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马鞍山频道
您当前的位置 : 马鞍山 > 要闻

“苗”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含山县苗木大镇的转型升级探索

时间: 2021-04-15 08:42
摘要

  图为含山县林头镇青龙村。

  昔日,在马鞍山含山县林头镇,有一条特别的“红色之路”:全长18公里的茅林路,横贯林头镇福山、青龙两个村,因“含山县第一个党支部旧址”“新四军第七师含和独立团旧址”等红色遗迹分布两边,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色之路”“革命之路”。

  如今,还是在林头镇,这条路又有了“绿色之路”的“新名字”:福山村2200亩的聚龙兴邦白茶基地、1400亩的悦福果园经果林基地、1000亩的和道现代农业发展基地、2000亩的海棠谷旅游研学基地;青龙村1100亩的瑞和碧根果基地、4000亩苗木花卉基地……这些苗木花卉和经果林基地,沿着茅林路,形成了狭长的带状分布,正在形成一条“绿色经济带”。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这片革命志士曾洒下热血的红色土地,林头人正在用“绿”色谱写发展新篇章,探索属于林头镇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子。

  苗木种植

  种植户出售苗木

  种植猫耳刺盆景

  苦恼:从“摇钱树”到“赔钱树”

  在林头镇青龙村小余自然村的村口,4月6日,顺着立在路边的“庙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苗圃”牌子,记者向苗圃的深处望去:苗木种植户石玉琪正在和周边村请来的四名村民一起“起树”,他前不久接了一个绿化工程。

  “现在搞苗木种植,就挣卖苦力的钱。”石玉琪告诉记者,“今天起了几十棵香樟树,还有一些红叶石楠,5个人手抬肩扛,累得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问及能不能挣到钱?石玉琪满脸苦笑,“刨除各种成本,能挣个两三千块钱就不错了。”

  要想富,多种树。曾经,包括石玉琪在内的林头镇苗木种植户,因种植苗木,年年有进账、家家建新房、户户有存款。以红叶石楠、香樟、广玉兰等为主的经济苗木,给种植户带来的是远胜于粮食的可观收益,也给林头镇这个苗木种植专业镇带来“苗木花卉之乡”的美誉。

  靠着苗木种植,变富的庙岗村(注:现在的青龙村,是由庙岗、青龙、青山三个村合并)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村。在其带领下,种树风潮开始向周边延展。庙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法定代表人石玉荣告诉记者,“那时就我们庙岗村种树,别的村还在种水稻、油菜,看见种树挣钱,周边小余自然村、王大垴自然村等村子也开始效仿。如今已辐射到茅林路两边18公里长的众多自然村。”

  据介绍,上世纪80年代前后,石玉荣等一批育苗能人开始领军,将育苗产业进一步做大。现在的青龙村65%以上的农户、70%以上的土地都在发展花卉苗木产业。

  经历了发展的巅峰期,四五年前,因传统苗木市场价格走低,昔日的“摇钱树”一度变成“赔钱树”。苗木品种老化、部分品种附加值较低,成为苗木种植的难题,一些普通、无特色的苗木,不仅价格持续走低,且几乎无人问津。

  “传统苗木不值钱了。广玉兰、香樟、桂花树等老品种,造型不好看的,不好卖。”石玉荣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十年前一株成品桂花每棵能卖上五六千元,现在也就五六百元。人工费的行情价是每天120元-200元。这一反一复,传统的苗木基本上就挣不到钱。

  市场,给林头镇的传统苗木种植户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课”。“不值钱的树,有的甚至就砍了当柴火。”老苗木人石玉荣满是惋惜地说,“靠销售传统苗木挣钱也越来越难。”

  思变:从“抱团取暖”到“差异经营”

  行情变了!行内人的经营理念也要变!

  “传统的苗木品种、传统的种植技术,加上不成规模的传统分散式种植。林头镇有‘苗木花卉之乡’的美誉,但苗木经济占比不高,苗木种植经济收益也不大。”林头镇党委书记马恒生说,随着几年前全国范围内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对苗木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林头镇原有的苗木产品优势被弱化,苗木种植户苗木销售的“黄金时代”过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苗木市场的“寒冬”到来。

  抱团取暖,这是苗木种植户首先想到的应对之举。2016年,青龙村小余庄自然村村民石玉荣发起成立了含山县庙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指导社员进行苗木花卉种植、提供统一销售等服务。

