。二是园区建设初具规模,但园区产业层次较低。皖北各省级以上开发区经营(销售)收入在全省占比由2015年的20.90%增加到2020年的23.08%;但园区产业层次依然较低,“药切成片,粮磨成面”“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是企业培育力度加大,但企业经营效益不佳。皖北地区实施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对培育新企业、助力企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5—2021年皖北地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始终保持5000家以上;但与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利润率相比,除了2019年、2020年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以外,其他年度都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四是科技创新持续推进,但创新成效差距明显。2015年皖北地区研发人员数为43282人,2021年达到了64789人,年平均增幅为8.28%;2015年研发经费投入67.47亿元,2021年达到了158.50亿元,年均增幅达到22.48%;但皖北地区工业企业创新能力较低,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差距在扩大,如2015年皖北地区每万人专利授权量相对于全省相差5.1个,而这个差距到2021年已经扩大到13.34个。

  总体来说,皖北地区工业化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发展面临着一些困境,主要有:产业生态不够完善、科技人才要素短缺、营商环境存在短板,等等。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之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促进皖北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勇担当、善作为,紧扣产业能级、要素供给和营商环境三个关键点,着力破解上述困境,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布局新兴产业。为此,建议:

  一要提升产业能级,为皖北新型工业化提供新动能。坚持项目为王,组建专业化招引小分队,加强核心产业链和链主企业的招引与培育,市级主要领导担任产业链“链长”,在绿色食品、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形成优势产业链。重点打造“大粮食产业集群”,紧扣“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打造千亿级农副产品深加工特色产业集群,以新型工业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皖北工业体系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壮大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数字化产业,打造一批基于工业互联网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积极稳妥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利用亩均效益评价考核,提升工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产业园区集约化水平,增强承接产业转移能力,省级部门要进行精准有差异的分类指导,在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二要强化要素供给,为皖北新型工业化提供新支撑。支持皖北企业建设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积极引导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标志性成果在皖北转移转化,助力企业实施重大技术改造和攻关。皖北高校要立足区域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深化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理工农医类应用型学科专业,尤其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工科、新农科等学科专业,着力提升学科实力和成果转化能力。推行个性化“点菜式”干部选派模式,皖北地区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明确挂职干部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要求;有关部门要据此要求选派干部,完善相关待遇和政策,强化业绩考核,让挂职干部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大力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实行“皖北百万蓝领培养计划”。积极发挥皖北人口优势,鼓励采取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形式举办职业教育,建设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皖北新型工业化提供强大产业队伍支撑。

  三要优化营商环境,为皖北新型工业化提供新保障。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确保100万人口的县(市)至少有一家三级医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增强皖北城市魅力。加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增强法治观念,推进制度建设,强化政策执行。创新政企沟通协商新机制,完善重点企业挂钩联系制度,对已经出台的相关扶持企业优惠政策、服务承诺,必须及时兑现,真正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一诺千金”。深化产金融合,设立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开展母基金政策性直投,打好“贷、投、融、奖、补”融资服务组合拳,推进“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鼓励银行开发“专精特新贷”等产品。

  【省政协委员,安徽建筑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教授赵强】

  我发言的题目是《以县域城镇化为抓手 促进皖北新型城镇化加快突破》。

  皖北县域面积广阔、县域人口众多,对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城镇化具有良好现实基础。2010年以来,皖北城镇化率提升明显,从37.62%增加到2022年的49.62%,但是底子薄、进程慢、水平低、内部分异大、市区城镇化率与县域城镇化率差距过大等问题依然突出。目前,皖北既是长三角城镇化率的“洼地”,也是长三角人口流出的“高地”,2022年皖北六市均出现人口负增长,共减少12.6万人,是长三角人口流出最多的区域,城镇化整体呈现出“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着重表现在:一是有产业基础但薄于产业链条。皖北产业发展呈现“散、弱、小”的特点,特别是密集型制造业发展不成熟,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上不到位,对于地区劳动力就业、农业户籍人口转移以及外来人口吸引力严重不足。二是有人口基数但缺乏人口集聚。接近44%的常住人口都聚集在皖北,人口规模超过百万的8个县全部位于皖北,而这些县城镇化率仅为40%左右,皖北也是安徽最大的劳动力输出地,2021年超60%的外流人口流向省外。三是有发展速度但缺少内在稳定。典型表现是城镇常住人口中城区人口占比低,提升速度慢。2020年皖北常住人口中城区人口占比为18.39%,与城镇人口占比相差近30个百分点。与2010年相比,城区人口占比仅提升2.76个百分点。四是有建设需求但缺少资源支撑。皖北农地资源丰富,但建设用地资源和水资源紧张,大规模人口进城后住房用地、产业用地、吃水用水问题随之而来。农村人口越来越少,但是村庄面积不减反增,反过来又导致城市建设用地、工业建设用地更加紧张。

