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创人员
出品人:章理中
总策划:陈鹏运、王根喜
编 辑:毛书兵
设 计:胡高荣
前 端:余丽
视 频:王浩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印发 全文和解读全在这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国新办举行《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会(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12月6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罗文,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樊金龙,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飞,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邓向阳介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安徽
浙江
江苏
上海
长三角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为何上升为国家战略? 如今的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长三角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上海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对于上海的角色定位,《规划纲要》提出,要提升上海服务功能。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规划纲要出炉,对标“未来的长三角”,江苏该怎么做?
这份《纲要》在哪些地方“点名”了江苏?又给江苏出了哪些“题”?江苏各地又该如何抢抓这一轮国家战略的机遇,交上“优秀卷”?...
重磅文件发布!“未来的长三角” 浙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浙江正以更高质量、更大格局、更强合力,推进接轨融入上海、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
安徽“两地一区”定位明确 扬皖所长,主动作为
日前公布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立了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的总定位,明确了安徽“两地一区”的分定位...
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面积35.8万平方公里)。以上海市,江苏省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盐城、泰州,浙江省杭州、宁波、温州、湖州、嘉兴、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27个城市为中心区(面积22.5万平方公里),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注:以下城市排序不分先后]
2018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6月1日在上海举行,会议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 2020年)》编制完成为标志,进一步明确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
新时代,长三角三省一市精诚合 作,携手共赢,更高质量的一体化,跃然眼前。各地已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实施方案, 未来长三角地区将建立“N+1”规划体系。“1”为《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N”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科创产业协同发展、城乡区域融合发展、生态环境共同保护、 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多个专项规划。
为深入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发挥上海核心城市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推动国家战略更好贯彻落实,制订本实施方案。
了解详情
重点推进产业创新一体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绿色发展一体化、公共服务一体化、省内全域一体化等“六个一体化”。
方案结合浙江实际,启动实施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高层次扩大对外开放、高普惠共享公共服务等九项重点任务...
扬皖所长,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绿色发展样板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城乡深度融合,建设长三角联通中西部的重要开放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