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安徽新闻 > 资料库

  • 2022-11-21 18:38
  • 来源: 新华社
  • 作者:

  这是2021年10月29日拍摄的凌家滩遗址墓葬祭祀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新华社合肥11月15日电(记者陈尚营、赵金正、何曦悦)在中国第五大淡水湖巢湖的东岸,有一座距今约5800年到5300年的神秘玉器“古国”,30多年前一经发现,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它就是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的凌家滩遗址,目前已经出土1200多件玉器,数量之多、技艺之高、制作之精,相比同时期其他遗址尤为突出。

  中国有很多成语与玉相关,比如“化干戈为玉帛”“温润如玉”“玉汝于成”等,这些都折射出玉文化对中国人“亲仁善邻”“尚和合、求大同”观念的塑造与影响。

  含山县清溪镇太平村,距离凌家滩遗址约40公里,61岁的王自莲是村里的“和事佬”——左邻右舍有点纠纷、家庭内部闹了矛盾,大家总是想到王自莲,还有以她为首的一支志愿者服务队“太平嫂”。

  “打小家里人就教育我,要与人为善,要和和气气。”王自莲说,20年前,因为村里壮劳力出门打工的比较多,为方便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她组织了一支“留守妇女互助小组”,大家互相帮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这些年农村发展得不错,很多外出打工的劳力回来了,我们就把互助小组变成了志愿者服务队,现在有将近20人。”王自莲说,“太平嫂”除了帮助左邻右舍照顾老人、儿童,还调解矛盾,村民自家、村民之间,有什么化不开的结,“太平嫂”都会上门做工作,“平均每年要做各种志愿服务几十次”。

  “希望邻里和气、家庭和谐、生活和顺,这是我们做志愿服务的目标。”王自莲说。

  “其实‘太平嫂’们这些朴素的想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亲仁善邻’的理念不谋而合。”含山县博物馆馆长孙良凤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在一代一代人的潜移默化中生生不息。

  这是2021年10月29日在含山博物馆拍摄的凌家滩遗址出土的玉龙。新华社记者 周牧 摄

  孙良凤同时也是凌家滩遗址管理处副主任,凌家滩出土的各类玉器,他如数家珍。“温润的玉勺、展翅的玉鹰、神气的玉龙、生动的玉人等,都非常精美且制作技艺高超。当然,今年最火的是玉双连璧。”孙良凤笑着说。

  “双连璧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的设计灵感来源之一。”孙良凤说,冬奥会奖牌的设计者也正是通过这个玉器的意象,向全世界表达对“天地合·人心同”理念的崇尚与追求,就是希望全世界人民和平相处,亲如一家。

  “一个家庭、一个村庄要讲和谐,一个国家乃至全世界也应如此。”孙良凤说,这是中国古人的智慧,在今天一样适用。

编辑: 宋艺
推荐阅读
共赴进博之约


发布于2024-11-10 06:59:07

热点图片