  为此,建议:

  一要强化特色经济支撑。在切实扛稳粮食安全责任基础上,做好“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强化农业上下游产业链建设,不断拓宽对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一系列关联产业的需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大量非农就业机会。

  二要谋划县域分类发展。坚持“一县一策”,引导中心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等不同类型的县城分类发展。构建中心城区与县城组团发展模式,重点支持蚌埠(城镇化率第二梯队),宿州、亳州、阜阳(城镇化率第三梯队)辐射带动周边县城示范建设,打造与邻近区域中心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

  三要促进就近就地就业。健全区域对接、县乡对接、政企对接机制,聚焦新职业、新工种和紧缺岗位,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服务。落实担保贷款、贴息补助等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和市场信息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抱团发展,鼓励本地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就地创业创收。

  四要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重视公共服务供给的普惠性和精准性。县城的人口主要来自农村,提升县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及其共享性,能够大大提升人口吸引力,克服人口流失困境。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进一步缩小县城与中心城市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差距。尽快实现县域内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推进县城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县域内的进城农民市民化,从而有效破解农村土地细碎化难题,将现在不稳定的“准城镇化”转变为稳定的城镇化,促使更多农民离村也离土。

  五要开展“镇域小城市”建设试点。提升“镇域小城市”的管理权限。省级政府层面,探索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和强化“镇域小城市”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行政管理权限。通过权力下放,强化其统筹管理产业发展所需的资源、土地及财政资源的能力,从而完善“镇域小城市”的统筹能力;优化“镇域小城市”的城市功能。加快宜居住房建设,深入推进农房改造,完善基础设施配套,补齐城市功能短板,提高皖北城镇化承受力。突破行政区划单元,依据镇域聚落人口及外来人口规模,合理配置相应公共设施、提供公共服务,解决受益群体局限和运行成本高昂问题;完善“镇域小城市”社区建设,借鉴江苏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官庄村和沭阳县青伊湖镇后乡社区的经验做法,通过对社区综合开发或对村庄实行整体搬迁等方式建设新型社区,引导村民或外来人口进入园区或在周边集中居住,实现就地城镇化。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法系主任、教授赵新龙】

  我发言的题目是《沪苏浙来皖挂职干部谈如何加快皖北地区全面振兴》。

  为帮扶皖北地区加速全面振兴,沪苏浙积极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选派干部来皖北帮助工作、推动发展。3至4月,省政协专题调研组对其中30多名沪苏浙来皖挂职干部进行访谈调研,感到他们到岗后积极投入招商引资等帮扶工作,为皖北发展带来了先进工作理念和方法。访谈中,他们直言不讳指出皖北发展存在的短板不足,提出对策建议。现汇报如下:

  一、工作推进机制有待优化。一是一线干部存在梗阻现象,有的基层人员或八风不动或敷衍塞责,“上层热、中层冷、基层糊”影响了政策效应发挥。二是制度化信息化水平较低,有的工作仍停留在靠人办事阶段,“不是靠制度办事”“数据没跑腿、信息没互通”等现象制约了工作效能,且易使工作停滞反复。三是审批流程质效不优,有的审批事项跨部门、多环节、长链条、慢过程,“大审批套小审批”“评估套评估”;同样事项浙江当日可以办好,在安徽则需三四天。四是惠企政策可获得性不高,有的涉企政策特别是惠企措施干货不足、散乱繁多,体系性、综合性和连续性不强,基层干部和市场主体不易把握。五是柔性执法机制不健全,有的一线执法严苛僵硬,对轻微违法缺少容错空间,挫伤市场主体信心。