  “虽然青龙、福山两村的苗木种植户,基本上都加入了合作社,但还是挣不到钱。”石玉荣分析,苗木种植户看什么品种苗木值钱,就种什么,往往扎堆种植;从幼苗到成品苗木,往往需要三到五年,甚至更长的生长周期。所以,每家每户都有十几个品种的苗木。销售时,当年的成品苗木能不能卖上价,只能“撞大运”。

  石玉荣认为,“搞苗子,关键还是靠销售。靠经纪人卖,经纪人要有头脑,要有路子。”面对市场,打通销售渠道是老一辈苗木人所能想到的法子。

  村子里的年轻后生,想的却是改变传统苗木种植的品种、技术,甚至销售形态。“柴火”入盆变“黄金”——这是年轻苗木种植户曹军的应对策略。曹军也因此成为青龙村第一个吃“盆景”饭的苗木种植户。他拥有几百盆造型各异的盆景,不仅将盆景摆在村口路边售卖,还主动利用网络进行销售。“前两天卖了一株榆树盆景,8700元钱。”曹军满是自豪地告诉记者。

  利用网络进行销售的,还有年轻后生黄凯。他家的苗木主打高档的黑松。在其苗木种植基地,清一色都是黑松,约有五六百棵。弟弟黄杰正驾驶着挖掘机,在黑松林深处进行作业,计划修建一条路,方便苗木客户以及游客。

  “必须要走高档种植的路子,低端苗木挣不到钱,还浪费了林头这方好山好水。”山林承包户严方海说,他住在含山县城,退休后回到老家青龙村严郭自然村二次创业。在他的苗木基地,种植的是核桃树、黑松以及中药材芍药,还有50000棵连翘,都是高档苗木花卉,还有几十盆盆景。

  “前两天,有人来这儿拍摄婚纱照取景。”严方妻子孙功茂告诉记者,去年芍药花开的时候,有几个搞摄影的顺着小道就过来了。“放眼望去的是青山,低头望见的是鲜花,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孙功茂说,“这是我和老伴做苗木创业的初心,搞参观、搞民宿、搞农家乐,卖风景比单纯卖苗木利润更高,不能辜负这方山水。”

  转型:从“个体求变”到“全域发展”

  花木扶疏,优势自来。近年来,林头镇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与自身特色相结合,以创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镇为契机,立足自身农业产业基础、山林资源禀赋、丘陵生态风貌,大力推动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红色文化为底蕴,以村庄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的田园综合体建设。通过打造田园综合体“样板间”,“苗”绘新图景,点燃乡村振兴强引擎。

  严方海和妻子孙功茂就是这场实践的参与者。如今,林头镇有很多像严方海和妻子孙功茂这样的花木种植大户正告别传统的苗木种植和销售,跻身这场产业升级浪潮中。走近含山县绿盈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包的山场,满眼望去,都是去年底到今年初种下的1000亩青梅。对于未来,该公司总经理谷永泉充满憧憬,“三年挂果,五年盛果。今后这片青梅园每年预计将有千万元的产值。”谷永泉表示,公司还将与当地一道修好上山的道路,修建参观通道,不仅卖农产品,还要打造农旅产业。

  “生态优,村庄美,农民富。林头镇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全力打造福山田园综合体。”马恒生表示,林头镇以青龙、福山及周边40平方千米的区域为载体,立足城乡融合发展,统筹规划,大力推动以产业为驱动、以生态为核心、以现代农业为内涵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对于今后苗木产业发展,马恒生认为,要通过引进大户,把先进的苗木种植理念和市场带进来,提升林头镇苗木人的思维,对当地的苗木种植技术进行改进、品种进行改良、苗木产业档次进行提升。通过现有土地的流转,进行规模化种植,向规模要效益。目前,千亩及以上的大户有9户。截至目前,以安徽聚农兴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含山县瑞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含山县绿盈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核心,整合青龙村、福山村林业资源,分片分块打造“白茶、黄金芽”茶叶生产基地,“薄壳山核桃”坚果生产基地,“猕猴桃、梨、石榴”水果生产基地,青梅生产基地和“苗木花卉”生产基地。

  “今后,林头镇要从单纯的‘卖苗木’到‘卖生态’。”马恒生表示,要通过田园综合体建设,把几个分散且各具特色的林业经济产品生产基地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极具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农林度假基地“示范园”。

  绿色生态增动力,林头镇必将“苗”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新画卷。


来源: 马鞍山日报    作者: 张承学 杨正文 苏自山 赵欣欣 吴衡 叶知 编辑:杨雪
相关新闻
 
 
   
中安在线--马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