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协副主席孙丽芳

    主题发言

  • 陶仪声 常委
    省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致公党安徽省委副主委,省卫生健康委主任

    《加快做好我省自贸试验区紧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

  • 何庆瑞 常委
    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合肥市委主委

    《抓好“双招双引”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

  • 杨莲娜 委员
    省政协委员,民革蚌埠市委副主委,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

    《突出“五个联动”推动安徽自贸试验区发展》

  • 陶诚 委员
    省政协委员、提案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原巡视员

    《金融赋能 大力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

  • 储洁印 委员
    省政协委员,安徽安粮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兼总法律顾问

    《关于推进江海联运国际物流枢纽区建设的建议》

  • 柏鹏 委员
    省政协委员,联想集团副总裁、联宝科技首席执行官

    《发挥“三个效应”助力安徽自贸试验区产业发展》

  • 李小羿 委员
    港区省政协委员

    远程视频连线发言

【省商务厅厅长、省自贸办主任张箭】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自贸试验区建设,省委常委会工作要点和省政府工作报告均作出部署。今天省政协召开推进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月度专题协商会,昌尔主席亲自出席,充分体现了对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政治担当和殷切希望。各位委员、社会各界也一直高度关注自贸试验区建设。在此,我代表省自贸办,对大家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认真听取了各位委员的发言,我大致归纳了一下,提的较多的是人才、物流、联动、金融、产业,问题精准、建议可行,我们将深入研究吸纳。待会儿,昌尔主席和章曦副省长将做重要讲话,我们一定深入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作个简短回应。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安徽自贸试验区就是针对产业发展的堵点、痛点,通过系统集成创新,实施“双招双引”,培育制度创新的“高原”和“高峰”,打造具有安徽特色的“科创、产创、规创”自贸试验区。着力做好“四篇文章”。

        第一,做好人才聚集文章。重点做到“三招”:一是在引进上出硬招。针对高端人才,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和停居留政策,在人才评价、医疗服务、子女就学等方面创新支持举措,我们推出的“一网通”国际人才服务体系,入选全国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二是在培养上出新招。建立完善“双元制”人才培养机制,鼓励大型外资企业与高校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三是在锻炼上出实招。完善干部交流挂职机制,支持片区通过市场化机制引进专业人才。

        第二,做好贸易自由文章。重点做到“三化”:一是通关便利化。深化重点企业“集团保税+外发加工”模式创新、应用推广。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探索实施“企业集群保税”业务。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与应用。二是通道立体化。打造江海联运枢纽,发挥自贸试验区港口优势,加强与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沿海港口合作。“建设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江海联运平台”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创新案例。积极支持合肥申建进口药品通关口岸。三是贸易数字化。加快发展贸易新模式新业态,在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等领域探索更多改革创新举措。

        第三,做好资金融通文章。重点做到“三注重”。一是注重壮大金融主体。积极引进金融机构,鼓励多类型金融机构落户自贸试验区。二是注重推进金融开放。用好跨境投融资便利等六条开放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外商股权投资类企业和外商股权投资管理类企业优先在区内试点落地。争取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等。三是注重发展科技金融。围绕安徽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的特色定位,在科技金融领域开展先行先试举措,支持推出“自贸贷”等更多特色金融产品。

        第四,做好联动创新文章。重点做到“三个联动”:一是省际联动赋能长三角一体化。充分发挥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盟作用,加强与沪苏浙自贸试验区合作联动,支持片区结对发展,强化在制度创新、产业协作、江海联运、跨境贸易、金融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二是省内联动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制定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建设实施方案,启动联动创新区建设工作,与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协同开展探索创新,助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三是加强与国内其它自贸试验区、国外(境外)自贸区的交流联动,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助推高质量高水平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

        谢谢!

  • 省政协委员王浩的提问

      科技创新是安徽自贸区的特色与优势所在。我省“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区。但正如有关界别和委员们在发言中指出的,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不少短板与不足。为此,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创建科技大市场等支撑平台,提升安徽创新馆枢纽平台功能。请问省科技厅领导,下一步我省如何发挥安徽科技大市场作用,加速自贸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 省科技厅副厅长姚群的回复