  为此,挂职干部建议:一是优化惠企政策评估机制。全面评估现有惠企政策的可享受性,以企业易享受为目标简约政策,在内容干货上做加法、在数量形式上做减法。二是健全政策直达便享机制。依托智慧城市分类打包、在线推送、免申即享。持续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减事项、减材料、减时间、减环节”,最大限度方便企业。三是推行柔性执法。规范执法定期检查,推进首违不罚、建立不罚轻罚清单,审慎财产保全、少捕慎诉慎押,在把握法律尺度中传递法治温度。四是优化一线干部考评机制。调整现有考核指标和奖惩措施,健全基层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严惩躺平式干部、佛系干部,打通干部队伍末梢神经。

  二、人才困境亟需突破。一是人才外流严重,皖北毗邻沪苏浙等发达地区,人才虹吸效应明显。二是人才引进困难,相比周边地区,皖北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和人才政策落差极大,引进力度明显落后,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三是奖补错位,目前皖北各类奖补政策主要针对单位,直接针对专家个人的奖补项目少、比例低、数额小,激励效果不佳。

  对此,挂职干部建议:一是创新柔性引才机制。制定“柔性人才引进办法”“人才飞地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以高度灵活的模式、真金白银的政策、求贤若渴的姿态制度化引才引智。二是加深结对城市人才互动。建立健全结对双方专业技术人才互派共享机制,推动双方高校和企业在订单培养、引企入校、合作共建等方面开展实质合作。三是加大个人直接奖补力度。制定人才技术类奖补政策,尽可能提高奖补总额及分配比例,尽可能直接奖励给专家个人及其团队。

  三、政府守信践诺形象需改观。一是政府画饼承诺,有的地方承诺优惠政策超出财力、不可持续,“饼画得很大,后来不兑现”,导致政府诚信受损、企业信心受挫、后期修复很难。二是政务失信偶发,合同不履行、款项不支付、签约快落实慢、新官不理旧债、击鼓传花等现象频发,导致营商环境缺乏可预期性。

  对此,挂职干部建议:一是健全政府承诺合法性审查制度。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签订的协议、合同等政府承诺,纳入合法性审查范围。二是建全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对政府机构拖欠企业账款、不兑现政策、未履行承诺等进行全面清理,对因政策变化、规划调整、不履行合同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依法依规进行制度化的救济补偿。三是建立政务诚信案件治理机制。加大涉政务诚信案件风险监管,建立发现、推送、发布、纠正、反馈和责任机制。

  四、产业结构亟需升级。一是招引工作存在“只看投资额、重复上项目”现象,催生一批不合理的项目和企业。二是产业竞争大于产业合作,“缺乏一盘棋的观念”,存在结构相似、互补不足、合力较差、资源内耗现象,对传统优势产业挖掘也不够。三是产业全链条发展理念较滞后,招引考核指标不尽合理,产业链条短、产业层次浅、上下游不配套,存在盲目无序、资源错配、市场扭曲现象。四是缺少专业的“招商特战队”,招商专业能力不足,难以紧盯产业链精准招商;缺少从“全员招商”向“专业招商”升级的有效举措。

  对此,挂职干部建议:一是从省级层面加强统筹协调。根据各地资源禀赋、现有基础等差异化布局,采取“一市一策一文件”方式制定专门政策,吸引上中下游优质企业加速聚集,稳链固链、强链补链,打造“搬不走、压不跨、拆不散”的地区产业集群。二是优化招引工作机制。围绕产业培育、项目建设,组建若干专业招商小组常年规模化精准招商。三是深挖结对城市资源优势。建立结对城市产业信息通报机制、产业有序承接机制,用好挂职干部撬动发达地区资源。

  五、市场化营商环境短板需补齐。一是金融机构“嫌贫爱富”,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依然突出,企业获取金融支持较困难。二是企业要素成本偏高,要素保障不足,成本负担重、政策制约多,企业发展束手束脚。三是涉企税费“高乱杂”。有的干部感慨,“这边的税费真不低”,认为涉企税费不够规范,种类繁多且费率较高。四是企业用工供需错位,产业工人匹配度不高,“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

