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安徽要闻

  • 2024-03-08 05:56
  • 来源: 安徽日报
  • 作者: 任雪山 束莉

  作为明清时期享誉海内外的思想文化流派,桐城派的广袤支脉和丰硕成果至今尚待系统盘点与整合利用。加快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怎样合理利用桐城派丰富的学理积淀和强劲的文化号召力,为我省文化、教育,乃至政治、社会等领域的发展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启示?

  前不久,安徽省桐城派研究会、安徽大学桐城派研究中心、安徽大学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合肥大学语言文化与传媒学院联合主办首届桐城派研究学术年会。国内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桐城派经典文献的深度整理、代表作家的多维研究、区域文化的传承转化等议题,融合跨地域、跨学科视角展开热烈研讨。以文学研究为基础,文史哲互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相碰撞,一批新方法、新观点随之涌现,丰富了桐城派与安徽文化的理论内涵。

  古籍深度整理,是研究的基石。“以建设《安徽文库》为契机,在经典文献深度整理的基础上,加强桐城派研究的人文性与创新性,推进桐城派研究的理论深度与学术广度。”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副主任胡中生结合安徽古籍整理的历年经验和目前所面临的课题,提出以上建议。经典古籍之外,年谱、尺牍、日记、游记、史志、舆地、文学选本等“非主流”材料,近年来逐渐成为讨论热点。经典文献整理与新兴文献集群研究的齐头并进,将带动桐城派研究走向新境界。

  历史上的桐城派以古文著称,而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传承最久、作者最多、影响最广”的文派,与其海纳百川的学术品格密切相关。本次年会发表的成果,不拘领域,视角多元,与桐城派的学术特征若合符节。

  横向上凸显区域文学交流。与会学者对明清皖江文化中的景观遗存、清末北方桐城派的构建、晚清桐城派的海外游记等提出见解。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欧明俊认为,只有在区域与全国双重视野中把脉桐城派与安徽文化,才能凸显相关研究的深远意义。纵向上关注历代文脉流衍。与会学者关注到姚鼐弟子群的文化接续谱系、“后姚鼐时代”韩愈诗文的理论价值、吴汝纶承上启下的特殊文化地位等论题。各研究领域的交相融汇,令人瞩目。“跨学科是当前古典研究的出路与亮点,应在扎实做好基础研究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经史子集各学科的优势,在学科碰撞中绽放思想花火,推进桐城派研究与文化谱系的赓续。”对于桐城派研究中跨学科视角的重要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达敏这样总结。

  桐城派的经世情怀,也是本次年会讨论的热点之一。“区域文化既具备地方性,也蕴含公共性。”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马茂军认为,面对中国三千年学术积淀与全球化思想浸染,应激活桐城派的文章活力与经国济世的精神品格,把桐城派义理与当代安徽文化相结合,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安徽大学教授吴怀东认为,桐城派研究已成显学,今人的研究要回归文本,立足经典,重视桐城学人从文章撰写实践中提炼出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文论,构建新时代安徽文化新版图。

  “桐城派研究是一个蓬勃发展而又充满张力的学术领域,从文派到诗派再到学派,从理论观念到思维方法,从个案分析到知识谱系建构,桐城派研究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十足的活力与飞扬的激情,令学界瞩目。”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张德建对近年来的桐城派研究给予这样的评价。历史上的桐城派作为文化共同体,具有突出的思想张力与学术黏性。研究者们的汇聚,集中展现了当下桐城派研究的群体规模与蓬勃生机,深化了对桐城派的知识研究,拓宽了桐城派的学术边界,是擦亮安徽文化标识、彰显安徽优质文化资源的一次有益尝试。

编辑: 武宇
推荐阅读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