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淮南 > 乡村动态 > 贺疃镇

潘集法院:“巡回审理+法治讲座+案件回访”新模式

2021-04-26 14:51      作者:王倩倩 记者赵中坤
  中安在线淮南讯:“您拿到残疾补助金了吗?儿女们按时给付赡养费了吗?”近日,潘集区人民法院余占胜法官正在一高龄老人赡养案件当事人的家中进行温情回访,详细询问老人的近况。
  
  “巡回审判这种模式将法庭开到了田间地头,厂矿车间,农庄果园,不仅仅是给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也是实实在在为民办事,因此不能仅仅一审了之,通过案件回访询问群众是否满意,是检验法院是否真正为民办实事的试金石。”余占胜法官如是说。
  
  “残疾证的事就拜托您了”
  
  2013年11月,陈老汉曾与妻子以三个儿子为被告,向潘集法院提起赡养费诉讼,后经法官调解,各方就赡养费达成协议。2020年1月6日,陈老汉的妻子因病去世,三个儿子就父亲赡养一事意见不一。为此,陈老汉再次提起诉讼。
  
  考虑到陈老汉年纪大且身体残疾,法院采用巡回法庭的形式免除当事人奔波的辛苦。以陈老汉的实际情况,法官在村干部的协助下,帮助其争取到了伤残补助金,缓解其经济上的困难。
  
  庭审结束后,法官还向旁听群众开展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讲座。在该案承办法官看来,选择典型案例进行巡回审判,是为了教育广大村民珍惜亲情,莫等“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追悔莫及。
  
  此案结案近一年后,承办法官再次回访陈老汉家中,询问老人生活状况和子女赡养情况,得知老人因丢失残疾证至今仍未领到残疾补助金后,承办法官表示会尽快联系相关部门为老人补办残疾证。“我父亲的残疾证就拜托余法官了。”老人的女儿难掩感激之情。
  
  为了不断完善巡回办案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潘集法院及时出台了《淮南市潘集区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巡回审判工作的实施细则》,为进一步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该院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工作方案》,从增设诉讼便民设施、设立法官工作室等十个方面多维度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一亩地能多赚240元”
  
  “被告把土地归还给村民了吗?”“大家都拿到土地了,原先是60块钱一亩租出去的,如今是300块钱租的,一亩地多赚了240块钱,法院的这一判决真正给我们农民带来了实惠!”
  
  2020年贺疃镇秦万村村委会一纸诉状将淮南市荷香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土地租赁合同、返还全部土地并支付土地租赁费用。
  
  该案中,承办法官深入现场了解案情,实地勘查,确保全面掌握第一手证据资料,力促该案能够有效、稳妥地解决。同时向双方当事人明法析理,并开展了一场涉及土地租赁合同的法治讲座。
  
  最终,法官判决双方解除土地合同,秦万村的村民们拿回了土地并再次将其租赁,租金上涨了4倍。在这次回访过程中,针对该案被告欠付的土地租赁费,法官也进行了详细询问,村干部表示被告仍欠50多万元涉及700多户家庭2800多个村民土地租金。法官给出了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通过分期履行的方式实现村民的合法权益的建议。
  
  潘集法院要求法官对涉民生案件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审判,探索出了“巡回审理+法治讲座+案件回访”的特色审理模式。从巡回审判开始,开启了一场普法宣传的“攻坚战”,又以案件回访为收尾,为案件画上温情美满的句号。
  
  公正司法是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生命线。潘集法院弘扬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狠抓执法办案。审判执行质效连续四年位居淮南市第一。由于成绩突出,潘集法院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优秀法院”等荣誉称号。
  
  潘集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李修启表示,潘集人民法院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法官主动进行案件回访,向当事人释法说理,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给付义务,力求用真挚耐心的服务真正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用抚慰疾苦的人文关怀精神暖民心,用细致严谨的执法办案态度赢得民心。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进和完善工作源源不竭的动力,不断提升司法能力和水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王倩倩 记者赵中坤)
来源:中安在线淮南频道   编辑:
相关新闻
 
看点
文化旅游
生活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