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资料库

  • 2021-03-17 17:19
  • 来源: 中安在线
  • 作者: 许丽雯

  暮春的傍晚,楼下的泡桐树开了花,香气灌进了屋内,沁人心脾。母亲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我们给她买的放歌机里正在放汤灿的《家乡美》:“家乡美,家乡美,最美是那柔柔的家乡水,水边的风儿轻轻吹……”

  母亲时不时抬头看看远处若有似无的山峦,然后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知道母亲又想起在老家安徽六安度过的那段老时光。

  母亲是在一个六安裕安区固镇镇的一个小村长大的。

  老妈说多年前水清岸绿,河水清澈见底,一到夜晚青蛙叫声不断。

  从前每家每户出门都有河埠头,与河道相连。母亲说那时吃水就靠村里的这条河。

  从前的河也是很清澈见底的,小时的母亲口渴时随便趴在河边一饮,既解渴、又凉爽。

  河两边还栽满了玉兰花,母亲说,每每走到那儿,芬芳扑鼻,淡淡的清香萦绕在身旁。

  那时候河里还有各种鱼虾、贝类,夏天到了,常常有小孩突然高喊着:“抓着螺丝啦”!”只见孩子们都低垂着头,屏着呼吸,高抬着脚轻轻落入水中,睁大眼睛寻找着螺丝留下的,那细细长长地像蚯蚓一样的足迹。

  夏日的傍晚,有不少孩童沿着水边嬉戏打闹,用脚溅起高高的水花伴着欢快的笑声落到水面上。

  白天,家里的大人们去河对面劳动,都是挽起裤脚蹚水而过,干完农活就顺便在河里洗干净了再回家。

  如果赶着毛驴车慢行,母亲说,会有一条河流始终伴在你左右,那水面的静,水底的清,水中枝桠交错的倒影,会让你在满目清凉中静下心来。

  童年的母亲午睡后会把西瓜泡在大人挑来的冰凉的河水里。卖冰棍的人路过院子门外,笃笃敲响木板。黄昏时,用水和盐煮上一大篮子洋芋。吃完晚饭,早早抱着竹床子放到河边乘凉。夜空繁星,密密麻麻,躺在河边的竹床上看星星。有老人在旁边唱乡间小调。

  那时候,村里的河岸边是最热闹的地方:来来往往挑水、做活儿的男人们;淘米、洗菜、洗衣服的女人们;欢呼雀跃的孩童们。

  再后来,由于村内养殖禽业的发展和沿线的企事业单位排放污水,昔日清澈的河水不见了,水里可爱的鱼儿不见了,河边美丽的鲜花不见了,可爱的麻雀也消失了。

  河水浑浊不堪,过往的行人行色匆匆,河中漂浮物随处可见,两岸杂草丛生……

  再后来,母亲因工作调动离开了安徽,但我们知道,她是很想念曾经在家乡小河畔度过的美好时光的。

  近几年,我们在新闻中得知六安市正在积极开展“清河行动”整治河道,并建立了河道保护的长效机制,在整治中,政府对整个河道分段清淤,清理了河中生活垃圾,并进行了曝气处理,并对河道全面进行截污纳管和清理淤泥,整治工作已初见成效。

  我们听到这样的新闻都非常高兴,尤其是母亲。

  天气渐渐暖和后,在今年春暖花开的日子里,我们陪着母亲来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家乡。

  到达那儿,一眼望去,平整干净的街道小巷,整洁怡人的农家小院,迎风摇曳的花草树木,处处弥散着乡镇特有的“小清新”。

  便民办事大楼、百姓公寓、蔬菜基地、老年健身文化活动中心、新修广场等,都是这里值得驻足的好去处。

  走进蔬菜基地,放眼望去,一大片绿油油的蔬菜,长势喜人,铺满田间地头,披黄抹绿,鲜嫩欲滴,缀满枝头,垂实如珠,一派硕果飘香景象。多名村民正在基地里锄草、浇水、采摘蔬菜等。

  在村里,老家的亲戚接待了我们,其中一位是母亲的外甥,我喊他表舅,表舅告诉我们,这几年六安市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抓手,做好河域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河流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河长’的姓名、管理职责、监督电话都在这块公示牌上,发现河流水质有问题,老百姓一个电话就能找到相关责任人,自河长制实施以来,为保护生态环境,净化河流水源,全市的河流水质都有了明显改善”表舅一边介绍“河长制”的实施,一边感慨这些年治水机制的完善。

  变污水为清水,变清水为秀水,是六安人近年来苦苦求索之事。

  走在小村的河边,可以看到水流并不大,却干净清澈,有成群结队的野鸭和一些不知名的水鸟在这里栖息、觅食。

  岸上岸下有戴着红袖章的河长。他们仔细地巡河,为了方便打捞水中的垃圾,他们自制工具,在长竹竿上再装上铁钩,必要的时候还要下河打捞。   

  翻开河长们的日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次的巡查情况——巡查时间、巡查路线以及发现的问题等都写得清楚明晰。

  固镇镇是皖西白鹅养殖大镇,村干部通过协调,将白鹅养殖大户,搬迁到汲河村内的池塘和水田里养殖,远离水源保护区,既维护了养殖户的利益,又保护了汲河水质。

  如今河水环境整治后,河水的变化,环境的变美,让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更让人感到欣慰的是,村民的观念也在转变,生态保护意识在增强,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乡村振兴,既要让口袋富起来,更要让环境美起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觉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动中。

  我们随意走近河道边的一户农家乐,只见一家人正忙着洗菜,而一盆洗过菜的污水,全部倒进了旁边的两只大桶。

  店老板告诉我们,为了让村里的清清河水万古流,村民和他一样,从来不将洗菜、洗碗、洗衣等用过的污水直接倒进河水中,而是全部收集起来,由管道输送到村里的污水处理池进行净化处理后再利用。

  傍晚时分,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晚霞之时,小河也被染成红色,当水波泛起,那映照在波上的霞光又红又亮。

  我们看到母亲站在村里的绿道边举目四望,清澈的河流蜿蜒盘旋在风景秀丽的村庄,沿河两旁,树木枝繁叶茂、郁郁葱葱,俨然一条天然的绿色通道。

  是河的柔指在把山的思念轻轻揉匀,是母亲老家六安市极富成效的生态水韵建设把母亲积累了几十年的乡愁慢慢抚平……

编辑: 杨滟
推荐阅读
“西溪南”游人如织


发布于2024-05-06 06:02:01

奋斗的身影


发布于2024-05-06 06:01:59

“红五月”拼出加速度


发布于2024-05-06 06:01:56

【文化视界】万古存真徽墨香


发布于2024-05-06 06:01:51

武王墩 跨越2000多年的发现!


发布于2024-05-06 06:01:50

奋楫蓝海,壮大新兴产业


发布于2024-05-05 02:06:22

热点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