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乡镇

含山县仙踪镇“石头部落”:

开和美之花 结振兴硕果

时间: 2024-01-26 08:02
摘要

  “每次回来都有新变化!”春节将近,在外打工的叶华回到家乡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村坝桥自然村,一路走、一路看,由衷地向身边人发出感叹,“路宽了、灯亮了,村子面貌美了,人气也更旺了。”

  游子返乡,初次见到的只是六衖村的“面子”。今年74岁的徐贻水,一直守在六衖村红土坂自然村。他说:“如今的六衖村,从里到外,都已不是旧模样。道路通到门口、自来水安装到家,少了垃圾污水、多了卫生厕所,日子是越过越舒心。”

  含山县仙踪镇六衖村红土坂民宿

  六衖村,地处仙踪镇西北部的黄山山麓,山峦连绵、群峰竞秀、泉水潺潺,村中随处可见青石堆叠的“石屋”“石墙”“石路”“石桥”,因而又被称为“石头部落”。虽然环境优美、村落传奇,但藏在深山无人识,曾经的六衖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缓慢,是“空壳村”,亦是“贫困村”。

  “要想富,先修路。”搭乘“脱贫攻坚”快车,六衖村先从道路开始变样了。小路变大路,夜路变灯路。六衖村先后开展“明亮六衖”“畅通六衖”“绿美六衖”三大工程建设,建成253盏路灯,全长6公里的红梅路拓宽水泥路基铺设柏油路,姚洼路、竹子洼路、毛立洼、童大洼至油坊路铺设柏油路通行。

  之后的改变,水到渠成。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纵深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持续推进“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村容村貌实现大改善、大提升;通信、物流、教育、文化、医疗等各类要素向六衖村有序流动,村民生活更加便利;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党组织引领、“乡创客”带头、村民们共建,干事创业激情全面迸发。

  虽已是寒冬,但在六衖村,建设场景随处可见。在桂门关、徐老棚、苗竹稍、红土坂、油坊等自然村,人居环境整治不停歇,改厕、修路、亮化等工程齐头并进;六衖红土坂至苗竹稍,架石桥、铺石沟、修石墙,突出特色、精细提升,3.6公里水渠修复如火如荼;还有,梧桐山居民宿正在装修、红土坂民宿正在改造,草原天路忙着生态修复和景观配套建设……

  变现“石头”资源,“风景”成“钱景”,六衖村正朝着“和美乡村+”发展路径大步向前。近年来,六衖村不仅相继建成了黄山游击队旧址党性教育基地、高空滑索、草原天路、戏水沙滩、梧桐山居等项目,还兴办“六衖人家”,实现“六衖石头部落”商标品牌化经营,建成茶果园基地,引入艾草种植深加工项目,实现了景区观光、乡村旅游、农事活动体验、农产品销售等多业态共发展。

  如今的六衖村,春赏花、夏戏水、秋登山、冬看雪,早已摆脱“贫困村”的帽子,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合肥、芜湖等各地游客接踵而来,村民、集体携手共富,2023年,六衖村村级集体经济已突破200万元。

  “如今,六衖村入选全省首批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名单,我们又一次站在了乡村振兴的崭新历史起点。”六衖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明梅表示,新的一年,六衖村将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积极培育“和美乡村+”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等新业态,大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群众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幸福。

  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六衖村不是个例。2023年,马鞍山市大力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全面发力,推进“精品示范、全域提升”,打造和美乡村“马鞍山样板”,建成2022年度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20个,在建2023年度省级中心村20个,8个村入选省级精品示范村。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组织领导聚合力、坚持规划先行增动力、突出精品示范强引力、全域整治提升再发力,努力走出一条可复制的和美乡村建设之路。”市农业农村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科副科长何雪表示。

来源: 皖江晚报    作者: 记者 邓婷婷 通讯员 黄濛 编辑:潘轶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