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六安 > 扶贫

产业扶贫,让村民乐享“莓”好生活

时间:2021-02-18 08:57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裕安区城南镇关王庙村的草莓种植基地,一座座大棚鳞次栉比,一片生机盎然。正处于盛产期的草莓大棚中,一颗颗红通通的草莓如玛瑙一般,鲜嫩欲滴,甚是招人喜爱。红火的采摘场面,焕发出水果产业蓬勃发展的气息,个头小小的草莓,如今成为带动村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红色珍珠”。

  地处城郊的关王庙村,2001年开始进行草莓栽培,由起初栽培示范2亩、20亩到500亩,现在发展到1200余亩,种植户已达百余户;一亩草莓一季可收获1500公斤左右,亩产收入在1.2—1.5万元,成为关王庙村农民奔小康的主导产业之一。

  草莓产业提质升级,农民端稳了“饭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但如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做好乡村振兴文章,这一问题也摆在了镇、村干部面前。

  裕安区城南镇党委组织委员刘颜,是联系关王庙村的党建指导员,她一边带领记者走进草莓种植基地大棚查看草莓长势,一边介绍说:“为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拉动乡村振兴引擎,发展村集体经济,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2019年,关王庙村建立草莓种植扶贫基地,充分发挥党员、种植大户的‘传、帮、带’作用,让有技术的党员大户开展技术指导,聘请贫困户参与育苗、管理、摘果等工作,既让贫困户学习草莓种植技术、增强致富本领,村集体经济收入也能实现稳步增长。”

  据了解,关王庙村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占地面积近70亩的草莓种植扶贫基地,并从单一的草莓种植,发展到“草莓+西瓜”压茬种植的模式,亩收益提高至2万元左右,直接解决50余名贫困户就业,辐射周边村居、乡镇发展草莓种植,2020年该村实现集体经济收入逾25万元。

  匡光寿是该村有名的草莓种植大户,种了40多亩草莓,作为党员的他,主动联系贫困户,请他们到草莓棚里参与育苗、管理、摘果等工作。正在工棚进行装果工作的张纯兰、姚立银、刘元珍等人,长期在基地干活,一天收入有80元。“这些群众因为年龄较大无法外出打工,在我们村里的草莓基地打零工,既能增加收入也能照顾到家里。”村党支部书记张恩发对记者说。

  “能够甩掉贫困户的帽子,小草莓帮了我家大忙。”家住关王庙村新河组的孔令林说。孔令林原是一名贫困户,在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他通过学习草莓种植技术,目前拥有7个大棚草莓,一年仅草莓这一项就有15万元左右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每天大约能采摘50公斤草莓,现在批发到市场价格约12元每斤,预计每个大棚的收益在2万元左右。”说话间,孔令林难掩内心的激动。

  产业兴则百业兴。“下一步,我们将带领群众坚持走乡村振兴之路,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实现以农旅融合为主导,打造乡村旅游,让游客来了我们村有吃又有玩、实现生产、生态、生活、生意的融合发展,展现休闲农业的独特魅力。”刘颜告诉记者。

来源:皖西日报  作者:   编辑:   贺千舫
相关新闻
 
看点
扶贫
旅游

网站介绍 | 广告刊例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网站导航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