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阜阳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中安在线

  石磨、簸箕、压水井、六齿扬杈……12月3日,一遍遍端详老物件,10岁的赵亚彤时而欢蹦体验、时而托腮凝思——她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农具。

  为让更多人认识农具、留住乡愁,界首市泉阳镇借助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推动农耕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如今,泉阳农耕民俗馆竣工对外试开放,500余件原本散落的老物件有了温暖的“家”,皖北农耕和民俗文化新添了一本“活字典”。500多老物件入住“新”家

  王振奎是泉阳镇综合文化站站长。为保护和传承农耕民俗文化,工作的30余年里,他广泛搜集农耕农具和民俗物件,并在泉阳镇文化馆集中展陈。

  然而,场地小、展陈专业水平不足等因素,让展陈效果大打折扣。

  2021年,泉阳镇着手申请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项目。经多方努力,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皖北民俗与农耕文化传承保护项目,于当年5月正式立项。

  “通过整合、自筹资金,建成800余平方米的泉阳农耕民俗馆,并于今年9月试开放,500余件有质量的老物件集中展陈。”泉阳镇党委委员、财政所所长任磊介绍。

  走近泉阳农耕民俗馆,青砖黛瓦白墙的两层小楼,古朴又大气。开放的庭院中,陈列着石磨、压水井等老物件。

  移步厅内,犁、耙、锄头、织布机、纺车等传统农具琳琅满目,木床、凤凰牌自行车、老式放映机等皖北民俗物件摆放整齐……

  500余件展品,集中展现了皖北豫东地区木工、石匠、铁匠、编织记忆,和泉阳及其周边人民早期亦耕亦渔的农耕生活。一袋面粉换来一杆秤

  “这杆秤,是我用一袋面粉,从临泉县长官镇换来的。”

  “这张床是泉阳大户人家的床,至少有百年历史了。”

  ……说起这些老物件,59岁的王振奎滔滔不绝。

  王振奎祖居泉阳。担任文化站站长多年,他总怀念儿时场景:夏天,在田间地头无忧地玩耍;秋天,生产队送粮的大马车从村间土道走过,赶车人大鞭子一挥,吆喝声一起……

  如何把这些场景再现出来?王振奎想到了搜集老物件。

  为此,他得空就在村里遛达、打听哪里能找到老物件……“有些是我搜集的,还有不少是乡亲们赠送的。”王振奎说,自纳入项目后,又搜集了不少有价值的物品,包含农耕器具、农耕风貌、农耕嬗变、家居生活、传统民俗等元素,物品丰富、较成系统。

  为让农耕文化鲜活起来,项目推进过程中,王振奎还将每件老物件的名称、使用方法和搜集过程等记录下来。

  如今,在泉阳农耕民俗馆,马车、马鞭、马槽、石磨、铁犁、锄头、簸箕、老木船等一系列以乡村、民俗为主题的老物件,通过图片、文字、实物、场景再现等表现手段集中展陈,全方位勾画出近现代皖北农耕民俗的嬗变全景图,堪称阜阳乃至皖北豫东地区农耕民俗文化的“活字典”。留住农耕记忆与乡愁

  寻找农耕记忆,寻味农耕文明,这些老物件,已不仅是王振奎的“宝贝”,也日渐成为大家眼中的“宝贝”。

  王振奎介绍,农耕民俗馆试开放两个多月,参观人数达300余人次。“河南周口、阜阳市直机关还有周边县市的农民、师生、机关干部都慕名而来。”

  空闲时,年过古稀的泉阳镇教门街居民徐朋林,喜欢约上几个老伙计到馆里转转。“以前全家人穿的衣服,就靠母亲的双手和这样一辆纺车织成,我常常伴着纺车‘吱扭吱扭’的响声入睡。”徐朋林说,每次看到这些老物件,就想起许多往事。

  泉阳中心小学的师生,也是农耕民俗馆的常客。“这里展陈的是老物件,珍藏的是记忆、是生活,也是文化。”校长李桂宏说,学校已组织多次参观活动,通过参观让孩子们更真切感受到耕种不易,更深入感受农民智慧,更加自觉地传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存乡忆,留乡愁,兴乡村。”界首市财政局副局长李超说,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注重农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求通过项目化手段,对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历史文物、文化遗存等进行抢救性保护,系统规范整理并以农耕民俗馆的形式留存下来、展览出去,就是要让更多的人留住农耕文明和民俗文化的记忆与乡愁,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文化元素和精神动力。

  

相关新闻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