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安在线

  • 2024-02-26 18:11
  • 来源: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作者: 张小雷

  凌家滩遗址先后于1987—2007年进行5次发掘;2008年以来持续进行系统的调查、勘探,并于2013-2017年进行5次发掘。初步确认遗址有内、外两条壕沟,内壕以内是主要的生活区。外壕仅有西段和北段西部。内壕以北为墓葬区。

  2019年,凌家滩遗址发掘与研究被纳入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重大课题,并被纳入到 “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五)课题中。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凌家滩考古队制定了详细的考古工作计划,就发掘目的、发掘位置选择、人员组成、发掘方案、多学科合作、整理研究等制定了详细的方案。

  2022-2023年,凌家滩遗址实际发掘位置、内容、领队均与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发掘执照内容相一致。2022年发掘地点位于红烧土遗迹西侧,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时间为2022年3月-12月(考执字2022第90号)。2023年,发掘地点位于墓葬区西侧,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发掘时间为2023年3月-2024年1月(考执字2023第138号),领队均为张小雷。

  发掘学术目标明确,发掘理念科学,工作方案详细完备。红烧土西界北段外侧区域发掘目标是为了了解大型红烧土遗迹的结构和性质。祭祀区外扩发掘是为了了解祭祀坑所依托的祭祀遗存的全貌。

  发掘人员配备高效合理,发掘项目负责人履行职责到位,能长期坚持在发掘一线,2022年春坚守在工地51天,统一安排工地各项业务和行政事宜。发掘队员以长期参加凌家滩考古的技师为主,另有安徽大学的研究生。多学科综合研究人员参与到位,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老师和研究生不定期到工地取样参与研究。含山县凌家滩管理处提供较好的维护设施、安全设施等。

  发掘技术和发掘水平科学准确。发掘区地层关系相对清楚,地层划分较为合理,遗迹判断准确。出土文物采集全面规范,文物出土现场拍照。碳十四测年样品、动植物、土壤微型态等各类标本采集规范。

  发掘现场管理有序,实行全封闭管理,场地干净。配备监控设备,并有保安值守。

  发掘记录和资料管理客观合理。各类文字、照片、绘图记录及表格齐备、准确、规范。各类资料汇总存档规范。专人专门负责拍照、整理照片、工地遗迹总记录,保证资料规范。

  出土文物和重要遗迹得到有效保护。易碎文物现场加固修复。发掘探方回填时置“安徽考古2022”石碑,以便为后人考古留下证明。

  积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积极探索新技术应用。动植物、玉器、红烧土、环境分析等到位。航拍、RTK、动物蛋白检测等新技术应用。

  积极开展公众考古和社会服务。经批准,多次通过新闻媒体披露发掘成果,2022年底凌家滩考古遗址公园被列为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

  发掘工地有序进行,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和文物损坏丢失等安全事故。发掘经费支出合理,符合财务制度。

  两年度发掘均通过省文物局组织的检查验收。

  凌家滩遗址的考古发现获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闻,入选国家文物局主编《2022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2中国考古新发现。

发掘区地层关系相对清楚.jpg

  发掘区地层关系相对清楚

发掘现场实行全封闭管理.jpg

  发掘现场实行全封闭管理

积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jpg

  积极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微信图片_20240226092927.jpg

  齿轮形玉器

编辑: 蔡梦乔
推荐阅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