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08-27 07:00
  • 来源: 央广网
  • 作者: 赵家慧

  央广网六安消息 淠河、史河、杭埠河,三条原本自然流淌的河流,从1958年8月19日起被改变了命运,从此承担起润泽江淮大地的重任。

  历时14年,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受益范围涉及皖豫2省4市17个县(区),拥有七级5万里渠道,设计灌溉面积1098万亩……淠史杭灌区工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全国最大灌区。

  65年间,润泽江淮、庇佑民生、续建改造,淠史杭工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也迎来了新时代的全新挑战。

  艰苦卓绝来时路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上世纪五十年代,安徽积极投入治淮工程建设,随着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等大型水库的陆续建成,蓄水防洪初见成效。

  解决了洪水泛滥,蓄住的水如何为民所用,是治淮第二阶段的课题。一个宏伟的灌溉工程构想逐渐形成:利用这些已建成的水库,开挖人工渠道,自流灌溉江淮之间安徽、河南千万亩良田。

  1958年8月19日,建设淠史杭工程的第一锹土,开挖于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境内的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从此,淠史杭工程正式登上了新中国治水兴利的历史舞台。

横排头水利风景区内的淠史杭工程纪念碑(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横排头管理处主任李胜告诉记者,从开工兴建到1972年骨干工程基本建成通水,江淮儿女以日正常上工50万人、日最高上工80万人的“人民治水”战争,完成了近6亿立方米的土方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10米以上深切岭98处,10米以上高填方48处,创造了堪称‘人间奇迹’的治水史诗。”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相关负责人说。

  65年间,在江淮大地上,一个以防洪灌溉、城乡供水为主,生态供水并重,兼有水力发电、安全饮水、水利旅游等综合功能的特大型水利工程蓝图逐步展开:6大水库,3大渠首,2.5万公里七级固定渠道,20多万座塘堰,1200多座中小型水库,6万多座渠系建筑物,组成了“长藤结瓜”式的灌溉系统。

  淠史杭工程联通了江淮水系,实现了80%以上的自流灌溉,发挥了巨大的综合减灾防灾效益,为合肥、六安及沿渠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创造性地协调了人水关系,彻底改善了区域生产、生活和生态条件,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佛子岭水库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央广网发 黄洋洋摄)

  保障城乡饮用水

  安徽省会合肥市,位于江淮丘陵中央地带,严重缺水。据合肥市董大水库管理处调度科科长王跃介绍,合肥市的每天供水量,已经超过200万立方米。

  在诸多工程中,合肥市引淠灌溉工程——淠河灌区,就成了淠史杭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瓦东干渠、滁河干渠、潜南干渠……一条条输水干渠犹如强健有力的动脉血管,为合肥源源不断地提供水源。“每年我们要从淠史杭灌区引进优质的源水达到5亿立方米,这是合肥市供水安全的一个重要保障。”王跃说。

  淠河总干渠之上的罗管节制闸位于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境内,调控淠东、杭淠、瓦西三条干渠水位,是整个灌区唯一常年保持开启、不间断向下游输水的节制闸。这里平均每天都在以超过60立方米/秒的流量,持续向合肥供水。淠史杭灌区三十铺管理分局罗管点段长林峰自豪地告诉记者:“从我们罗管闸放下去的水,基本上都能够到合肥的两个‘水缸’,一个是董铺水库,一个是大房郢水库,是当之无愧的合肥‘水龙头’。”

  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是合肥的两个“水缸”(央广网发 黄洋洋摄)

  除了供给合肥,淠史杭也是皖西经济中心城市六安的唯一地表水源,更是沿线十余座县城和近百个乡镇居民饮水的依托。目前,有40多座水厂在灌区直接取水,保障了区域约1400万城乡人口的生活用水安全。

  经济的车轮越转越快。随着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及合肥都市圈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省会合肥正迸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预测到2035年,合肥的城市人口将超过1300万人。保障这一都市圈的用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成为淠史杭灌区肩负的新使命。

  灌溉江淮大粮仓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罗管节制闸同时承担着六安、淮南、合肥3市4县2区409.5万亩农田的灌溉任务。

  淠史杭灌区的建设和运行,彻底改善了江淮分水岭地区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条件,灌区安徽境内粮食产量约占全省1/5、全国1/100,昔日“十年九旱”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成了“年产百亿斤粮”的大粮仓:65年来,灌区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几乎相当于80个巢湖的库容;灌溉农田5.17亿亩,因灌溉因素增产粮食1590亿斤,抗旱减灾效益1600多亿元;灌区内的霍邱县、寿县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粮食生产标兵县称号。

