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各地

改革策源地 新风拂面来

  • 2023-06-01 09:06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董绍杰 潘玉祥

  中国人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不仅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顺应自然的中国式生存之道。

  自古依靠土地生活的肥西山南人,一度因土地引发了生存危机。

  1978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山南人民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一场以“借地为名”的土地改革在全国拉开改革序幕;45年后,深谙土地之道的山南人民,在阡陌之中,世代相传的黄土地上,以“保障粮食安全”为前提,以“小田变大田”改革为契机,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导向,在“改革策源地”上又吹土地新风,进而衍生出“闲田变良田”“低产变高产”“稻田变虾田”等一系列“接地气”举措,不断筑牢农业强国根基,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组“数据”的前后对比

  山南一隅——城河社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核心区。

(通讯员 陈家乐/摄)

  丰乐河畔,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一望无际,一条崭新水泥路将其一分为二。农田地势平坦,田块颇大,田里水波微漾,一群白鹭立在田间地头,老农驱赶黄牛的哟呵声在岁月中无声消逝。路成网、渠通塘、沟到田,如同毛细血管遍布在田间地头。

  颇具农民朴素气质的孙启志是山南镇城河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谈起高标准农田建设,他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城河社区位于肥西县与六安市交界处,具有江淮丘陵区典型特征,高低不平的坡耕地分布其间。自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以来,城河社区以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方面为改建抓手,以田块整治、土壤改良、灌溉沟渠、塘坝建设、道路建设、田间绿化、高效节水等内容为重点,经过测绘、招标、设计、改建等程序,共改建6000余亩。

  而在改造前,这块土地上分布着2000余个田块。“小田几分地,大田五六亩。”这块土地给孙启志留下深刻的印象;改建后,农田平均面积呈10倍增长,2000块农田快速地“瘦身”到200余块。闲置田、低产田“摇身一变”成良田,以往老黄牛才能耕种的小田块,如今大型旋耕机轻松玩起“漂移”。建设以来,衬砌渠道10余千米、渠道修复近千米、土沟修建14千米、附属建筑物改建1949座、塘坝整治45口、新建泵站1座、田间道路修建42千米……一份份施工报告,一组组改建数据放到他的案头。

  十公里外,山南镇长庄村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然成形,建设3000余亩,投资900余万元,曾经的“空心村”如今活力满满。

  改造扩建不是终点,提质增效才是目标。地处江淮丘陵区的肥西山南,土壤以黄棕壤和黄褐土为主,地力较差。山南镇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在市县两级政府统筹部署下,邀请农业专家数次走进田间地头“号脉”“会诊”,最后开出“药方”——从退化土壤治理、障碍土层改良、土壤培肥等方面“入药”,保护耕作层,增加有机肥使用,提升土壤地力,适应粮食高产稳产生产需要。

  一份“科技”的明细清单

  作为农业大省,安徽在全面实现农业强国目标,充分发挥“助推器”作用。党的二十大以来,安徽省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走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之路,促进农民增收,为稳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重要作用。

(通讯员 陈家乐/摄)

  在山南镇城河社区,一份“科技”的明细清单,让农业生产处处彰显科技力量。

  10余台智能物联网虫情测报灯林立在城河的田间地头,满足虫害发生、发展、预测、预报及标本采集的需要,可实现全天候诱虫、杀虫、虫体分解;利用物联网技术,将环境气象和虫害情况实时上传,做到足不出户对虫情“了如指掌”。在山南镇“科技强农”的明细清单上,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大田视频监测系统、太阳能供电系统、高标准农田数据可视化系统等系统被明确,在其不断加持,依托高标准农田APP,有效实现监控查看、智能灌溉、农事管理、预警提醒等功能,让农业生产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记者 董绍杰/摄)

  大国“粮”策,机械强农必不可少。

  在肥西县晨富农业专业合作社里,一台全自动水稻育秧机生产线正在运转,十余名工人有序地放置育秧盘,调配基质、喷淋灌溉、机械播种……一天生产的秧苗能满足600余亩农田栽种。不远处,十个育秧大棚中,青青秧苗正在茁壮成长。水稻种植基地里,旋耕机、插秧机等十余台大型机械轮番上阵,大显身手。“生长周期长的作物,对劳动力支撑要求高,机械投入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三十多年“老农民”卫志宏是合作社负责人,从家庭式农场到拥有30余台各类大型机械的大企业,一跃成为该镇具有代表性的合作社,在农业发展中最有发言权,“无论是育秧代种业务,还是机械耕种业务,除了满足合作社需要,也逐步将业务对外发展,业态不断创新,创收方式实现了多元化。”

