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从“中新苏滁”看长三角跨省产业合作

  • 2023-06-05 06:28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朱胜利 方舢 班慧

  安徽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推动的结果。“插班生”如何交出“优秀答卷”?

  “窥一斑而知全豹,处一隅而观全局。”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中新两国、苏皖两省、苏滁两市合作共建园区,其发展历程是安徽“主动靠上去、全力融进去”,借上长三角的“东风”、搭上一体化的“快车”蓄势进发的缩影。

  在中新苏滁高新区,晋阳电子(滁州)有限公司9条生产线一天生产的3万片电路板,装入恒温恒湿的集装箱,经一个半小时车程就来到了江苏南京新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再组装成为一台台电子产品,发往世界各地。

  “虽然现在身处安徽,但跟在江苏没什么差别。无论是园区配套还是营商环境,都是熟悉的‘配方’。”晋阳电子(滁州)有限公司人事总务负责人李宏博说。

  一片电路板、一个半小时,展现的不仅是安徽与江苏两省的高新技术产业链接,更是安徽思想观念上的全面融入、体制机制上的等高对接。

  改革创新是安徽最宝贵的遗传基因。11年前,安徽以江苏苏州工业园为蓝本,建立中新苏滁高新区,开创苏皖两省合作共建开发园区的历史先河。中新苏滁高新区获“长三角共建省际产业合作示范园”等荣誉。

  11年来,这个园区从一个呱呱落地的新生儿,一年年长身体、增见识、树理念,正努力成为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引领性、标志性成果。它的“成长密码”,或可为安徽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探出一条宽广的路。

  不破行政隶属

  打破行政边界

  当年,面对滁州清流河边的一片荒坡滩涂,为何笃信园区发展有未来?

  “苏州气质”,滁州爱沃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彭世云有着敏锐的市场嗅觉,带领团队首家入驻中新苏滁高新区。

  不谋而合者众。许多企业相继入驻,许多项目相继落地,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投资项目8 个、国内外上市公司投资项目39个,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61个。

  诚然,于滁州而言,苏州工业园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但换个角度看,安徽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生态资源良好、内陆腹地广阔,于苏州,“桥头堡”滁州正是牵手的好伙伴。

  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以共建园区为支撑,进行市场化合作,是皖苏两省的解题路径。中新苏滁高新区以“开发公司+管委会”的双主体运营模式,让苏滁两地通过股份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

  “园区一级土地开发成本和二级土地市场交易收益,按照协商好的比例,由中新集团与管委会分摊、分享,既保障开发所需的资本投入,也保障政府的土地收益和企业的投资收益。”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军章说。

  绑在一起干,推进一体化,倒逼高质量。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是深耕动力锂电池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2018年,该公司在园区拿地千亩拓展生产基地,还从苏州带来了7家链上配套企业。该企业基地总经理戚思龙感慨:“越来越多的苏州企业转移过来,几乎占据‘半壁江山’,走在园区里时不时就会遇到几个苏州的老熟人。”

  与此同时,中新苏滁高新区还建立“一会两委”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开发公司、管委会联席会议,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和规划审批工作委员会,坚持重大事项共同协商、共同决策。

  在当地,一个招商引资项目被否决的故事具有代表性。

  当时,一家重型卡车企业有意布局中新苏滁高新区,且投资额度大,管委会也很看好。但在联席会议上,中新集团觉得该企业不符合园区“专精特新”的产业定位,拒绝该项目落地。

  “这进一步证明‘双主体’有利于打破管委会单一行政决策,突破‘唯GDP论’的招引局限,提高园区项目整体质量。”刘军章深有体会地说。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打破行政壁垒,突破“条条框框”,提高政策协同,促进要素流动,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大尺度”放权

  引领性变革

  “今年2月入驻园区,仅仅用了43天,我们第一批产品就投入试产,创下集团公司的最快速度纪录。”安徽斯拜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尧说。

  “跑赢”的关键,是中新苏滁高新区参照苏州工业园模式,在全省独家实行的“二号章”行政审批制度。

  所谓“二号章”,是指省政府赋予园区管委会在项目审批、土地、建设、环保等方面享有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这意味着企业不出园区,就可办好涉企事务,大大降低时间成本。

  省里“大尺度”放权,放开的是传统行政观念的束缚,催发的是园区上下的思想观念变革。

  为接稳用好经管权限,滁州市专门派出相关部门业务骨干组成筹建团队,前往苏州学习园区扁平化管理经验,让既精业务又懂管理的干部队伍快速成长。

  中新苏滁高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甘澜,即是园区筹建团队中的一员。甘澜认为,与园区11年栉风沐雨,相伴成长,带给自己的最好成长礼物是思想观念的变革。

  “以前我们为企服务,侧重的是代办业务。但是,苏州的经验告诉我们,比服务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发展赋能。”甘澜说。