  对此,挂职干部认为,相对于单纯单向的优惠政策,企业更关注市场化营商环境的综合政策。建议:一是打造优质普惠的综合要素环境。着力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要素支撑,促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有序流动。二是大幅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建立风险分担增信机制,鼓励征信机构和信用评级机构开发创新信用服务产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税费负担。三是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监测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阶段性缺工情况,跟进解决企业用工需求。探索与周边城市共享岗位信息,提供绩效评估、高级人才寻访等服务,促进人力资源跨区域流通和人才合理配置。

  六、市场监管执法需改进。一是监管理念滞后,部分监管人员不适应“互联网+”的监管理念,仍然习惯于传统监管,未能突破“看得见、摸得着、走得到”的监管旧框架。二是监管能力滞后,有的干部指出,目前“互联网+”已深度搭载各行各业,几乎覆盖所有业态,但皖北地区对信息手段和新型工具的运用能力不足。三是监管标准滞后,大量新业态缺乏准入门槛、行业准则等,相应监管滞后于新经济发展,不能满足新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需求。

  对此,挂职干部建议:一要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对新业态留足发展空间,对新生事物量身定制监管规则和标准,引导其健康规范发展。二要依托信息化创新智慧监管措施,加强数据汇集,完善“互联网+监管”系统风险预警模型。三要打造公平透明法治环境,以优良环境助力皖北全面振兴。

  【宿州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魏建华】

  我发言的题目是《激发皖北内生动力奋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

  近年来,皖北各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机遇、主动作为,综合实力不断跃升,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但对标省内外先发地区,皖北地区整体上仍存在总量不大、结构不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偏低等问题。从经济总量来看,2022年,皖北六市GDP合计为1.24万亿元,仅占全省GDP比重的27.6%,在长三角41市中排名在26—37名之间。从工业化率来看,2022年,皖北六市工业化率为29.4%,比2018年降低2.3个百分点,其中四个市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规上工业企业5723家,规上工业利润总额639亿元,分别仅占全省的27.8%、26.0%。从城镇化率来看,皖北六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49.6%,比全省低10.5个百分点,特别是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明显。总的来看,除历史欠账多、发展基础薄弱等客观因素外,更多的还是皖北发展的内生动力存在不足。

  面对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重大机遇,皖北各市在做好向上争取、主动对接的同时,更多的还是要从内部挖深挖潜,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奋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打好招商牌,做大产业总量规模。新型工业化是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缺少大项目和规模性的产业集群,是皖北地区发展的突出短板。推进皖北新型工业化加快突破,关键要大抓招商引资。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思想,研究出台富有成效的招引政策,举全域之力开展“双招双引”。抓住沪苏浙结对帮扶机遇,紧盯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努力在招大引强上有所突破。建立皖北联合招商利益共享机制,统筹区域招商资源和项目,实现错位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发挥皖北商协会作用,吸引皖北籍企业家回乡投资兴业。立足皖北传统产业占比较高的实际,大力发展“5G+工业互联网”,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以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为突破口,优化合作共建模式,打造一批综合性示范产业园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皖北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绿色食品等千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打好要素牌,坚持内部挖深挖潜。要善于用资源换产业,探索建立要素市场交易平台体系,持续推动资源要素市场化交易。要在积极争取省级土地、能耗等指标倾斜的同时,注重从皖北各市内部盘活挖潜,努力为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留有合理发展的空间。建立完善“增减挂”管理及奖励机制,用好建设用地指标。加快推行“标准地”改革,大力开展闲置建设用地、低效土地全域治理,加速劣质企业淘汰进程。建立能耗指标统筹库,深入挖潜节能替代指标,大力实施节能技术改造工程,积极挖掘关停、技改项目企业形成的可转移能耗指标,实施用能预算管理。

  三是打好融合牌,加速县域城镇化建设。加密皖北市县公铁水网络,实现互联互通,打造“1小时城际圈”。坚持以县城为重要载体,将统筹城乡融合发展作为皖北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力牵引。坚持城镇规划配套符合产业发展、产业规划嵌入城镇发展,推动产城融合、宜业宜居。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现代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支持一批条件较好的县城重点发展,加快推进市政建设提档升级,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城乡教育联合体,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积极借鉴苏北经验,探索小城市试点,扩权强镇,高质量建设特色镇和乡镇园区,扩大皖北城镇中心区域辐射带动作用。优化行政区划设置,推进乡改镇、镇改街道和村改居。