  一笔农民的收入账单

  5月初,小满将至,再生稻从育秧大棚移栽到农田里。

  卫志宏顶着烈日在田间地头查看,千余亩再生稻长势喜人。经过近4个月生长周期,再生稻迎来第一茬收割,留下的桩体,稍加施肥,再过60余天的二次生长,第二茬稻穗也将低头遍地黄。“再生稻一年亩产1700多斤。”他说,相较以往,二茬等于“白捡”,产量产值成倍增长。

(通讯员 陈家乐/摄)

  “新农人”沈家卫,没料到会从机械制造“跨界”到农业生产与养殖。

  出生在肥西山南的沈家卫,是合肥市红彤彤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如今,他的生活如同合作社名称一样红火。

  多年来,沈家卫一直在广东开办机械制造企业,凭借着对信息的敏锐嗅觉,企业发展得有模有样。几年前,他从家乡新闻中嗅到农业发展的新商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果断“跨界”,带着广东籍妻子,从大都市回到家乡——合肥市西南小镇,肥西山南镇。

  起初,从未接触农业的沈家卫,无从下手。“不会就学”,他暗下决心,先后走遍周边种植大户,求取真经,恰逢山南镇组织农业培训,从基建、选种、育秧、用药、管护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标准化、专业化的培训。第一年秋收,105亩农田,迎来大丰收,金灿灿的稻谷让妻子一扫阴霾,露出微笑。

  丰收后,沈卫川暗自算了一笔账:按季节种植,以水稻种植为主,辅以种植油菜、小麦等作物,综合亩均收入1000多元。今年,他将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余亩,原先水稻收入只增不减,他还准备发展稻虾养殖,让“稻田”变“虾田”,实现稻虾共生。“单纯龙虾亩均收入可达3000元至5000元。”他底气十足。

  农业发展好,核心是农民增收。

  今年70岁的汪从家,山南镇龙嘴村人。今年他在晨富合作社工作,每天工作8个小时左右,主要负责育秧大棚的管理,负责查看大棚温度、喷淋系统及日常管护,单天收入150元,月收入4500元左右。

  山南镇,与汪从家一样实现附近就业有数百人,负责农业生产各方面,受到季节性影响,月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算上亩均土地流转费500元/年,收入可观。”

  一份改革的“山南经验”

  时隔45年,山南镇前后数次围绕土地“大做文章”,总结了一套“山南经验”。

  用山南镇农办主任郭青春的话来说:45年前,“借地为名”的包产到户,为的是人民果腹;45年后,“小田变大田”的改革,目的是农民增收。从果腹到增收,是山南镇坚持“人民至上”的生动写照。

  以“小田变大田”改革为例。农田规划设计之初,设计人员必须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后,再进行方案设计;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建设当中,和政府共同“吹哨”,从基建设计、田块规划、水渠道路到一根涵管安装,都能见到群众参与的身影。“好与不好,人民群众说了算。”

  过程中,山南镇党委政府牵头,部门参与,村“两委”跟进,不定期巡查项目进度,严格把控施工质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定期召开工作调度会议,邀请群众“不断找茬”,确保高标准农田改造“不留遗憾”。

  2023年,“三区两带”城乡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深入推进,山南镇围绕G329集贤路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小井庄村、吕楼村、板墙村、华山村为中心,倾情打造集贤路一期3.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如今,驱车从市区驶往山南,途经吕楼,道路两侧,金黄麦浪已然翻涌,不远处大型设备正在作业,一张“集贤路名片”即将熠熠生辉。“三年内,该镇14万多亩农田基本实现高标准建设。”郭青春展望道,那时,春来花香飘满园、夏至麦浪层层卷、秋收稻谷颗粒满、冬迎白雪庆丰年……

  仰望星空虽美,不忘低头看路。求真务实的山南人,在前进路上不断思索:高标准农田如何成为永久基本农田,防止“非粮化”“非农化”的异变?郭青春初步思考得出,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强化宣传高标准农田的重要性,在群众心中种下高标准农田保护意识,发动群众参与到日常维护中;山南镇国土部门,将进一步提高监管力度,不断创新管护路径,持续探索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的管理模式,落实管护资金,确保高标准农田“一块不能丢”;坚持改建与提升同步推进,发挥农田最大效益,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记者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提升粮食产能仍然是首要任务,关键还是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

  近年来,安徽省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目标,抢抓落实,建设面积逐年增加,建成面积不断刷新。

  作为全省“小田变大田”改革的缩影,肥西县山南镇各项工作有序开展,诸多方面可圈可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谋划“稻田变虾田”等“接地气”改革举措,不断强化“科技助农”“机械强农”,持续探索“小田变大田”改革的“最优解答”,充分保障农民权益,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在检验中不断修正路径,最大权益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春已去,夏已至,翘首以盼的土地故事将不断演绎……(记者 董绍杰 实习生 潘玉祥)

  

编辑: 褚云梅
推荐阅读
池黄高铁4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

池黄高铁4月25日开始售票


发布于2024-04-25 21: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