  观念变革孕育创新动力。

  甘澜与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走访发现,园区科创型中小企业居多,资金短缺常常成为制约它们发展的重要因素。

  于是,在学习苏州工业园金融助企政策的基础上,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因地制宜,创新开发“园区e贷”金融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12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10亿元授信额度。其中,协助13家企业获批4320万元。

  变革效应不断放大。

  “跨省共建开发园区不仅促进两省两地产业深度对接,也为两省两地干部常态化互动创造平台。”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徐映珺介绍,除了坚持选派干部赴苏州轮训之外,园区自去年开始还定期举办苏滁大讲堂。

  翻开苏滁大讲堂记录,既有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土地储备中心主任沈永谨讲解如何调节工业用地保有成本,助推项目优胜劣汰,又有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委副主任许金芳分享城市精细化管理经验,还有苏州工业园区原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杨建中梳理苏州工业园区开放创新综合试验与产业转型的历程……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承载,引入新思想新观念,中新苏滁高新区把这当成自己的使命。

  “截至目前,苏滁大讲堂已举办13期。每次授课内容都直面园区发展所需,还吸引了滁州市直部门干部前来学习。”徐映珺说。

  思想观念变革是引领性的变革。在许多考察过中新苏滁高新区的干部眼里,该园区思想观念变革是“关键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将激发地方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长板持续拉长

  短板不断补齐

  当前,安徽正处在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上升期关键期。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安徽最大的发展红利、最大的发展动能。

  全面融入长三角,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我们既要认清“长”在哪里,在贡献长板中服务国家战略;又要找准“短”在何处,在补齐短板中跟上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步伐。

  以苏州工业园为参照样本,审视中新苏滁高新区发展,倾听园区各方面反映的“成长烦恼”,我们还能更清楚如何扬长补短。

  以大家谈及最多的人才缺乏为例。

  “我们希望有更坚实的人才支撑,能在滁州开展研发设计,让研发和生产无缝衔接。”彭世云说,单凭企业的力量,难以形成人才集聚的规模效应。

  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曾在苏州工业园工作的张尧认为,当地通过发展教育为企业输送急需人才,而安徽“大校、大院、大所”集聚,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中新苏滁高新区可“背靠大树”,补齐教育短板,加强人才供给。

  创新平台吸引人才。安徽作为全国创新型省份之一,以创新型省份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抓手,着力打造各类创新平台是题中之义,也为中新苏滁高新区补齐短板明晰了路径。

  “园区搭建了苏大天宫科技园、灏谷科技园等创新平台,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企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围绕企业自主创新、创新平台建设、产品研发、技术攻关等11个方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让人才等要素充分活跃起来。”作为长期关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刘志迎对园区的发展充满信心。

  优化环境留住人才。“按照计划,再通过7年到8年的努力,园区将继续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带动区域投资1300亿元,常住人口20万人左右,建成融产业、商贸、金融、居住于一体的现代产业新城。”中新苏滁高新区经济运行局局长陈涛说,园区坚持高品质产城融合发展,将为各类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条件。

  长板持续拉长,短板不断补齐,典范效应已初步显现。江苏省苏州市与安徽省阜阳市签署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明确提出借鉴中新苏滁高新区合作经验,共建苏阜合作园区。

  中新苏滁高新区的跨省共建模式正加速裂变。

  记者手记:

  从一扇“窗口”看长三角一体化

  从低矮平房到连片厂区,从发展洼地到投资沃土,从荒郊田野到产城一体……数年间,中新苏滁高新区从“施工图”变为“实景图”,成为长三角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样本。

  观察安徽从“旁听生”“插班生”变成“正式生”“上进生”,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历程,中新苏滁高新区或许是重要的“窗口”之一。

  作为中新两国、苏皖两省、苏滁两地合作共建园区,中新苏滁高新区肩负着探索推进扩大开放、促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任。

  中新苏滁高新区不是苏州工业园成熟发展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结合自身要素禀赋的全新探索。从破除行政壁垒入手,中新苏滁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招大引强、招外引新,全方位参与融入、合作共享,擦亮“高新”底色,迸发出强劲发展动能。

  只有思想观念上与沪苏浙全面融入,才能在行动措施上与长三角的发展跃动同步。采访中,记者感受到,苏滁两地干部间的常态化学习互动,带来的是发展理念差距不断缩小、产业深度对接协同、区域价值日益凸显,跨区域融合走向更宽更深更实。

  潮涌长三角,拥抱一体化。如今,在这片前沿阵地,处处跳动着强劲的发展脉搏,新一轮蝶变势不可挡。(记者 朱胜利 方舢 班慧)

编辑: 陈邦银
推荐阅读
安徽组团式教育援藏结出丰硕成果


发布于2024-09-10 09: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