  眼下正是水稻抽穗补水的关键期。万立成是三十铺镇罗管村的种粮大户,承包了近1000亩土地种植水稻。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田是渠边的高岗地,只需要把渠里的水抽上来,就能保障农田用水。“因为有淠史杭,再干都能丰收。有这个渠道,只要种上了就有保障。”说起2022年的旱情,万立成感慨不已,”搁在多年前,收成就都毁了。但有淠史杭,我的稻子依然达到了亩产600多公斤。”

  2022年,淠史杭工程战胜了灌区2001年以来、部分区域建设以来最严重干旱,累计灌溉引水31.39亿立方米,实灌农作物面积约1060万亩,粮食产量约700万吨,实现了大旱之年粮食稳产。如果没有淠史杭工程,1000余万亩粮食作物将超过6成绝收,由此或将造成减产约84亿斤以上粮食的直接损失。

罗管节制闸(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2012年,罗管节制闸拆除重建,新建了大断面超声波测流、闸门启闭自动化控制及视频监控等信息化系统,实现了流量、流速、水位等水力参数的自动测报、连网传输,现代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被确定为省级标准化管理水利工程。

  “我们会通过实地调研、研讨会商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灌区水源状况、作物种植结构安排和用水需求,做好供需水分析,编制供水方案,分渠道分单元细化水量配置和调度安排,科学编制了年度供水计划,统筹做好灌区生活、生产和生态等各类水量配置和调度安排。”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三十铺管理分局局长陈云介绍道,“同时,根据灌区旱情发展,不定期查看下游农田用水情况,并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形成量化的反馈报告,向上级部门反映。

  六十五载“创”辉煌

  在罗管节制闸主控室内,罗管段段长凌峰在电脑前展示着该闸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操作界面,“只需点击相应闸口,输入相应数据,就可完成动作调整。”

  65年来,不变的是河水奔涌,而灌区的管理方式早已日新月异。罗管节制闸所使用的信息化系统只是“数字灌区”项目的一个切面。

  在淠史杭灌区调度中心,工作人员打开淠史杭数字灌区综合业务平台,灌区感知、水资源调度与配置、渠道防汛调度、供用水管理等功能模块一一呈现在大屏幕上;点开雨情专题,选择好时间节点,灌区的降雨量分布数据一目了然。

淠史杭数字灌区综合业务平台(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 摄)

  在8月14日召开的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徐维国告诉记者,从1978年至今,淠史杭灌区围绕工程续建改造和管理创新两大主题,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加快管理手段向信息化方向转变,“数字灌区”项目初显成效,建立了灌区水情、雨情、工情、农情在线监测的立体感知网。

  “项目2022年开工建设,目标是实现水资源配置、供水调度、水旱灾害防御等核心业务数字化,支撑“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功能实现,全面提升灌区现代化管理水平。”徐维国说,淠史杭灌区已实现动态优化灌溉方案,支撑灌区年度供水计划和阶段性动态供水方案的快速编制,可随时掌握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情况,启动不同场景方案编制,优化蓄水、引水、提水的水源配置。

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于1958年8月19日正式动工,拉开了淠史杭工程建设的序幕(央广网发 黄洋洋摄)

  红石嘴渠首枢纽位于金寨县,是史河灌区的渠首工程。“我们在续建改造中,不仅建设了水情、工情监测和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还搭建了渠首枢纽数字孪生平台。”红石嘴管理处主任吴光明介绍,数字孪生平台可以建立虚拟模型测试设备,提高水电站安全性,降低运行成本,提升渠首工程管理现代智能化水平。

  2021年以来,淠史杭灌区进入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阶段,将数字灌区体系纳入淠史杭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规划中。

  今年春灌时节,便验证了数字灌区系统的质效,促进了水量的精准调度。“到2035年,淠史杭要基本建成‘节水、生态、智慧、共享、魅力’的现代化数字化灌区。”安徽省淠史杭灌区管理总局副局长张勇说。

  六十五载兴水安澜,江淮农业从“靠天收”变为“不愁种”,旱涝交替导致的贫苦已成过往。淠史杭工程是新中国治水兴利的一座历史丰碑,而新一代淠史杭的建设者与管理者将持续奋斗,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迈出建设现代化灌区的更大步伐,谱写出更加绚丽的篇章。(记者 赵家慧)

编辑: 付刚
推荐阅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