  四是打好乡情牌,开辟招才引智新途径。针对皖北地区人才吸引力集聚度不高、高层次人才引进难的现实,充分利用皖北籍在外人才和务工人员较多的优势,建立皖北籍在外人才信息库,大力招引皖北籍在外人才和农民工服务家乡、返乡创业,吸引带动优秀人才、优质资源落户皖北。多渠道、多形式柔性引才引智,通过人才资本产权分配激励、技术合作或技术入股等方式,破解重点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广阜阳“三转四像”办学模式,促进产教融合,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技能人才。深化校地合作,着力提升本地毕业生回流率和吸引力。打造市际共享平台,探索在沪苏浙设立皖北各市人才工作站,强化市际人才交流合作。

  五是打好服务牌,打造优质发展环境。等高对接沪苏浙地区营商环境先进做法,树牢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当好企业服务员,推动皖北发展环境整体优化,真正使企业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在皖北市县一体设立“企业服务中心”、乡镇(街道)设立企业服务站。全面整合各类系统平台,彻底打通“信息壁垒”,积极融入长三角地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建立“企业家智库”和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推动各类涉企政策制定更好贴近企业需求、精准助力发展。加强商协会建设,积极为企业搭平台、解难题,增强企业家归属感。

  六是打好机制牌,激发干部群众内在潜能。抓住主题教育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开展调查研究,找准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制约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系列举措,切实靠制度机制推动皖北高质量发展。利用沪苏浙结对帮扶机遇,探索建立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干部交流机制,开展干部“订单式”挂职学习锻炼,全方位“学先进、抓对接、促一体”,既学其体制机制、经验做法,更学其思想观念上的“精髓”,引导皖北干部打破思路局限,转变发展理念,提升政策落实能力和服务企业本领。围绕推进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健全干部“赛马”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加强政策导向,最大限度激发皖北干部的干事创业潜能。

  【省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陈晓燕】

  我发言的题目是《借鉴湖北省建始县优化营商环境经验护航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加快突破》。

  省委书记韩俊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强调要继续加大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力度。包括皖北在内的全省各地都认真改进工作作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省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也积极跟进,在就此问题赴省内外开展调研考察中,发现湖北省建始县的一些做法,对我省皖北地区优化营商环境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一是把法治摆在优化营商环境的核心位置。建始县推出“两免一减一评估”柔性执法体系改革,着力打造“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营商环境。“两免”即“免处罚”“免强制”,“一减”即“减轻处罚”,“一评估”即“涉企行政执法案件经济影响评估”。专门出台文件对涉企行政执法作出明确规范要求:在涉企案件中,执法部门须对“可能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或造成企业停产、停业、关闭等重大影响”“可能影响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引发关联产业或新产业的产生和发展的”等8类情形开展全面评估,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降低执法行为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该县29家县级行政执法单位全面梳理涉企行政执法事项,形成包括16大类106项行政执法事项在内的“两免一减”清单,对“免处罚”“免强制”“减轻处罚”的情形和标准作出详细规定,由执法部门参照执行。该县还注重建立司法、执法联动护航企业发展机制,县法院专门成立涉企案件专业法庭,配备4名资深法官;县法院执行局专门配备涉企团队执行案件,从立案、审理到执行确保高效处理。去年1—10月,建始县已办理“两免一减一评估”案件1633件,取得企业、社会、法律“三赢”的突出实效。

  二是把转思想作为保障制度落实的重要抓手。建始县推出的柔性执法改革,既强调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积极性,也是对固有行政思维的突破,是在刀刃向内过程中的思想破冰。过去,个别行政执法人员习惯于趋利性执法,造成的影响很恶劣、危害很大,有些企业甚至因此难以生存。对此,建始县柔性执法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堵暗门”“关天窗”,对过大的自由裁量权进行规范,将条款具体化,降低因行政执法对市场主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为确保制度落实不打折扣,该县成立专班不定期深入执法部门,复盘行政执法案件,评估减免效果,督导落实减免清单。同时,该县建立由法律专家、行政执法骨干组成的专业队伍,对全县行政执法人员全覆盖式进行专题培训,以干部作为引导群众认知,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良好氛围。