      感谢您的提问!在建设科技大市场,加速自贸区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科技大市场内涵设计,强化自贸区成果交易平台支撑。正在研究制定加快安徽科技大市场建设实施意见,强化规划规范,提升科技大市场创新资源汇聚枢纽与平台功能,优化市场化运营、线上线下交易、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机制。二是完善科技大市场体系布局,突出自贸区成果转化优势地位。以自贸区为重点,首批布局建设若干市科技大市场、县区科技市场。目前,合肥高新区市场、包河市场已正式启动运营。同时,将深入推动长三角技术市场的资源共享,探索长三角自贸区的创新联动发展机制。 三是完善科技大市场服务功能,畅通自贸区成果转化对接渠道。推进安徽网上技术市场、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与科技大市场一体化运营,构建全省统一的科技大市场线上服务平台。指导完善自贸区内技术交易市场建设,联通链接大市场,实现供给、需求和服务三方的精准对接,推进科技成果在自贸区内就地交易、就地转化、就地应用。四是完善科技大市场金融服务,强化自贸区成果转化融资支持。筹建安徽创新馆成果转化基金,协调指导合肥等自贸区城市申报国家科转基金、入股省科转基金合肥子基金,引导建立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资本服务机制。

  • 省政协委员王阳的提问

      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建设是安徽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大机遇。自贸试验区建设离不开金融支持。请问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在推进金融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方面有哪些考虑和举措?

  •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张燕的回复

      安徽自贸试验区获批以来,我们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和外汇局安徽省分局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对标专项推进行动计划方案,积极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全力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一是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自贸试验区重点产业、重点行业的支持力度。二是向外汇总局申请了六项创新政策,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减少了融资成本、扩大了融资规模,促进了企业融资便利化,六项创新措施缩小了安徽自贸试验区与其他省的政策落差,增强了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吸引力。三是推动合肥与上海、南京、杭州、嘉兴共创共建长三角区域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目前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审批。四是加强金融监管协调和反洗钱工作,为自贸试验区创造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五是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政策宣传推介,加大对市场主体的培育力度,指导金融机构为自贸试验区企业提供特色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企业享受政策红利。下一步,我们一方面,继续把现有金融支持政策用足用好,另一方面,争取更多金融创新政策在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持续为自贸试验区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 网友“疯狂小队”的提问

      我是自贸试验区内的一家外资企业,想请教下对于简化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目前有没有什么具体举措?

  • 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于德志的回复

      当前,我们着力开展深化投资领域改革专项推进行动计划,探索建立更加简化的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办理流程,持续缩短承诺办结时限,已达到长三角地区先进水平。2020年12月22日印发《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简化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有关事项的通知》(皖发改外资函〔2020〕536号),简化自贸区内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程序,压缩办理时限。在简化审核程序方面:自贸试验区内涉及《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外资新建、并购项目以及有股比、高管要求等规定的:3亿美元以下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由项目实施主体直报省发展改革委受理,取消市级转送环节;3亿美元及以上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由企业直报省发展改革委初审转报。在压缩办理时限方面:《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和《自贸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中固定资产投资的外资新建、并购项目以及有股比、高管要求等规定的:3亿美元以下外商投资项目核准,办理时限圧缩至25个工作日;3亿美元及以上外商投资项目核准,省发展改革委初审办理时限压缩至10个工作日。

  • 网友“usp”的提问

      我是省内一家集成电路企业。公司对于进口高端精密设备需求量大,主要进口口岸在上海,但是这些精密设备不能在口岸进行开箱检查,请问海关是否有便利措施解决此类问题?

  • 合肥海关副关长谢国柱的回复

      您企业刚刚反映的进口的精密设备、仪器、原材料等特殊货物不宜在口岸开拆检查的问题,确实是全国同类企业的共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肥海关前期作了大量的调研。我关在总署领导和相关司局的支持下,按照海关总署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重点举措要求,积极与上海等口岸海关联系对接,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于今年1月22日在全国率先启动长三角海关特殊货物检查作业一体化改革试点。这项改革对于企业以通关一体化方式进口的需在口岸查验的货物,在信用管理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借助移动查验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实施跨直属海关(上海海关-合肥海关)的口岸和目的地分段、分类检查作业。一是改变了原先一体化通关货物必须在口岸海关实施查验的做法,解决了企业通关中的堵点问题;二是有效降低了口岸开拆查验对特殊货物的损害风险;三是降低了企业仓储、物流成本,企业通关时间平均缩短4.5天。截至目前,该项改革的试点范围已扩大到省内10家企业、325项货物,成功通关39票货物。如果您的企业有需求,可以向当地的主管海关申请。

中安在线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anhui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