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合肥 > 繁荣庐州

【群众话民生】五保老人的民生工程账

时间:2018-06-12 15:00:00 
摘要

  今年77岁的陆在炳,是合肥市包河区骆岗街道陆大村墩南村民组五保户。因其身体高又结实,乡亲们都喊他“大个子”。过去的一年里,老陆告别破旧的乡村小屋住进新房,不花钱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生活过得悠闲自在。老陆的美好生活,得益于安徽省实施的33项民生工程。

  住进新房

  2015年陆大村因城市建设,面临整体征迁,陆在炳原先居住的屋子也在征迁范围内。“拆迁前我和弟弟住在一家住在一起。农村自建的房子不是好,下雨有时屋顶还漏雨,房子隔热保温效果也很差,天热时屋内热死人,冬天屋内又冻死人。”走进陆在炳去年搬进居住的合肥市包河区花园大道欣然居4幢2608室,铺着洁白地砖的室内显得格外干净,室内冰箱、彩电、空调,一应俱全,“我是2017年8月我搬到这里居住,村里的民生工程宣传员告诉我,这是政府为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安排像我这样的特殊困难群体优先入住,每月租金每平方5元,我这个房子44平方,,钱还是村里帮支付的,住房暂时完全不要钱,等回迁时再一并从安置费用中扣除。”陆在炳住进新房,再也不担心下雨天屋顶漏雨了。

  相比原先的农村,现在老陆住的小区环境有干净的柏油路,四季常青的绿植,居民集中的室外健身场所,方便快捷的出行交通。

  “每天早晨、晚上我都下楼小跑各半个小时,坚持锻炼,好好活,托共产党和政府的福,好日子还在有的过呢!”

  看病不愁

  2017年安徽省出台健康脱贫兜底“351”工程实施办法,根据规定对于贫困人口“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保障政策,即提高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待遇水平,设定政府兜底保障线,实行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

  贫困人口通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两免两降四提高”等综合补偿后,在县域内、市级医疗机构和省级医疗机构就诊,个人年度自付费用分别不超过0.3万元、0.5万元和1万元,剩余合规医药费用实行政府兜底保障。

  实行贫困人口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贫困慢性病患者1个年度内门诊医药费用,经“三保障一兜底”补偿后,剩余合规医药费用由补充医保再报销80%。

  早在2016年下半年,陆在炳先后检查患有前列腺病和心脏病,好几次差点就过去了,医生说,应尽早做心脏搭桥手术,不然非常危险,心脏搭桥手术费,光三个支架就要六万。

  2016年11月份多,村委会民生工程工作人员了解到情况后,村里一边安慰老陆不要着急,一边垫付手术资金,并成功地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手术之后,需长期服药维持,定期入院观察治疗,每月医药费五、六百元。每次去医院检查、住院、出院都是村委会工作人员开车来回接送。可以这么说,没有负责任的民生工作人员、没有民生工程、没有温暖的政府,就没有陆在炳的今天。

  生活无忧

  陆在炳细数了一下现在生活上享受到的民生工程,“今年我享受了8项补助,帮我缴参合参保费用150元、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费用118元、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50元、基础养老金1524元、居家养老服务券7200元、电费补贴67.8元、五保生活补助6612元、重阳节时领取500元慈善慰问金。等到过年,街道还要发500元红包和价值300多元大礼包,区里还会发1000元的慰问金……,等我到了80岁,还能享受到每年600元的高龄津贴。”

  “自2016年,包河区为所有五保供养对象都购买了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在保险期限内,五保供养对象因遭受意外伤害、疾病在医院治疗的,将其医疗护理费用纳入护理保险的支付范围,由保险公司给付医疗护理津贴,最高护理津贴达到126元/人/天,全年最高总赔付达到120天。老陆现在身体硬朗着,完全可以自理。实在病到无法自理,这个保险能从根本上解决五保老人的医疗护理难题。,大大提高了该区五保对象护理保障水平,缓解了五保老人、城市“三无人员”因疾病、意外伤害等原因造成需要长期医护的个人经济压力,有效地解决了五保老人住院无人护理的难题。”骆岗街道民生办负责人张宗武说。

来源: 中安在线  作者: 陆勇
相关新闻
 
快讯
政务
视频

友情链接

中共合肥市委| 合肥市人大| 合肥市政府| 合肥市政协| 中共合肥市纪委| 市委组织部| 市委宣传部| 市委统战部| 市委政法委|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市教育局| 市公安局| 安徽文旅集团| 中安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