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 2021-08-18 23:43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陈邦兵

  2020年8月1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马鞍山考察,对马鞍山市长江岸线综合整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渔民退捕等工作给予肯定,作出“把马鞍山打造成长三角‘白菜心’”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马鞍山高质量发展擘画蓝图、指路领航。

  一年来,马鞍山市锚定打造长三角“白菜心”新发展定位,积极对标“杭嘉湖”,以生态环保高水准、经济发展高质量、开放联动高水平、城乡建设高颜值、人民生活高品质“五个高”为目标,以“创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示范区”为抓手,以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产业转型、城乡融合、社会治理“五大提升行动”为路径,加快打造生态优、产业强、活力足、城乡美、百姓富的长三角“白菜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奋力走出一条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高度统一、相互促进的新路子。

QQ截图20210818224225.jpg

  长江马鞍山段东岸风光

聚焦生态环保高水准,打造生态优的“白菜心”

  “争取年底多给参股的上岸渔民分红,带领大家一起致富!”今年以来,退捕渔民、“三姑娘”陈兰香的生意蒸蒸日上。去年退捕上岸后, “三姑娘”一家先是住进了政府安置的新房,后又成立劳务公司当起了老板,公司业务越做越大。

  “三姑娘”一家生活的变迁,折射出马鞍山“坚持生态优先,勇当长江大保护的模范生”的坚守和追求。

  全面完成长江干支流4823个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监测和溯源,推进分类整治,纳入信息化监管;对315个住宅小区、220条道路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城区35条黑臭水体完成整治;推广园区“环保管家”……马鞍山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把生态环保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最大的责任、最大的发展、最大的民生来抓,环保整改工作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考核全省第1。全市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长江马鞍山段美丽蝶变,长江禁捕退捕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安徽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打造产业强的“白菜心”

  走进被誉为“最强大脑”的马钢智园,一块块巨型屏幕上数据滚动更新,生产指令从这里精准下达,现场实况在这里尽收眼底。这得益于去年以来宝武马钢大力实施的智能化改造, “1个智慧中枢+5个智控中心”的新型管控模式让企业的效益、质量和发展空间大幅提升。

  以“智造”引领提升发展质效的深刻变革,让宝武马钢焕发出全新活力——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4亿元、利润总额98.82亿元,经营绩效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QQ截图20210818224255.jpg

  马钢智园内景

  亩均税收达到462万元,增长近5倍,这是颐海(马鞍山)食品有限公司“精耕细作”交出的靓丽“成绩单”,办法就是大力实施智能化改造、技改升级。

  马鞍山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建立起“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实行差别化资源配置,去年以来倒逼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261户,清理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低效用地1.3万多亩,“种”出了一片片经济“高产田”。

  算好“亩均”账做优存量,用好“标准地”做强增量。马鞍山作为全省“标准地”改革试点唯一城市,工业用地“附带”亩均税收、能耗标准、环保标准等指标一同公开出让,实现“拿地即开工”,让一大批“一高三强”项目加速落地。

  传统产业“脱胎换骨”,新兴产业“强筋壮骨”。

  总投资110亿元的蜂巢能源动力锂离子电池项目、总投资50亿元的天能电池项目、总投资25亿元的吉利新能源重卡项目等纷纷落地……今年上半年,全市招商引资亿元以上新签约工业项目234个,同比增加19个。

聚焦开放联动高水平,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

  今年7月10日,宁马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管委会正式揭牌。这是马鞍山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与沪苏浙等高对接的务实行动。

  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马鞍山一马当先。

  围绕南京、合肥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招商,形成郑蒲港新区半导体、慈湖高新区通信通讯、经开区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省际产业合作园区风头正劲,马鞍山青浦工业园已引进6个项目,总投资68.5亿元,全部开工建设;省际毗邻地区合作日益紧密,南京浦口-和县、合肥巢湖-含山、南京滨江开发区-慈湖高新区等毗邻区域融合发展实现全覆盖。

  深度融入南京、合肥都市圈,勇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打造活力足的“白菜心”,马鞍山着力打好“开放联动牌”。今年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中,来自沪苏浙地区的分别占比54.6%、54.3%。

  贯彻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马鞍山的国际视野更加开阔。今年上半年,全市实际利用省外亿元以上项目资金820.2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84663万美元,顺利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工作目标;全市进出口总值237.9亿元,同比增长46.8%,位居全省第四。

聚焦城乡建设高颜值,打造城乡美的“白菜心”

  卫生死角清除了,违章搭建不见了,宝武马钢厂区成为花园工厂,一个接一个公园绿地成为风景线……往昔尘土飞扬、脏乱不堪的205国道沿线的蝶变,给市民带来诸多惊喜。

QQ截图20210818224323.jpg

  综合整治后的205国道一角

  一年来,马鞍山市聚焦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推动城市能级和功能品质大幅跃升,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形成一江两岸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城市品质在提升。全面推进205国道沿线25.8平方公里开发整治;围绕宁马城际、巢马高铁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开发阳湖片区,启动高铁新城建设,完善秀山新区功能,打造现代化新城区。加快建设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

  智慧城市在加速。加快打造“城市大脑”,建设大数据中心、运营指挥中心,建成政务服务“一朵云”,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拓展“城市大脑”场景应用。

  乡村振兴布新篇。重点打造含山褒禅山、和县鸡笼山、当涂大青山和江心洲等7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推进农房集聚、村镇提升。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域建设美丽乡村。

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质,打造百姓富的“白菜心”

  作为大北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居民代表协商会成员,老党员康恒宝每天都会到改造现场看一看。今年马鞍山市计划投资1.6亿元对大北庄小区进行改造,涉及133栋住宅楼、4360户居民,投资额度、改造体量和涉及居民群体前所未有。

  今年,马鞍山市老旧小区改造数量达到115个,改造数量和投资规模全省第1。实施357项重点民生项目和516个微民生项目,加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3项民生工程扎实推进,每年办好10件市级民生实事。就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养老等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扩面提标,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排名全省第一。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推深做实,居民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今年7月16日晚上,长三角非遗项目特邀展在马鞍山市采石古镇闪亮登场,来自江浙沪皖四省的20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非遗项目让观众大饱眼福。

  一年来,马鞍山市加大文化供给,更好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扎实推进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截至目前,全市已免费开放7个公共图书馆、6个文化馆、1个美术馆、47个文化站和4个博物馆。精心打造了10个样板乡镇(街道)、100个样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都免费开放。同时,逐步扩大“周末大讲堂”、“马鞍山读书节”等一批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持续推进“送戏进万村”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让广大市民群众享受“看得到、看得起、看得懂”的高档次、高规格和高水准的文艺演出。

  实现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覆盖,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百姓之家;上线 “随手拍 马上办”平台,通过对不文明行为的曝光和处理,大力倡导和弘扬文明行为;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志愿活动,发动全体党政机关干部、各类社会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劝导活动;创新开展犬只管理、电动车综合治理、停车秩序整治等专项工作……马鞍山市以2020年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为新的起点,发布《马鞍山市实施文明创建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进一步提升全市文明城市创建水平,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砥砺初心。

  马鞍山市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一马当先、走在前列,奋力打造长三角“白菜心”,答好总书记交给马鞍山的时代考卷,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陈邦兵)

编辑: 朱新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