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1-10-20 00:08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10月19日,安徽省经信厅召开“喜迎党代会皖美制造这五年”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安徽高举民营经济发展大旗,狠抓专精特新、融资促进、企业服务等一批特色工作,以有温度、有力度的硬招实招新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3万亿元,同比增长3.6%,民营经济“66789”的特征进一步彰显,贡献了60.6%的GDP、68.1%的税收、70%以上的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2016至2020年,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7.7%,对GDP增长贡献率始终保持60%以上。今年1-8月,全省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占全省规上工业58.2%;民营经济实现税收2428.6亿元、增长17.6%,占全省税收68.1%;新增上市公司11家,其中民营企业10家。民营企业家已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大力培育市场主体

  五年来,我省坚持抓大、培优、扶小、育新相结合,制造业企业梯队活力迸发。在聚焦民营育主体方面,我省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上台阶行动,出台“民营经济政策30条”,每年举办“创客中国”安徽省创新创业大赛。截至今年8月底,各类市场主体超600万户,其中民营企业169.2万户。

  我省按照“双创→高成长型小微→规上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领航企业”梯次路径,培育了2818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户均发明专利5.7个,其中75%是高新技术企业,户均主营业务收入2亿元、是规上中小工业企业的1.5倍,户均利润总额1860万元、是规上中小工业企业的3倍,以规上中小企业六分之一的数量,贡献了四分之一的利润。加大资金奖补力度,对省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冠军企业和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奖补。

  围绕四基补短板,我省在全国省级层面第一个出台支持“专精特新”发展意见,实施“小巨人”培育行动,鼓励专精特新尤其是“小巨人”企业围绕工业“四基”重点领域深耕细作、树立精益精品意识、练就独门绝技、补短板锻长板,截至目前,我省共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9户,争取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小巨人”企业91户。

  创新开展融资服务

  我省创新建立宣贯直通基层、融资直击痛点、政策直达企业“三直机制”,打好“贷、投、融、担、补”融资服务组合拳。深化政银企合作,近年来,省经信厅与省内十余家银行签署框架协议,推广“专精特新贷”“无还本续贷”“技改贷”等信贷产品,2020年合作银行累计发放专项信贷1900亿元,今年1-8月发放专项信贷2700亿元。

  我省支持企业开展直接融资,设立省“专精特新板”,组织四批共634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省区域股权市场挂牌,企业融资覆盖率达58.4%,户均融资1437万元。截至8月底,全省在主板上市公司138家,其中民营企业80家。设立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基金,截至8月底,累计完成募资111.17亿元,对185户中小企业投资61.06亿元。

  近年来,我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设立省小额票据贴现中心,连续5年累计贴现超2000亿元,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约14亿元。用足用好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政策,2018年以来我省累计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降费奖补资金11.6亿元,连续四年位居全国第一,全省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担保费率进一步降低。2020年,我省政银担业务平均年化担保费率仅为0.87%。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为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我省聚焦制造强省、民营经济,2017年、2018年、2021年三次召开高规格的万人大会,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出台制造强省“10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30条”、民营企业改革发展“29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等系列文件。特别是今年4月8日,全省优秀民营企业家和优秀民营企业表彰暨推进“十四五”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万人大会隆重召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营经济25条”)。这是“十四五”全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大会,出台的“民营经济25条”意见是“十四五”全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个文件。根据“25条”规定,省民营办对省授予称号和表扬的优秀民营企业法定代表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发放徽商服务卡,会同省有关职能部门制定管理办法和服务指南,提供医疗就诊绿色通道、未成年子女入学、申请职称评审绿色通道、乘机绿色通道等多项优待服务。

  我省还加强民营企业权益保护,2019年5月,完成《安徽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修订,我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后,全国率先完成中小企业地方性法规修订的省份。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工作,累计为2.8万余户民营企业清理欠款143.7亿元。

  建立省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皖企服务云APP),开发在线融资、在线征信、线上志愿服务中心、皖企登云服务平台等对接平台,注册用户2万多家,实现政策推送一键直达、诉求办理一网通晓、企业服务7×24小时“不打烊”。

  实施新徽商培训工程,优选“双一流”高校,围绕新生代接班、高管能力提升、创业新人赋能等重点专题,开展中长期订单式培训,每年培训企业高层次人才100人。举办“新时代•新制造•新徽商”大讲堂市县行活动,每年培训企业2000家以上。开展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活动,每年诊断企业100余家,提出改进措施1000余条,有效提高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凝聚民营经济发展合力

  为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省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组长,各市、县都成立了高规格的发展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形成了省市县上下联动、高位推进的工作机制。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建立省市县领导干部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制度,每位省领导点对点联系2户民营企业,带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结对联系2.5万户民营企业。建立与民营企业家直通联系机制和龙头骨干企业项目库,“一企一策”给予重点帮扶和关注,为民营企业重大业务洽谈、战略合作签约、项目开工投产、新产品下线等关键环节提供“站台”服务。

  此外,建立健全协调调度、统计监测、考核表彰等推进机制,每年对全省16个市、104个县(市、区)发展民营经济情况进行考核,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对考核位次居前的市、县通报表扬,在用地和信贷政策上给予激励,考核结果纳入省委年度综合考核、省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记者 汪乔 实习生 梅至仪 王静娴)

编辑: 朱新水
推荐阅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