  该县柔性执法改革带给执法司法人员最大的转变是在思想意识层面:过去办案总想着不出问题没人投诉,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关注很少,现在办案会积极主动帮企业想办法,尽可能为企业解决困难。这一思想意识层面的转变,使得法院的执行率上去了,行政执法的压力降下来了。更为难得的是,改革推动了行政执法更加规范,执法环境得到全链条改善,企业实现长远稳定发展的信心更强了,动力更足了。

  三是把为企优环境作为推进改革的核心价值。在改革中,建始县尽一切努力为市场主体做好培土护根工作,只给路径、不给否定,着力打造企业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护航企业茁壮成长,有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在企业界人士看来,大多数企业都是依法生产经营的,并无违规违法或是打擦边球的主观恶意。但由于管理跟不上,违法违规现象难以完全杜绝。只要执法部门及时指出,企业几乎都会迅速整改或纠正。对轻微违法违规行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罚了之,对企业的伤害非同小可,一些企业一旦有违法行为记录,对其打击将是致命性的。能免则免、能减则减、能改则改,柔性处理轻微违法违规行为,“两免一减一评估”制度给企业腾出了空间,让企业放开了手脚。如,建始县一家公司修建冻库时因疏忽导致违规用地,该县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经过评估后,未粗暴强拆而是依下限罚款,并主动协调解决用地问题,保障了产业链正常运转和数千村民的经济利益,真正做到了为企业着想,确保企业始终有一个稳定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下一步,该县将探索把所有涉企行政执法事项都纳入改革范畴,实现“清单之外无行政执法行为”,使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同向发力,刚性约束与柔性执法互相促进。同时,将考虑把落实“两免一减一评估”制度纳入平安建设考核、经济目标考核、大党建考核,推动改革向纵深处迈进。

  四是把建立容错机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出台《建始县党员干部正常履职容错免责实施办法》,严格执行“三个区分开”原则,明确酌情从轻、减轻或免予追究执法过错责任七种具体情形,保障执法人员干事创业热情。出台《建始县行政执法人员履职容错纠错十条措施》,正确对待踏实做事、勇于担责、不谋私利的行政执法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误错误,进一步激发行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大力宣传报道容错纠错典型案例,强化容错纠错结果综合运用,积极营造保护实干、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行政执法工作环境。

  相较于建始县的做法,皖北地区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一是执法理念有待优化。有企业反映,皖北一些执法人员思想观念守旧、宽严相济的法治精神落实不够,习惯于站在执法的角度去执法,缺乏站在企业乃至地方发展的角度去执法,缺乏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二是执法方式有待改革。有企业反映,近年来,虽然违法执法明显减少,但缺乏柔性的刚性执法严重影响了皖北营商环境对企业的吸引力,如因没有把企业财务人员培训列入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而对企业处罚5万元的事例时有发生。有企业反映,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习惯于趋利性执法,对营商环境影响很大,如有企业财务人员因身孕八九个月患急性肝衰竭没能及时缴纳税款(晚一天),而被行政处罚的事例也不鲜见。三是“为企优环境”的压力传导机制有待健全。有企业反映,皖北各地领导层面发展愿望强烈、服务企业主动,但这种愿望和态度没有很好地传导到各部门办事人员。企业遇到不当执法,找到县领导,才被予以人性化处理。

  经济活力强,离不开亲企优企、助企成事、以柔性执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理念。学习借鉴湖北省建始县的“两免一减一评估”柔性执法体系改革、“解决问题靠法治不靠关系”的做法,有助于破解皖北营商环境中的“人为干扰”因素,为皖北各地营商环境注入新的活力,有助于持续护航皖北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为皖北加快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编辑: 宋艺
推荐阅读
茶产业托起大别山区乡村振兴梦


发布于2024-05-03 06:42:27

假期我在岗:用奋斗诠释劳动之美


发布于2024-05-03 06:38:57

筑牢防火屏障 守护绿水青山


发布于2024-05-03 06:35:06

张晨:用音乐追光的“萤火虫”


发布于2024-05-03 06:31:17

咬定目标不放松 协力再创新佳绩


发布于2024-05-01 05:40:41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